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被就地正法,人头在城门上悬挂了三天,像一块风干的腊肉,无声地向小沛城里的每一个人宣示着刘备的底线,以及我这个“福星”不可触碰的地位。
这雷霆手段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一夜之间,我从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福星”,变成了一个真正手握权柄、并且有主公撑腰的实权人物。屯田营里那些曾经对我阳奉阴违,背地里叫我“小白脸”的老兵油子们,现在见到我,都跟老鼠见了猫一样,隔着八丈远就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得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心里清楚,他们敬的不是我姜云,而是我身后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和刘备那晚不带一丝温度的眼神。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我的试验田,再也没人敢来动什么歪心思了。
那晚的风波过后,吕玲绮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她那杆重得要死的方天画戟,就那么被我立在了院子的墙角,像一尊门神,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搞得甄姬每次路过都得绕着走,连院子里的鸟都不敢在那一小片地方落脚。
我曾试着派人去打听她的下落,想把这尊“大神”的兵器还回去,结果寻遍了整个小沛城,也没人见过她。她就像一阵风,来去无踪,只留下一张写着“记得种豆”的霸道纸条,和一堆让我头疼的谜团。
我索性不再去想她,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我的那一亩三分地里。
时间就像那条新挖出来的水渠里的活水,哗啦啦地流淌。转眼间,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田野里一片金黄。
小沛城,迎来了大旱之后的第一个丰收季。
而我的试验田,也到了检验最终成果的时候。
这一天,刘备亲自带着关羽、张飞,以及屯田营的所有大小官吏和兵士,来到了我那片小小的试验田边。场面搞得很大,像是一场盛大的阅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片与众不同的田地里。
相较于周围那些只种了粟米的田地,我的试验田显得格外“丰满”。金黄的粟米秆子之间,缠绕着一株株已经结满了饱满豆荚的藤蔓。豆谷间作,让这片土地的利用率达到了极致,光是看那密密麻麻的果实,就让人心生喜悦。
王二麻子,那个曾经带头跟我叫板的老兵,此刻正蹲在田埂上,手里捏着一串我田里摘下来的豆荚,剥开,将一颗颗滚圆的黄豆倒在手心,眼睛瞪得像铜铃。
“乖乖……这豆子,长得比俺家婆娘的眼睛还大。”他喃喃自语,引得周围的兵士们一阵哄笑。
我站在刘备身侧,心里其实也有些打鼓。虽然从长势来看,丰收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具体能比普通田地高出多少,没到最后称重的那一刻,谁也说不准。我那个“亩产提高五成”的豪言壮语,要是吹破了牛皮,那可就丢人丢到家了。
“姜云啊。”刘备看着眼前这片丰收的景象,心情显然极好,他拍了拍我的肩膀,“今天,我小沛所有的屯田兵,可都看着你呢。你这‘福星’,能不能再给我们变个戏法,就看这一遭了。”
我心里吐槽:“主公,你这是给我上压力啊。这不是变戏法,这是科学,科学你懂吗?”
嘴上却只能躬身道:“云定不负主公所托。”
“收割!”
随着我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的兵士们立刻涌入田中。割谷子、摘豆荚,分门别类,动作麻利。
阳光下,金黄的谷穗和沉甸甸的豆荚很快就在田埂边堆成了两座小山。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称重。
两台巨大的军用大秤被抬了过来,关羽和张飞自告奋勇,一人负责一边,亲自监督,杜绝了任何作弊的可能。
“先称王二麻子他们那块上田的!”刘备下令。
王二麻子那块田,是屯田营里公认的最好的一块地,也是今年风调雨顺之下,普通粟米田产量的最高代表。
一袋袋粟米被扛上大秤,书吏在一旁高声唱数。
“一百二十斤!”
“一百一十五斤!”
……
最终,经过折算,王二麻子那块地的亩产,定格在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数字上——三百二十七斤。
“好啊!”
“这收成,比往年高了快三成!”
兵士们发出了兴奋的欢呼。在这个时代,亩产三百多斤,已经算得上是绝对的大丰收了。王二二麻子更是挺起了胸膛,脸上满是骄傲。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了我这边堆成小山的谷子和豆子。
“称姜大人的!”
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先称粟米。
一袋,两袋……随着谷子不断被扛上大秤,书吏唱数的声音,渐渐带上了一丝颤抖。
因为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我这片地里的粟米,不仅没有因为间作而减产,反而比王二麻子那边的长得更加茁壮,穗头更大,颗粒也更饱满。
最终,光是粟米的折算亩产,就达到了三百一十斤!
全场一片哗然。
“天哪!光是谷子,就快赶上上田的收成了!”
“这……这怎么可能?地里还种了那么多豆子呢!”
王二麻子的脸,已经开始有点发绿了。
我强忍着上扬的嘴角,摆出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淡定表情,心里的小人已经开始疯狂叉腰大笑。
“继续称豆子!”我挥了挥手。
一筐筐饱满的黄豆被倒上另一台大秤。
“八十斤!”
“七十五斤!”
张飞那边负责称豆子,他那双环眼越瞪越大,最后干脆自己上手,把书吏挤到了一边,亲自报数,嗓门洪亮得像打雷。
“最后一筐!六十九斤!总数……总数……”张飞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最后不耐烦地吼道,“他娘的,这豆子,一共收了一百八十二斤!”
全场,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震懵了。
三百一十斤粟米,加上一百八十二斤黄豆。
总产量,四百九十二斤!
将近五百斤!
比王二麻子那块最好的上田,足足高出了一百六十五斤!不多不少,正好是五成!
“我……我没听错吧?”一个兵士结结巴巴地问旁边的人。
“你掐我一下……嘶!疼!是真的!”
“神了!真是神了!”
短暂的死寂之后,爆发出的是山呼海啸般的狂热欢呼!
“姜大人威武!”
“福星!是活神仙下凡啊!”
兵士们看着我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如果说之前是敬畏,那么现在,就是狂热的崇拜。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能让土地增产五成,这已经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事情,这是神迹!
我站在人群的中央,享受着这山呼海啸般的赞誉,心中却出奇的平静。我只是把后世最基础的农业知识搬了过来而已,却在这个时代,被当成了神明。
这感觉,荒诞,又带着一丝莫名的爽感。
就在这时,“扑通”一声,王二麻子带着他那群老兵,齐刷刷地在我面前,单膝跪地。
王二麻子这个铁塔般的汉子,此刻脸上再无半点不服,只有最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信服。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我,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姜大人!俺们……服了!彻底服了!从今往后,您让我们往东,我们绝不往西!您让我们种豆子,我们绝不种谷子!刀山火海,俺们都跟着您干了!”
“刀山火海,跟着姜大人干了!”
他身后的老兵们,也齐声怒吼,声震四野。
这一刻,我清楚地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力量,从这些朴实的兵士身上,汇聚到了我的身上。这股力量,不是“情缘气运”,而是一种更坚实、更滚烫的东西——民心,或者说,军心。
【叮!检测到宿主获得“屯田营”势力核心人物的绝对拥护,气运小幅增长。】
【气运反馈:您在巡视田地时,有极高概率发现前人遗落的农具、钱币或改良种子。】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地在我脑海中响起。
我看着眼前这些跪倒在地的汉子,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坚韧的基石。我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亲手将王二麻子扶了起来。
“都是自家兄弟,以后不兴这个。”我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能丰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更是主公的洪福,是老天爷赏饭吃。”
功劳永远不能独吞,这个道理我懂。
我转过身,对着刘备,深深一揖。
刘备看着我,脸上笑开了花,那双仁德的眼睛里,此刻全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倚重。他走过来,用力地握住我的手,对着所有人朗声道:“好!说得好!姜云,你不仅是我的福星,更是我刘备的子房!有你在,何愁大业不成!”
他当众再次肯定了我的地位。
我心中巨震,知道从今天起,我在刘备军中的地位,才算是真正地稳如泰山。
我这个只想躺平的咸鱼,不知不觉间,已经拥有了第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坚不可摧的根据地——屯田营。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场大旱,那条活水,和那一片小小的、种着豆子和希望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