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小剧场的舞台第一次交给了居民。张大爷穿着崭新的中山装,手里拿着发言稿,站在台中央,灯光打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映出几分紧张,却更多的是坚定。
“大家好,我是张建国,上周差点把孙子的学费扔进骗子的圈套……”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活动室,“那骗子说原始股能翻一百倍,我当时就想着,等孙子上大学,能风风光光的……”
台下静悄悄的,连掉根针都能听见。有个大妈偷偷抹起了眼泪,她上个月刚被“保健品投资”骗走了两万块。
“多亏了小李警官他们,及时拦住了我。”张大爷举起手里的布包,“这包里的钱,是我蹬三轮车蹬了十年攒下的,要是没了,我真没脸见孙子……”他深吸一口气,提高了音量,“今天站在这儿,就想告诉大家伙儿——凡是说‘稳赚不赔’‘一夜暴富’的,全是哄人的!咱们的钱,得攥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掌声雷动,比之前任何一场演出都要热烈。李阳站在侧台,看着张大爷被几个老人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细节,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原来最有力量的防骗宣传,从来都不是精心设计的台词,而是这些带着温度的真实故事。
接下来上台的是个穿围裙的阿姨,手里拿着个药盒,正是之前差点买“抗癌神药”的王阿姨。“我给我家老头子买这药,花了八千块,结果吃了半个月,高血压反倒上来了。”她把药盒举高,“大家看清楚,这上面连生产日期都模糊不清,就是个三无产品!”
她顿了顿,声音哽咽:“我当时就想着,哪怕有一分希望,我也想让他多陪我几年……可骗子就是利用咱们这点心思,往死里骗啊!”
台下有个大叔突然站起来,红着眼圈说:“我妈去年就被这个骗了,花了三万多买‘保健品’,最后病加重了,走的时候还念叨着‘那药怎么不管用’……”
活动室里的气氛有些沉重,郑一民悄悄对李阳说:“加个互动环节吧,让大家把心里的憋屈都说出来,把骗局晾在太阳底下,就没那么吓人了。”
李阳立刻跑上台,拿起话筒:“各位叔叔阿姨,咱们今天不演了,就聊天——你们遇到过哪些骗局?是怎么识破的?或者有什么后悔的事,都可以说出来,咱们一起防着!”
话音刚落,就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举手:“我来说!我在网上遇到‘杀猪盘’,那女的跟我聊了三个月,说她妈生病要做手术,让我转五万块,我差点就转了,多亏我妈拦着我,说‘哪有刚认识就借钱的’……”
“我遇到过冒充客服的,说我买的衣服有质量问题,要给我退款,让我点链接,我顺手把链接发给我儿子,他说这是钓鱼网站……”
“我收到过短信,说我中了辆电动车,让我交两千块手续费,我打电话给电视台,人家说这是老骗局了……”
一个个故事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有人分享被骗的懊悔,有人传授识骗的技巧,有人互相提醒着“千万别信”,原本沉重的气氛渐渐变得热烈起来,像一场邻里间的拉家常,却比任何一场演出都更让人难忘。
活动结束时,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每个人脸上镀上一层暖金色。李阳看着大家排着队,在“防骗承诺墙”上签名,张大爷的名字歪歪扭扭却格外用力,王阿姨还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叉,写着“骗子滚蛋”。
“下次咱们搞个‘防骗互助队’吧。”周志斌凑过来说,“让居民自己当队长,发现可疑情况就互相提醒,比咱们跑断腿都管用。”
李阳点头,看着台上还在交流的居民,突然明白——防骗从来都不是警察单方面的战斗,当每个人都愿意站出来,把自己的经历变成别人的警钟,把警惕变成习惯,那些藏在暗处的骗局,自然就无处可藏了。
社区的路灯亮起来时,活动室里还有人没走。张大爷正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防骗顺口溜”:“陌生来电要警惕,可疑链接别点击;天上不会掉馅饼,养老钱袋要握紧……”王阿姨在旁边画着小漫画,把“骗子”画成个过街老鼠。
李阳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觉得心里暖烘烘的。他掏出手机,给小程序加了个新功能——“邻里互助”,居民可以在上面发布可疑信息,互相提醒,共同守护社区的安宁。
手机弹出郑队的消息:“明天去趟科技园,那边有企业反映,有人冒充‘技术专家’兜售虚假专利,又是新骗局。”
李阳笑着回复:“收到,正好把居民的故事带去,让他们也学学怎么防骗。”
夜空里的星星眨着眼睛,像是在为这场特殊的“演出”鼓掌。李阳知道,防骗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身边有这些愿意分享、愿意警惕、愿意守护的人,这条路就永远不会孤单。而属于他们的故事,也会在这些烟火气里,继续温暖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