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基地中心穹顶被击穿、人员伤亡的惨状,通过紧急通讯链路瞬间传遍了整个中国空天舰队。悲愤的情绪如同狂潮,在所有官兵胸中激荡。然而,战争的残酷逻辑没有给人们留下悲痛的时间。几乎在第一次轨道轰炸得手的同时,美军“迈克尔·墨菲”号驱逐舰的武器系统再次进入发射程序,第二枚、第三枚动能钻地弹已然出膛,拖着死亡的尾焰,朝着已受重创的“广寒宫”基地呼啸而去!美军的战术意图明确:扩大战果,彻底瘫痪甚至摧毁中国在月球的战略支点。
一、致命的间隙
“广寒宫”基地自身的点防御系统在拦截第一枚炮弹时已超负荷运转,部分激光炮塔因过热需要冷却,防空导弹阵列也需要重新装填。面对接踵而至的连续打击,基地的防御出现了短暂的、却是致命的火力间隙。
“警报!第二、第三发动能弹来袭!拦截窗口不足!”基地防空指挥官的声音带着绝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艘原本在基地外围执行警戒和区域防空任务的“巡天”级轻型护卫舰——“南昌号”(舷号FFG-101),其舰载雷达牢牢锁定了那两颗致命的弹头。舰长陈海洋中校在瞬间就明白了局势:基地已无力拦截,若让这两枚炮弹再次命中,本就摇摇欲坠的“广寒宫”很可能将彻底解体,数以千计仍在基地内的官兵和科研人员将无一生还!
二、钢铁的抉择
没有犹豫,没有请示。陈海洋舰长对着全舰广播,声音平静却斩钉截铁,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舱室:
“全体舰员注意!我是舰长陈海洋!我舰奉命执行最终防御预案!目标:拦截来袭弹头,保卫‘广寒宫’!重复,保卫‘广寒宫’!”
“南昌号”的引擎瞬间过载喷发出耀眼的蓝光,这艘仅有两千吨级的护卫舰,毅然决然地脱离了原定巡逻轨道,以一种近乎自杀式的冲锋姿态,全力加速,向上跃升,精准地计算并切入那两条致命的弹道之间!
“近防系统(cIwS)全开!电磁炮瞄准弹道预判点!全舰结构强化场最大功率!”陈海洋的命令一道道下达。
“南昌号”舰首的“万发”近防炮系统疯狂旋转,喷吐出炽热的金属风暴,试图在远距离拦截弹头。侧舷的电磁轨道炮也连续射击,在虚空中布下弹幕。
三、刹那的永恒
然而,动能钻地弹的速度太快了!
第一枚弹头被近防炮的密集弹雨击中,弹体偏转,但仍擦着“南昌号”的舰体掠过,巨大的动能冲击波撕裂了侧舷的装甲,舰体剧烈震动。
但第二枚弹头,抓住了近防火力转移的微小间隙,如同死神的凝视,无视了一切拦截,直冲而来!
陈海洋舰长看着在战术屏幕上急速放大的光点,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对着通讯器,向“广寒宫”和舰队发出了最后一条信息:
“‘广寒宫’,这里是‘南昌’!我们来挡住它!请坚持住!……祖国万岁!”
下一秒,
“南昌号”护卫舰没有尝试最后的、希望渺茫的规避,而是将舰体姿态调整到最佳角度,将最坚固的舰体中部和依旧完好的“羲和”牌轻型护盾发生器,正面迎向了来袭的弹头!
“轰!!!!!!”
太空中爆起一团比恒星更耀眼的光芒!
动能弹头以无可比拟的威力,直接贯穿了“南昌号”的舰体!护盾如同玻璃般破碎,装甲被瞬间气化,龙骨被拦腰斩断!巨大的爆炸从内部发生,将这艘英勇的战舰瞬间撕成了两截,继而化作一团不断膨胀的、由炽热金属碎片和离子化气体组成的火球!
四、悲壮的屏障
“南昌号”用自身的毁灭,消耗并偏转了第二枚动能弹绝大部分的能量和弹道。爆炸的残骸云也有效干扰了第三枚弹头的轨迹,为“广寒宫”基地恢复过来的点防御系统争取到了宝贵的几秒钟,使其成功地将第三枚弹头拦截在安全距离之外!
“广寒宫”基地,保住了。
五、寂静的致敬
“南昌号”殉爆的火光,映照在“广寒宫”基地破损的穹顶上,也映照在远处“玄鸟号”、“赤龙号”以及所有在轨中国舰船的舷窗上。
整个战场,仿佛在这一刻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玄鸟号”舰桥内,舰长高云和所有官兵,面向“南昌号”牺牲的方向,肃立,敬礼。
频道里一片死寂,只有压抑的抽泣声和粗重的呼吸声。
这寂静,是对勇士最高的致敬,也是对敌人最深的怒火。
六、燃烧的旗帜
“南昌号”的牺牲,是一面用生命铸就的、永不坠落的旗帜。它沉重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更极大地激励了所有中国空天军将士。
“为‘南昌号’报仇!”
“血债血偿!”
悲愤的怒吼在每一艘中国战舰的通讯频道中响起。
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南昌号”护卫舰及其全体舰员的舍身取义,也昭示了中国军人保卫家园、守护同胞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这面用钢铁与鲜血燃烧的旗帜,将指引着幸存者们,继续战斗,直到胜利,或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