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光阴悄然流逝。
云岚宗那场震动诸天、牵扯出血灵至尊的惊天风波,在时间的冲刷下,其炽热的关注度终究渐渐冷却。
陈昀这个名字,连同他所引发的种种猜测与争议,仿佛沉入了浩瀚星河深处,只余下些许涟漪在特定圈层中荡漾。
唯一未曾松懈的,是九渊归墟那如同跗骨之蛆般的暗中搜寻,他们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猎犬,执着地嗅探着任何一丝可能的踪迹。
然而,陈昀的踪迹,却如同人间蒸发。
他并非遁入了蛮荒绝地,而是选择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天兴界·明心道院。
当陈昀、墨琼与啸天游历至此,听闻这座道院的存在时,无不感到深深的震撼与好奇。
这并非什么威名赫赫的仙门巨擘,其现任院长不过凝神后期修为。
真正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的传承——这小小的明心道院,竟然已经传承了近二十万年!
历经一百六十四任院长!
得知其开山祖师不过化神修为,二十万年来历任院长中最强者也仅止步于凝神巅峰,更奇特的是,道院弟子一旦突破化神境,便会被“强制毕业”送出山门,陈昀心中瞬间涌起强烈的探知欲,说什么也要亲眼见识一番。
踏入天兴界主城,明心道院的位置再次颠覆了他们对“仙门”的认知。
它不在云雾缭绕的灵山宝地,而是深嵌于繁华闹市的中心,与市井烟火仅一墙之隔。
放眼望去,没有雕梁画栋的宏伟殿宇,没有直插云霄的灵气光柱,只有一片片朴素的青砖灰瓦,其建筑样式与周围的民居商铺几乎无异,若非那块饱经风霜的“明心道院”牌匾,极易被人忽略。
更令陈昀三人瞠目的是它的开放程度。
除了弟子闭关静修的密室重地,道院其余区域——讲堂、院落、甚至那至关重要的藏经阁——竟是近乎完全开放!
没有森严的守卫,没有复杂的禁制。
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只要心存向道之念,皆可自由出入。
甚至能在道院长老开坛讲法之时,随意寻个角落坐下旁听。
若肯缴纳些许象征性的“会员费”,便能自由出入藏经阁,翻阅其中所有典籍功法,其中不乏外界视为珍宝的修行法门。
这哪里是一个修道宗门?
分明更像一个面向大众的、普及修行知识的“大学堂”!
一日,陈昀在藏经阁内,与一位须发皆白、气息温和的守阁长老闲谈。
问及道院为何采取如此迥异于常的传承方式时,长老的回答,让陈昀肃然起敬,心中涌起强烈的共鸣。
“道友可知‘明心’二字的真意?”长老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岁月长河,“明心道院,重在明心,不在道院。这规矩,是初代院长定下的铁律,二十万年未曾动摇。他老人家的初心,便是让修士不脱离凡俗世界,让凡人更多地了解、接触修仙之道!他心怀宏愿,期盼终有一日,整个人族能消弭仙凡之别!故而,明心道院自创立伊始,便对凡俗百姓一视同仁,从未将他们视为异类。”
长老脸上浮现自豪之色:“这看似离经叛道的做法,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几乎每一任院长任内,都有原本懵懂不知修道为何物的凡人,在此受到熏陶启迪,如蒙尘璞玉被发掘,最终闪耀一方。天兴界当今人皇殿殿主,便是当年从我院走出的凡人弟子!”
陈昀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明心道院的理念与实践,不正是他与叶秋云当年畅想中那“超级仙域”与“诸天同盟体”的一个活生生的、微缩版的实例吗?
一种跨越阶层的知识共享,一种打破壁垒的文明启蒙,竟在这座小小的道院中默默践行了二十万年!
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使命感在胸中激荡。
陈昀当即不再犹豫,向道院展露了自己化神巅峰的真实修为,郑重提出申请——他要应聘成为明心道院的一名授业导师!
于是,明心道院迎来了一位年轻的新导师——陈小荒。
他身边还带着一个沉默寡言、气质奇特的“幼弟”陈小琼,以及一条看起来颇为威猛、却异常通人性的灰色大狼狗。
师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小荒导师”。
这位小荒导师的授课甫一开始,便在平静的道院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他提出的核心观点惊世骇俗:“释放欲望,无需刻意压制,以正视、疏导之法,可达正心明志之效。”
此言一出,台下哗然。
这与主流修行理念中强调“清心寡欲”、“斩断尘缘”的教导大相径庭,乍听之下,简直与“邪魔外道”无异。
然而,陈昀(陈小荒)紧接着阐释:“正邪之分,本无绝对定论。修行之道,贵在‘论迹不论心’。
欲望乃生而有之,如江河奔流,堵不如疏。
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这股力量,使其化为精进之资粮,而非沉沦之枷锁。”
更令众人,尤其是那些困于瓶颈多年的修士和无数心怀憧憬却苦无资质的凡人震撼的,是他对修行境界鞭辟入里的剖析。
他讲解的角度往往清奇独特,直指本质,将晦涩难懂的修行关窍拆解得清晰透彻。
尤其针对凡人及资质低下者,他大胆提出了数种极具颠覆性的构想——例如开辟“周身气海”、构建“体外神庭”、凝聚“意志命相”等概念——虽无现成成功案例,却描绘出一条理论上“人人皆可踏上修行路”的曙光。
一时间,“小荒导师”之名不胫而走,声名鹊起。
赞誉者有之,称其为“对大道有着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的名师”;
质疑者有之,认为其理论过于离经叛道,犹如空中楼阁。
但无论如何,他那开放包容、充满思辨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吸引了无数渴望突破或寻求启发的目光。
不知不觉间,陈昀化名“陈小荒”,已在这座奇特的道院中安稳度过了一年时光。
青砖小院,茶香袅袅。
陈昀正坐在自己清幽的小院里,捧着一卷书册细细品读。
阳光透过稀疏的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墨琼与啸天又不知跑到城中何处“体悟红尘百态”去了。
犹记得前段时日,墨琼突发奇想,领着啸天跑到城郊山村,竟卷起裤腿下了麦田。
墨琼对着一片刚播种的土地,硬生生枯坐了一月之久,只为观察一粒麦种如何破土而出,如何舒展嫩芽。
就在那枯燥的守望中,他竟陷入顿悟,周身气息流转,玄奥异常。
陈昀手中捧着的,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仙家秘籍,而是一本凡俗间再普通不过的医书——《人体腧穴疗疾指要》。
书中详述人体经络穴位与疾病疗愈的关系,道理朴素,却蕴含着生命运行的底层逻辑。
陈昀看得津津有味,手指无意识地在书页上划过,仿佛在勾勒着无形的生命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