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纪元第二年的秋天,在青囊城穹顶模拟出的渐变色调中悄然来临。人造日光系统精心调节着光线的角度与色温,将培育农场里那些耐寒作物的叶片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黄与红,仿佛一支无形的画笔在钢铁之城内部绘制着季节的轮廓。空气调节系统送出的风,也带上了刻意调低的凉意,轻轻拂过通道里行人的衣角,提醒着人们又一个轮回的季节更迭。
就在这样一个午后,一次关于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非正式会议,在顾凌那间堆满了作战地图和数据板的指挥室里召开。与会者不多,除了顾凌、季瑶、楚望等核心高层,还有几位负责民生与文化的社区代表。气氛不算轻松,城外巡逻队刚刚汇报了一起小规模的变异生物骚扰事件,资源的压力依旧像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综上所述,‘砺刃计划’冬季物资储备,目前仍有百分之十五的缺口。”楚望合上手中的数据板,声音平稳,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用手指揉了揉眉心,这个细微的动作暴露了连续熬夜的痕迹。
会议室里沉默了片刻,只有循环通风系统的微弱嗡鸣。所有人都知道,这百分之十五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外出探索,承担更大的风险,也意味着这个冬天又将有不少人可能再也回不来。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望着窗外模拟秋景的顾凌,忽然开口,话题陡转:“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
众人一愣,有些诧异地看向他。节日?在朝不保夕的末世,节日更像是一个遥远而奢侈的概念,甚至带着些许残忍的意味。
顾凌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他的眼神依旧锐利,但深处似乎跳动着一小簇微光:“我记得旧时代文献里记载,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是思念故乡、祭奠先人的时刻。我们这些人,离开故土,被困在这钢铁之城,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朋友……”他的声音低沉了些,视线若有若无地掠过季瑶,她正微微垂着眼睫,放在腿上的手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那处布料被她捏得发皱。
“但正因为如此,”顾凌继续道,语气逐渐坚定,他挺直了脊背,机械义肢的关节发出几乎不可闻的液压声,“我们才更需要记住我们是谁,记住我们为何而战,记住那些为我们换来今日的人。我想,组织一场活动,不是狂欢,而是一次……凝聚。”
他随即提出了一个初步构想:一场“非传统”的阅兵与夜晚的追思晚会。阅兵,并非展示武力,而是展示青囊城的“筋骨”与“灵魂”——由各战团、工程队、医疗组、甚至表现突出的民间小队,以分列式走过中心广场,展示的不是杀戮兵器,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满载荣誉(或伤痕)的旗帜、以及最重要的,每一个成员的精神面貌。而晚会,则侧重于对逝者的缅怀和对团圆的祈愿,可以包括演讲、孩子们的表演、以及全体参与的祭奠仪式。
“我们需要让所有人看到,青囊城的力量,不在于某个人,某种武器,而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在于我们团结一致的意志。”顾凌最后说道,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也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继承的,不仅仅是一个残破的世界,更有属于我们龙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对家的眷恋,对国的责任,对团圆的向往。”
提议出乎意料,但细细想来,却又直指人心。楚望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理性的分析,首先表示支持:“从心理学角度,集体性的仪式活动确实能极大增强群体认同感和凝聚力。尤其是在长期高压环境下,一次积极的情感宣泄和共鸣至关重要。这或许能间接提升后续任务执行的效率和士气。”
季青瑶缓缓抬起头,苍白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紧抿的唇线松动了一丝。她想起哥哥季峰,他最爱吃母亲做的豆沙月饼,曾说那是“家的味道”。往昔中秋,虽不隆重,一家人围坐,分食一个月饼,听祖父讲些老掉牙的故事,便是全部,如今却已成奢望。她仿佛又看到哥哥揉着她的头发,笑着说“小瑶,多吃点才能长高”的场景,心头一阵刺痛,又一阵温热。她轻轻吸了口气,低声道,声音有些沙哑:“我同意。有些东西,不能忘。” 忘了,或许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迅速在青囊城的各个角落激荡开来。通过内部广播和公告板,即将举办中秋纪念活动的通知引发了广泛的议论。
“阅兵?晚会?都这时候了,还有心思搞这个?”一些习惯了紧绷神经、脸上带着疤痕的老兵私下嘟囔,觉得有些不合时宜,他们摩挲着随身武器粗糙的握把,眼神警惕。
但更多的人,在最初的错愕之后,眼中慢慢燃起了久违的光彩,那是一种被漫长生存斗争压抑已久的、属于“生活”而非仅仅是“活着”的光彩。
“中秋节……好久没过了。”一位在厨房帮忙的老阿姨擦拭着眼角,对同伴念叨,手里清洗营养苔藓的动作慢了下来,“也不知道我那嫁到外地的闺女……还记不记得这个节……”
“让孩子们表演好啊!”李芸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想到了妞妞,或许这能让孩子暂时离开实验室,感受一下正常的生活气息,“就该有点热闹气儿!”她心里盘算着,或许可以用节省下来的贡献点,去换一点额外的面粉和糖霜,试着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形似。
任务大厅里,等待接取任务的人们也三三两两地讨论着,给平日略显沉闷的空间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
“听说‘刑天’战团要把他们修复的那面旧时代军旗打出来!上面还有弹孔呢!”
“工巧战团好像在捣鼓什么新花样,神神秘秘的,老船长亲自带队。”
“咱们采集小队是不是也能组个方阵?就扛着我们的采集工具和样本箱!让大伙看看咱们的收获!”
期待、质疑、感慨、追忆……种种情绪在城中弥漫、交织。一种无形的、名为“归属”与“思念”的力量,开始悄然汇聚,如同涓涓细流,等待着汇成江河的那一刻。这座冰冷的钢铁之城,似乎因为这个即将到来的节日,而被注入了一种柔软而坚韧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