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的经济规划,随着盐与米这两大基石的就位,开始进入关键的铸币环节。
这一天,何维再次召集了所有的预备公民,正式宣布:“我决定,成立‘南洋城铸币司’!”
“铸币司?”江骨挠了挠头,这个词对他来说,和之前的“盐务司”一样新鲜。
“顾名思义,”何维解释道,“就是专门为我们南洋城,制造南瓷币的地方。”
“我设想中的南瓷币,要有我们南洋城独一无二的标记用于防伪,还要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来代表不同的价值。”
何维环视众人,郑重地宣布了铸币司的人事任命:
“陈启!”
“在!”陈启立刻上前一步。
“你做事稳重,精通工程与测绘,我任命你为铸币司司长。负责整个铸币司的统筹管理,以及最关键的原料控制!”
“是!”陈启的脸上满是激动。
“杨石!”
那个年轻的制陶工匠,听到自己的名字,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紧张地站了出来。
“你烧窑的技术很好,”何维的语气充满了肯定与鼓励,“我任命你为铸币司的技术总监!负责南瓷币的研发与烧制!”
杨石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因为一只碗而险些成为罪人的他,从未想过自己的“手艺”,会被赋予如此重要的使命。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我一定尽全力!”
“铸币司的选址,就在西山那处废弃的采石场,”何维继续部署道,“那里地势隐蔽,我会让李虎的巡逻队在那里设立最高等级的岗哨,日夜守卫。记住,铸币司的一切,从今天起,都将是南洋城的最高机密!”
……
西山采石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秘密基地。
一座全新的、结构更复杂、拥有更长焰道的龙窑,在陈启的指挥下拔地而起。
而杨石,则带领着从全城挑选出的最优秀的十名工匠,在一间守卫森严的工棚里,开始了南瓷币的技术攻关。
何维几乎每天都泡在这里,亲自指导。
第一道难关,是币值与图案的设计。
这不仅仅是美学问题,更是关乎防伪和流通便利性的核心问题。
何维在一块巨大的泥板上,画出了他的构想。
“我们的南瓷币,暂时分为四种面值。”他一边画,一边解释。
“最小的,代表‘1元’,就做成最简单的圆形。它的背面,刻上三道水波纹,代表我们的城市诞生于大海。”
“第二种,代表‘2元’。我们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方便人们用绳子串起来携带。它的背面,刻上两株交叉的稻穗,代表我们以农业为本。”
“第三种,代表‘5元’。形状要做得更复杂一些,六边形。背面,就要用上我们南洋城的城徽——盘踞在月光石上的巨蛇图腾!”
“最后,是价值最高的‘10元’。”何维深吸一口气,拿起骨笔,在泥板上,画出了一个清晰的侧面人像,“这枚钱币,要做得最大、最厚。它的正面,将是我的头像。”
这个决定,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将维神的头像印在钱币上,这其中蕴含的权威与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这不只是为了我个人,”何维神情严肃,“这是为了给我们的钱,赋予最强的信用。我的头像,就是南洋城信用的化身。只要人们还相信我,他们就会相信这枚钱的价值。”
图案设计敲定后,最艰巨的难关接踵而至。
那就是模具的制造。
要将如此精细的图案,批量地、分毫不差地复制到成千上万枚瓷币上,必须依赖高精度的模具。
陈启最先尝试用质地最坚硬的石料进行雕刻,但石头的颗粒太粗,根本无法刻画出人像、稻穗的麦芒等细节。
他又尝试用兽骨,兽骨足够细腻,但太脆,往往刻到一半就断裂了。
一连半个月,他们几乎用遍了所有能想到的材料,都以失败告终。
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之际,何维拿来了一块他们储备中,仅有拳头大小的青铜锭。
“看来,有些东西,是绕不过去的。”他看着那块在火光下闪烁的青铜,叹了口气,“用它来做‘母模’。”
母模,顾名思义,是所有模具的母亲。
这个概念,是何维带给这个时代的全新思路。
由全城最擅长精细雕刻的工匠,花费了整整十天的时间,用尽了各种打磨、篆刻的手段,终于将那四个设计图案,完美地复刻到了四块小小的青铜板上。
青铜母模的诞生,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工匠们不再需要去雕刻每一块模具,他们只需要将湿润的泥板,小心地在青铜母模上按压。
一个带有精美图案的“陶制子模”,便诞生了。
他们可以轻易地,在一天之内,制造出上百个这样的子模。
批量生产的瓶颈,被彻底攻克。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道,也是最核心的技术壁垒——釉色。
何维的要求是,这种釉色必须独一无二,难以被模仿,成为南瓷币最坚固的防伪外衣。
这个重担,落在了杨石的肩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石几乎是以工坊为家,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疯魔般的状态。
他将上百种不同的矿石粉末、草木灰烬,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着排列组合。
他一次又一次地烧制着小小的试片,记录下每一次失败的数据。
有时,烧出来的颜色太过暗淡。
有时,釉面又出现了难看的龟裂。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他的眼睛熬得通红,双手被窑火和矿石磨得满是伤口,但他眼中的火焰,却比龙窑里的火焰还要炽热。
终于,在一个深夜。
当杨石筋疲力尽地打开一窑新的试片时,一道前所未有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急忙用钳子夹出一片,凑到油灯下。
只见那小小的瓷片上,原本温润的天青色釉底之中,竟散落着无数个针尖大小、如同星辰般的银色闪光点!
随着瓷片的转动,那些光点仿佛在釉层之下流动,璀璨夺目,宛如将一片夏夜的星空,浓缩在了这方寸之间。
“成功了,成功了!!”
杨石发出一声喜极而泣的呐喊,惊醒了整个铸币司。
杨石成功了。
他在一次偶然的尝试中,将一种稀有的、富含云母的矿石粉末,混入了他的天青釉配方。
在龙窑特定的高温和还原气氛下,这种矿物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析出了这些美丽的结晶。
何维连夜赶来,当他看到那片闪烁的“星空釉”时,也被深深地惊艳了。
“就叫它‘星空釉’,”他按着杨石的肩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杨石,你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工匠,更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这种釉色的秘方,从今天起,将和铸币司一起,成为南洋城的最高机密!”
万事俱备。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铸币司那座沉寂已久的龙窑,被正式点燃。
火焰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熊熊燃起,映红了半边天际。
所有人,都怀着一颗虔诚而紧张的心等待着。
等待着南洋城第一批南瓷币,浴火创生。
两天两夜的煅烧,一天一夜的冷却。
当窑门被缓缓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窑内,一排排码放整齐的匣钵里,静静地躺着数千枚闪烁着星光的瓷币。
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泽。
杨石用长长的铁钳,小心翼翼地夹出了第一只匣钵,将其放在地上。
何维亲自上前,打开了盖子。
一枚正面印着他清晰侧脸,背面刻着巨蛇图腾的10元南瓷币,完美无瑕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那“星空釉”的光芒,比试片上看到的,还要深邃、动人。
币面上的浮雕,纤毫毕现,充满了力量与威严。
所有参与了这个项目的人,陈启、杨石,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们,在这一刻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这是他们的汗水、智慧,与梦想的结晶。
何维拿起那枚尚有余温的南瓷币,它比想象中要沉重。
他将它高高举起,迎着朝阳。
阳光穿透它的釉层,点亮了里面的无数星辰。
他转身,面向所有为之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建设者们,声音洪亮地宣布:
“一个只能用兽皮和鱼干来交换的时代,从今天起,永远地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