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在这三年时间里,子荔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羌族的发展壮大中,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冶炼铁精的场地,每天和吕郢等人一起忙碌着。
看着库房内码放整齐、乌黑发亮的兵器和农具,丹问道:“大首领,这些兵器和农具够用了吧?”
子荔看着熊熊的炉火,目光坚定地说:“这些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扩大冶炼规模,打造更多精良的兵器和农具,为今后可能发生的不测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吕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铿锵有力地回应道:“好吧,大首领,我们会尽心而为的。”
在子荔的带领下,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改进冶炼和锻造技术,技术逐渐成熟。
一天,吕郢兴奋地拿着一副新打造的盔甲来到子荔面前,激动地说道:“大首领,看看这副盔甲,我们在面部左右两边各增加了一小块铁片,护住鼻子以下部分,可以更大幅度减少面部伤害,而且整副盔甲更加灵活,更加紧凑。”
子荔接过盔甲,仔细地端详着,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不错,吕师傅的手艺大有长进,这样的盔甲一定更受士卒们喜爱。”
除了盔甲,他们在兵器制造方面的能力也日益增强,甚至连威力强大的投石车也能仿造出来了。
三年前他们从秦国缴获大批兵器,再加上新打造的二十万支箭簇和连弩,五千个小型盾牌,足以装备一万人的军队,极大提高了羌人的防卫水平。
有了这些精良的武器装备,羌人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更加有底气,也让周边部落不敢轻易侵犯。
子荔也没有忘记提升自己的装备,他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款紧身的战甲,这些由皮衣皮革制成的战甲上,前后各有一面护心精铁圆盘,肩胛和膝盖处各有一处小的椭圆形铁片连接,这样的设计极大减轻了战甲的重量。
子荔穿上战甲,在场地里走了几圈,步伐轻快,感觉十分轻便灵活。
其他士卒看到,都露出羡慕的目光,子荔察觉后,对吕郢吩咐道:“按照这种方法和规格,今后多打造出一些这样的装备。”
吕郢有些不解的问道:“这不就主将和士卒不分了吗?”
子荔开导道:“吕师傅,多动些脑筋,在肩章和帽徽等方面加以区分不就行了吗?”
吕郢恍然大悟的说:“回大首领,吕郢保证完成任务。”
在兵器制造取得进展的同时,农业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随着新式铁犁的推广应用,洮羌接连获得大丰收。
整个漓水、洮水、桓水地区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年产粮食达百万斤以上,有效解决了百姓的温饱水平,受到各族百姓的衷心拥护和交口称赞,他的威名在西羌地区广为传颂。
这三年时间里,子荔也涉足到桓水、洮水、黑水上游,最远达到析支河首。
他骑着骏马,带着几名随从,翻山越岭,每到一处都仔细察看那里的地理地势,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但自从姬国公子和小小离别后,子荔始终放不下心来,他常常站在黑水沟旁,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日子一天天过去,子荔的牵挂渐渐变成担心,有时他心里甚至产生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他想象着他们会被一些野人杀掉,甚至会被猛兽吃掉。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他甚至怀疑自己决策的正确性,后悔不该让他们前去冒险。
他每天处在忐忑不安、患得患失的状态中,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全身心投入。
一天,子荔正在锻造兵器,突然发现西面的天空有一只大鸟向东飞来。
子荔与众人心中好奇,不由抬头张望,随着目标不断临近,子荔终于发现这是自己心爱的那匹飞马。
飞马前面两边各有一个箩筐,筐内伸出两只硕大的脑袋,原来是两只羌獒,马背上坐着两个人,分别是姬过和小小。
子荔不由振臂欢呼,兴奋地喊道:“姬公子、小小。”
飞马上的小小双手高举,大声欢呼道:“大首领,我们回来了!”
不一会,飞马降落于跟前的一块巨石上,姬过和小小翻身下马,向子荔走来。
突然两只羌獒一跃而下,喧宾夺主,晃动着硕大的双耳,摇晃着尾巴,走到子荔跟前,两腿前伸,俯身深深作了一揖,随后用头颅蹭着他的裤腿,嗓子里发出呜呜的叫声。
姬过一看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正想跟大首领打声招呼,不想被这两个家伙抢了先。”
子荔激动地走上前去,握住姬过和小小的手,说道:“你们可算回来了,这三年可把我担心坏了。快说说,这次出去有什么收获?”
姬过和小小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切都好,大首领不让我们喝口水润润嗓子吗?”姬过说道。
子荔急忙回答:“那是,公子和小小辛苦了,走,我们到屋里说话。”
吕郢,丹和众人看到姬过和小小凯旋归来,也纷纷走过来打招呼。
丹风风火火走过来,一拳打在小小胸膛上:“没想到你小子,这才短短三年,就长成一个男子汉了。”
小小也愉快的说:“丹兄也比以前更壮实了。”
“那是自然。”丹双手握拳,两臂弯曲,胳膊上青筋暴起,犹如虬龙,胸肌和腰腹凸凹有致,浑身的腱子肉一块一块。
小小羡慕的说:“我如果能有丹兄的这身材就好了。”
“打铁啊,打铁可以健美。”
随后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休息室内,子荔问道:“公子这一走就是三年,不知情况怎样?”
“一切还算顺利,幸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