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勤王旌旗,暗室密谋
晋军主力在狐偃的谋划与勇将的统领下,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浩浩荡荡奔赴洛邑。旌旗招展,车马辚辚,这支新经整合的军队,带着晋国中兴的锐气,直指王畿。都城内,因大军的离去,似乎瞬间空旷安静了许多,然而,在这表面的平静之下,潜流的涌动却愈发清晰。
燧烨(咎犯)并未如寻常士大夫般居于馆驿,他在赵衰的安排下,住进了一处靠近宫禁、看似寻常却便于观察全城动静的宅邸。白日里,他或与赵衰商议城防布控,分析各方动向;或独自漫步市井,感知民气,实则他的灵觉如同无形的触须,始终笼罩着丕郑父等少数几个重点关注对象的府邸。
那几缕晦暗的气息,如同附骨之疽,并未因里克的覆灭而消散,反而在丕郑父身上变得愈发凝实,且隐隐透出一股焦躁与蠢蠢欲动。燧烨能感觉到,它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者说,在密谋着什么。
是夜,月黑风高。丕郑父府邸深处,一间门窗紧闭、仅靠几盏昏暗油灯照明的密室中,气氛压抑。丕郑父面色阴沉,在铺着兽皮的席位上辗转反侧,对面的阴影里,坐着一位全身笼罩在黑袍中、看不清面容的访客。若有精通能量感知之人在此,必能察觉到此黑袍人周身散发着与“玄石”同源,却更为精纯冰冷的黑暗气息。
“里克已死,重耳坐稳君位,大军又已外出,此刻正是我等起事良机!”丕郑父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恐惧,“只要联络吕省、郤芮等对重耳提拔新人不满的世卿,许以重利,再得贵方……‘神力’相助,里应外合,控制赵衰,占据绛都,则大事可成!届时迎立新君,晋国仍是你我囊中之物!”
那黑袍人发出一声低沉的、仿佛金属摩擦般的笑声:“丕郑大夫,稍安勿躁。重耳虽走,赵衰非是易与之辈,其留守兵力亦不可小觑。且……你以为那终日看似无所事事的‘咎犯’,真是寻常老者吗?”
丕郑父一愣:“先生何意?那咎犯不过一介口舌之徒,仗着些许流亡情分……”
“愚蠢!”黑袍人冷声打断,“此人气息深沉如海,我数次尝试以秘法窥探,皆如泥牛入海,反遭其若有若无的反制。他绝非表面那般简单!此次他主动留下,绝非偶然,恐怕……正是冲着我们来的。”
一股寒意自丕郑父脊背升起:“那……那该如何是好?难道坐以待毙?”
“自然不是。”黑袍人阴影中的目光似乎闪烁了一下,“重耳勤王,意在扬名立威,然周室之事,牵扯狄人,岂是易与?我等可双管齐下。一面,你按计划,暗中联络吕、郤等人,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另一面,我会设法将晋军动向、乃至其可能的弱点,‘透露’给那些与狄人关系密切的‘朋友’。若重耳前方受挫,甚至……战败身死,则绛都群龙无首,届时再行大事,岂不易如反掌?”
丕郑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与兴奋:“此计大妙!借刀杀人,无论前方成败,于我皆有可乘之机!”
“记住,”黑袍人声音森然,“小心那个‘咎犯’。若无必要,绝不可轻易暴露。一切联络,皆按旧例。”
密议持续了半夜,黑袍人才如同鬼魅般悄然离去,未在夜色中留下丝毫痕迹。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密室之外不远处的阴影中,燧烨如同融入夜色的石雕,静静伫立。他虽未能完全听清室内具体密谋,但那骤然增强的黑暗气息波动,以及丕郑父府中几道鬼祟身影在夜色的掩护下,分别潜往吕省、郤芮府邸的方向,已足够让他拼凑出大致的图景。
“果然……按捺不住了。”燧烨眼中寒光一闪。他没有打草惊蛇,转身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黑暗中,直奔赵衰府邸。
与此同时,远在洛邑之外的晋军大营,也并非一帆风顺。狐偃虽智计百出,晋军亦奋勇作战,迅速击溃了叔带纠集的乌合之众,助周襄王复位。然而,在追击残敌、清剿与叔带勾结的狄人部落时,晋军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这些狄人战术诡异,悍不畏死,其中少数精锐战士,竟隐隐展现出类似当年在白狄部落所见的那种被邪力强化的迹象,虽不十分明显,却足以给晋军造成不小的麻烦和伤亡。
更让狐偃心生疑虑的是,这些狄人似乎对晋军的调动和薄弱环节有所预判,几次设伏都极为精准。军中开始流传有“狄人得山鬼相助”的谣言,士气不免受到影响。
狐偃将前线军报与自己的疑虑,通过加急信道送回了绛都。燧烨在赵衰处看到这份军报,心中的猜测得到了部分印证。黑曜石的触角,果然不仅限于晋国内部,它们早已编织了一张更大的网,甚至连北方的狄人也在其影响或利用之下。
“赵大夫,”燧烨指着军报中对狄人异常战力的描述,沉声道,“此非寻常山野之勇,其背后恐有蹊跷。丕郑父等人近日活动频繁,与前线索查之‘晦暗’气息关联密切。文恐其与外敌有所勾连,欲趁主公远征、都城空虚之际,行不轨之事。”
赵衰面色凝重,他本就对丕郑父等人心存警惕,此刻结合前方军报与燧烨的警告,更是深信不疑。“先生之意是?”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燧烨目光锐利,“彼等尚在串联,未成气候。我军新胜,主公威望正隆。不如……抢先动手,以雷霆之势,剪除内患,稳固根本!如此,前方主公方能无后顾之忧,专心应对狄人与潜在之敌。”
赵衰霍然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先生所言正合我意!我这就调集可靠甲士,布置人手,严密监控丕郑父、吕省、郤芮等府邸,只待抓住其切实罪证,或彼等稍有异动,便即刻收网,绝不姑息!”
燧烨点了点头,补充道:“动作需快、需密。尤其注意,若有身份不明、气息阴冷之人与其接触,务必设法擒获,生死不论。此等人物,或为关键。”
绛都的天空,看似依旧,实则已是暗流汹涌,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而在遥远的王畿之地,重耳在接受了周襄王隆重的赏赐与“侯伯”的尊荣后,目光也已投向了北方那依旧传来不安讯息的狄人之地,以及更深处的、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阴影。霸业之路,从无坦途,内有豺狼窥伺,外有邪影徘徊,唯有以智破局,以力镇邪,方能在这礼崩乐坏的大世中,守护住那一线文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