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陷阱的致命伏击,如同一声闷棍,狠狠砸在了疾驰而来的“企业号”及其护航舰队头上。预期的救援行动变成了自投罗网的灾难,美军官兵的士气从满怀希望的高峰,瞬间跌入了冰冷绝望的深渊。而“企业号”本身,这艘被寄予厚望的生力军,尚未见到主要对手,便已伤痕累累,战斗力大打折扣。
一、钢铁巨兽的呻吟
“企业号”庞大的舰体内,早已不复出征时的井然有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狼藉与混乱。
创伤累累: 舰体左侧舷被智能地雷的密集破片撕开了一道数十米长的裂口,虽然紧急气密舱已经关闭,但内部的舱室一片糜烂,设备损毁,线路裸露,电火花噼啪作响。更严重的是,一枚穿甲弹击中了右舷的辅助推进器阵列,导致该区域完全瘫痪,不仅影响了机动性,更引发了难以控制的电路火灾。
能量危机: 为了抵御突如其来的饱和攻击,“企业号”的“宙斯之盾”护盾系统超负荷运转,能量核心一度逼近红线。虽未崩溃,但能量储备已降至危险水平,无法支撑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
系统瘫痪: 伏击带来的剧烈震动和电磁冲击,导致多个传感器阵列失灵,火控系统出现间歇性故障。最致命的是,一条主数据总线被震断,导致舰载机弹射系统局部失灵,短时间内无法有效释放战机。
损管队员在浓烟和警报声中奋力抢救,但每一次灭火和封堵都显得异常艰难。舰体不时传来的剧烈震动(内部爆炸或设备短路)提醒着每一个人,这头钢铁巨兽已身负重伤。
二、指挥中心的绝望
舰桥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原本显示着月球战场态势的主屏幕,此刻已被舰体损伤示意图和密密麻麻的故障警报所覆盖。
舰长玛莎·威廉姆斯准将,这位以坚韧着称的女将领,脸色苍白,紧握指挥椅扶手的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的骄傲和决绝,在冰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她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听到的,是各战位传来的坏消息和求援声。
“报告舰长!c甲板火势失控!需要更多支援!”
“右舷推进器无法修复!我们的转向半径增大了40%!”
“机库报告,3号弹射轨道卡死,至少需要两小时修复!”
副官声音沙哑地汇报着最新评估:“舰长,综合损伤报告……我舰战斗力评估下降至……不足45%。继续前进……已无胜利可能。”
威廉姆斯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充满焦糊味的空气。她知道,驰援计划已经彻底失败。现在,她肩负的,是整艘战舰和数千名官兵的生命。继续前进,只能是带着这支伤痕累累的舰队,去进行一场必死的冲锋。
三、艰难的抉择
“企业号,这里是太空司令部。”通讯频道中传来了卡特·赖特上将沉重的声音,显然地球指挥部也已通过数据链知晓了前方的惨状。“报告你们的状况和……建议。”
威廉姆斯准将睁开眼,眼中已满是血丝,但目光恢复了冷静与决断。她对着通讯器,用尽可能平稳的语气说道:“司令部,‘企业号’遭遇预设轨道雷场伏击,受损严重,护航舰队一沉一重伤。我舰已丧失有效投送航空兵力的能力,继续执行原任务……成功率为零。重复,成功率为零。”
她停顿了一下,几乎是咬着牙说出了接下来的话:“我请求……终止‘救援’行动,舰队立即转向撤退。我们必须保住‘企业号’。”
频道那头是长久的沉默。赖特上将明白,这个决定意味着彻底放弃“复仇者号”和月球轨道,意味着美国在首次空天母舰决战中遭遇惨败,政治和军事上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但如果不撤,很可能连“企业号”这支宝贵的战略力量也要葬送。
“……批准你的请求。”赖特上将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和苦涩,“威廉姆斯舰长,我命令你部,立即撤离交战空域,返回地球轨道。确保……尽可能多的将士安全返回。”
四、士气的崩塌
当“全军转向,撤离战场”的命令通过舰内广播下达时,一股绝望和挫败感如同瘟疫般在“企业号”乃至整个美军太空部队中蔓延开来。
许多官兵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们抱着复仇和拯救同袍的决心而来,却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在阴险的陷阱中损兵折将,狼狈而逃。这种憋屈和无力感,比正面对决的失败更令人难以忍受。
通讯频道里,偶尔能听到其他舰船官兵压抑的哭泣或愤怒的咒骂。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这一刻,崩塌了。
五、孤独的撤退
“企业号”在两艘轻伤驱逐舰的勉强护卫下,拖着浓烟和扭曲的舰体,开始缓慢而艰难地转向。它的航向,从充满希望的月球,变成了归途漫漫的地球。来时气势汹汹,归时形单影只,背影凄凉。
月球轨道上,中国舰队通过远程传感器,冷静地监控着“企业号”的撤退。没有追击,也没有欢呼。这是一种胜利者基于绝对自信的冷静,也是一种对值得尊重的对手的默然送别。
“企业号”的受挫与撤退,标志着美军试图扭转月球战局的最后努力彻底失败。它不仅是一场战术上的失利,更是一次对美军太空士气和全球战略威慑力的沉重打击。经此一役,中美在太空的力量天平,发生了根本性的、难以逆转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