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者”矗立在月面,十八层楼高的庞然巨物在星空下投下长长的阴影。苏云舟站在观测台上,凝望着这个自己创造的守护者,心中却清楚它的局限性。
三天前的一次模拟攻击测试暴露了问题:当多个目标从不同方向同时接近时,“吞噬者”无法有效应对。它的攻击范围广阔,杀伤力惊人,但缺乏精准控制能力,更像是一个无差别的区域防御武器。
“爸爸,大花抓不到所有小飞机。”晴晴当时这样评价,孩子气的直观描述恰恰点出了关键缺陷。
苏云舟轻叹一声。月球基地需要的不仅是强大的防御,还需要能够精确识别、限制并捕获威胁的能力。他需要一种能够弥补“吞噬者”不足的新生命。
再次来到灵田空间,苏云舟的目光掠过一排排珍稀种子。这次他的目标很明确:寻找一种具有束缚能力的植物。经过仔细筛选,三枚各具特色的种子被选出进行试验。
第一枚是“铁棘藤”,以其钢铁般的强度和锐利的尖刺着称。在模拟月壤中,它迅速生长,藤蔓如蛇般蜿蜒,但很快出现问题——在低重力环境下,它的尖刺无法有效穿透标准的宇航服材料,束缚力大打折扣。
第二枚是“影缚草”,一种能释放麻痹性孢子的奇特植物。试验初期表现良好,孢子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月球缺乏大气层,孢子无法形成有效传播范围,防御效果受限。
第三枚是“神经蔓”,这种植物能够感知生物的电信号并做出反应。它在月壤中生长缓慢,但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最令人惊喜的是,它的藤蔓表面覆盖着微小的感应绒毛,能精准识别并缠绕移动目标。
“就是你了。”苏云舟凝视着“神经蔓”纤细而坚韧的藤蔓,心中已有计划。
但单纯的“神经蔓”还不够。苏云舟决定进行一项大胆的尝试:将“神经蔓”与“吞噬者”进行共生培育,创造出一种兼具两者优点的全新物种。
这个过程需要极其精密的操作。苏云舟先是从“吞噬者”上取下一小段活性组织,然后与“神经蔓”的幼苗进行细胞层面的融合。在息壤的催化作用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开始奇迹般地融合。
新品种被命名为“缚神藤”,既表达了它的能力,也暗含了苏云舟的一丝自嘲——以神自居者,终将被自己的造物所束缚吗?
种植“缚神藤”的过程比“吞噬者”更加谨慎。苏云舟选择在“吞噬者”周围种植一圈新植物,让它们的根系能够相互连接。息壤的使用也更加节制,他担心过度催化可能产生不可控的变异。
晴晴对这个新项目表现出极大兴趣。“爸爸,小藤蔓会和大花做朋友吗?”她每天都会问进度,甚至把自己画的画挂在实验室里,说是给新植物“加油”。
苏云舟被女儿的纯真打动,但也更加谨慎。他知道自己在玩火,创造有意识的防御生命是一把双刃剑。
七天后,“缚神藤”开始展现出惊人特性。它的藤蔓能够根据指令改变颜色,与环境融为一体;感应绒毛能区分友军和潜在威胁;最神奇的是,它能与“吞噬者”共享感知,形成协同防御网络。
但真正的突破来自一次意外。实验过程中,一个搬运机器人突然故障,冲向晴晴所在的方向。就在苏云舟准备出手的瞬间,最近的“缚神藤”突然暴长,以惊人的速度缠住机器人,动作精准而迅速。
惊魂未定的苏云舟检查藤蔓时,发现了更令人惊讶的现象:藤蔓不仅束缚了机器人,还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生物酶,短时间内瘫痪了机器人的电子系统。
这个意外发现让苏云舟意识到,“缚神藤”的潜力远超预期。他开始有针对性地强化这种特性,培育能够干扰甚至控制电子设备的藤蔓变种。
与此同时,苏云舟发现自己与植物们的意识连接越来越强。有时在梦中,他能以“吞噬者”的视角俯瞰月面,或以“缚神藤”的感知扫描基地周边。这种连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也带来了新的忧虑——他正在变得与非人生命更加亲密,而与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远。
地球方面,蒂莉通过星盟的监控网络观察着月球上的变化。那个突然出现的巨型植物已经令她不安,现在又多了神秘的新活动。
“能分析出他在做什么吗?”蒂莉问星盟代表,全息投影中的外星生物面无表情。
“能量读数显示新的生物特征,较小但更加复杂。似乎在与大型生物形成共生关系。”
蒂莉皱眉:“也就是说,他在加强月球防御?”
“正确。建议采取行动前进行更充分侦察。”
一个计划在蒂莉心中形成。她将派遣一支“科学考察队”前往月球,名义上是研究月球环境变化,实则是近距离侦察苏云舟的动向和能力。
当苏云舟通过“吞噬者”的感知察觉到有飞船向月球驶来时,他立即明白了这又是一次试探。但这次,他准备好了。
他指令“缚神藤”进入待命状态,同时调整“吞噬者”的反应阈值,避免过度反应。最重要的是,他通过意识连接向植物们传递了一个明确指令:限制而非毁灭。
考察队降落在距离基地50公里处,正好在“吞噬者”的感知边缘。队员们开始布设仪器,采集样本,一切看起来都像是正常的科研活动。
但苏云舟通过“缚神藤”的感知,清楚地检测到他们携带的隐藏装备——高能扫描仪、武器化的无人机,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钻探装置,明显是针对月球基地的。
考察队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每隔几公里就布设一个监测设备。当距离基地只有20公里时,队长下令释放侦察无人机。
就在无人机升空的瞬间,异变突生。地面上突然窜出数条藤蔓,精准地缠住无人机,轻轻一拽就将它们拉回地面。整个过程安静迅速,几乎没有引起考察队员的注意。
通过无人机传回的最后影像,蒂莉看到了令她震惊的画面:月面上那些看似普通的岩石和裂缝中,隐藏着无数等待的藤蔓,如同一个巨大的陷阱。
她立即下令考察队撤退,但为时已晚。
当队员们转身向返回方向前进时,发现来路已经被悄然生长的藤蔓封锁。他们试图用工具切割藤蔓,却发现这些植物异常坚韧,普通工具根本无法造成有效伤害。
更可怕的是,所有电子设备开始出现故障,通讯中断,导航失灵,甚至连宇航服的生命支持系统都开始不稳定。
队长当机立断:“向飞船方向突围!必要时使用武器!”
但当他们取出携带的激光武器时,藤蔓仿佛有预感般迅速反应,更加密集地缠绕上来,巧妙地避开发射口,同时释放干扰性孢子。
在月球基地的监控室内,苏云舟平静地观看着这一切。晴晴站在他身边,小声问:“爸爸,那些叔叔阿姨会有危险吗?”
“不会的,”苏云舟轻抚女儿头发,“缚神藤只会限制他们,不会伤害他们。”
正如他所说,考察队员很快发现,尽管被藤蔓困住,但并没有受到真正伤害。藤蔓巧妙地限制他们的行动,却不影响呼吸和基本活动。
一小时后,所有队员都被“打包”成一个个人形茧,静静地躺在月面上。藤蔓甚至贴心地为他们遮挡着阳光,避免宇航服过热。
苏云舟这才派出救援车队,将失去反抗能力的考察队员“请”到基地。在解除武装并确保没有威胁后,他友善地接待了他们,提供补给和休息场所,仿佛刚才的冲突从未发生。
“请转告你们的主事人,”苏云舟温和但坚定地对队长说,“月球欢迎真正的科学探索,但拒绝任何形式的威胁和侦察。下次就不会这么温和了。”
考察队返回地球后,蒂莉收到了完整报告。最令她震惊的不是“缚神藤”的能力,而是苏云舟那种举重若轻的态度——他仿佛早已预料到一切,并且准备好了恰到好处的回应。
“他在玩猫鼠游戏,”蒂莉对星盟代表说,声音中混合着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而且明确告诉我们,他是猫。”
星盟的数据分析更加理性:“目标展示了超出预期的生物工程技术。建议重新评估威胁等级。”
那天晚上,蒂莉独自站在白宫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月亮。她手中拿着一份关于苏云舟过去在地球上的详细报告,特别是他与女儿的关系。
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或许直接对抗不是最佳策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而苏云舟的弱点,很明显就是那个小女孩。
月球上,苏云舟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他走到晴晴卧室,确保女儿安然入睡,然后来到“缚神藤”的核心种植区。
他将手放在主藤上,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个新生命的力量和意识。与“吞噬者”的原始冲动不同,“缚神藤”的意识更加精细、智能,几乎像是某种奇特的智慧生命。
“守护...”苏云舟再次传递意念,“但不要失去自我...”
藤蔓轻轻颤动,仿佛在回应。在月球的寂静中,一种新的平衡正在形成。苏云舟获得了更强的防御能力,但也背负了更大的责任——这些被创造的生命完全依赖他的引导,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他抬头望向地球,知道蒂莉不会就此罢休。下一轮较量很快就会开始,而赌注可能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