接下来的参观,苏敏之更加用心了。
她不仅仔细观察了生产线的每一个细节,还就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人的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的流程等问题,向梁先生和陪同的技术主管请教。
她提问专业,态度谦逊,那份好学和专注,让梁先生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最后,他们还参观了亚洲汽水厂引以为傲的配方实验室。
虽然核心的配方数据不可能对外展示,但是整洁的环境、精密的仪器,以及研发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还是给苏敏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参观结束,回到梁先生那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三人重新落座。
梁先生亲自为他们泡上了一壶上好的武夷岩茶,茶香袅袅。
“苏厂长,”梁先生放下茶壶,开门见山地说,“关于那条日本生产线的事情,说实话,我们确实有处理掉的打算。不过,具体的方案,我们董事会还没有最终确定。”
他看着苏敏之,语气诚恳:“但是,今天听了苏厂长您对内地市场的分析,我很佩服。再加上有陈生在这里做担保……”
他沉吟了一下,终于松了口:“我可以向董事会提议,优先考虑将这条生产线转让给苏厂长您的工厂。”
苏敏之激动得差点从沙发上站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梁总,太感谢您了!”
“先别急着谢我。”梁先生摆了摆手,“价格方面,我可以尽量帮您争取。但是,苏厂长,这条线毕竟是二手设备,我们没办法提供任何后续的保修服务。”
“而且,拆卸、运输、安装、调试,这些所有的费用和风险,都需要您自己承担。您……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苏敏之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梁总,您放心,这些我都明白。只要能有机会引进这条生产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她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有了这条生产线,她的汽水厂,还有未来可能的营养饮料,才真正有了可以起飞的翅膀!
当苏敏之在香港努力引进生产线的时候,上海的方家也是热闹得很。
没错,方豫明要再婚了。
这个消息在弄堂里传开后,左邻右舍都在背地里议论纷纷。
毕竟方豫明离婚没多久,家里还有一个方小磊,这就又要娶媳妇了,而且对方还带着个儿子,这日子以后怎么过啊?
方家的客厅里,方父和方豫晴正对着一沓厚厚的宾客名单,旁边的茶几上摊着各式各样的喜糖盒子。
方父戴着老花镜,拿着笔在纸上勾勾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老李家得送一份,老王家也不能落下……豫晴,你舅舅家那边的人,你记得都写上了吗?”
方豫晴应了一声,手里拿着笔,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复杂。
她抬眼看了看坐在沙发另一头的母亲,欲言又止。
方母坐在那里,脸色铁青,双手环抱在胸前,眼睛盯着窗外,整个人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场。
方父看了一眼坐在沙发上发呆的方母,有些不满地说道:“你怎么还撂挑子了呢,还不赶紧过来帮帮我们?这么多事情要准备,就我和豫晴两个人忙活?”
方母冷冷地说:“你们自己忙活着吧,我没心情。”
说完,她把头扭向一边,眼不见心不烦。
这门婚事,她心里是一百个不满意。
方豫明结婚的对象,就是周厂长介绍的那个远房亲戚,姓李,在糖厂食堂上班,做大锅饭的。
虽说工作稳定,但方母觉得这样的工作实在上不了台面。更让她心里堵得慌的是,那女人还带着一个儿子,今年都十岁了,比小磊还大一岁。
方母心里想着,这结了婚,就得住家里,本来就不宽敞的房子,一下子就要多挤进来两个人。
那小子还是个半大小子,正是能吃能闹的年纪。她以后还能有个清静日子吗?
方豫晴看着母亲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妈,您就别生气了。弟弟也不容易,小磊也需要个人照顾……”
“照顾?”方母冷哼一声,“到时候还不知道是谁照顾谁呢?”
方父皱了皱眉,放下笔,叹了口气:“行了行了,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婚期都定了,你还能怎么样?豫明都三十好几的人了,总不能一辈子不成家吧?”
方母憋着一肚子火,一言不发。
方父又看了一眼方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对了,周厂长前两天找我说,豫明他们结婚后,女方带的那个孩子,也想迁到咱们户口本上,到时候能在静安区上学,这边的学校好。”
“我明天还得去街道和派出所问问,看能不能办成这事儿?手续什么的,也得提前准备准备。”
这话一出,方母终于忍不住了。
她霍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声音都提高了八度:“这还不是你孙子呢,你就上赶着这么操心!又是办户口,又是找学校的!你怎么不关心关心你的亲孙女呢?”
方父被噎得一时语塞,涨红了脸:“这……这能一样吗?”
方母越说越激动,“豫明离了婚,念念就不是你孙女了?”
方豫晴连忙起身打圆场:“妈,爸也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他什么意思!”方母抹了把眼角,“重男轻女的老思想!”
客厅里的气氛一时间降到了冰点,方父铁青着脸不说话,方豫晴尴尬地站在中间,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