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那个同学,你是哪个班的?
都上课了还在门口晃悠什么?!”
授课老师严肃的声音如同冷水泼入教室,瞬间打断了宋北与沈悠然之间那无声胜有声的对视。
宋北回过神来,只见讲台上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却目光锐利的中年教授正看着自己。
显然这位就是沈悠然的二叔,沈林教授。
沈悠然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她反应也是极快,立刻站起身,一把将还有些愣神的宋北拉到自己旁边的空位,急声道:
“二叔!不……沈老师!他、他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
刚转来不久,还不熟悉教室,所以来迟了!”
说完,便不由分说地把宋北摁在了座位上。
她这略显慌乱却异常维护的举动,以及两人之间那不自觉的亲昵感。
让讲台上的沈林教授不由自主地推了推眼镜,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转,似乎洞察了些什么。
但他本就不是刻板之人,正准备轻轻放过,开始上课。
然而,有人却不乐意了。
坐在前排不远处,一位穿着昂贵定制服饰、头发梳得油亮的富少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语气充满了挑衅:
“沈老师!我从来就没见过这位同学,而且我们系也根本没收到有任何新同学转入的通知!”
说完还指着宋北,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我看他根本就不是我们学校的人,不知道是从哪个犄角旮旯混进来的杂流人士,想来我们京都大学蹭课吧?!”
他旁边的几个跟班也立刻附和起来:
“就是就是!”
“黄少说得对!”
“看他穿得那穷酸样!”
沈悠然气得脸颊鼓鼓的,像只被惹急了的小兔子,瞪着黄奕:
“黄奕!这里没你的事!宋北他……他就是新来的同学嘛!”
她的反驳显然有些底气不足。
黄奕见沈悠然如此维护宋北,妒火中烧,故作关切实则阴阳怪气地说:
“悠然小姐,我这不是担心你吗?怕你被一些来路不明、别有用心的人给骗了!”
宋北在一旁听着,也洞悉了其中的缘故。
见沈悠然还要争辩,宋北只是轻轻拉了她一下。
然后一直被身旁这位“兔子警官”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宋北也终于站了起来。
他一米八七的身高极具压迫感,即使沈悠然一米七二,在他面前也显得娇小了许多。
他看着气鼓鼓的沈悠然,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暖心,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没事,交给我,你先坐下。”
沈悠然抬头看着如同那只痞帅狐狸一般的宋北,心头的焦急和怒气莫名就消散了大半,乖乖地坐了下来,只是眼神还气嘟嘟地瞪着黄奕。
宋北这才转向讲台,对着沈林教授微微鞠了一躬,态度坦然不卑不亢:
“老师,我确实不是京都大学新来的学生。”
黄奕一听,立刻像是抓住了天大的把柄,得意地高声叫道:
“你看!沈老师,他自己都承认了。我就说他不是啥好人……”
“但是,”
宋北打断了他的叫嚣,声音平稳却清晰地传遍教室,
“我也绝非黄奕同学口中所谓的‘杂流之辈’。”
他目光转向沈林,继续说道:
“沈老师您好,冒昧打扰课堂秩序。我叫宋北,是蔚蓝联邦前线部队的现役军官。此次前来京都,是奉命参加军部的高级军官培训会。
久闻京都大学机甲研究水平冠绝联邦,特别是沈教授您在机甲设计与应用领域的造诣,令我十分敬佩。
所以今日特地抽空前来,希望能旁听学习,增长见闻。
方才因不熟悉教学楼布局,寻找教室耽误了些时间,迟到了非常抱歉。”
说完,他从怀中拿出了自己的军官证,以及那份制作精良、带有军部特殊徽记的培训会邀请函,恭敬地递向讲台方向。
沈林教授走下讲台,接过证件仔细看了看。
军官证上的信息无误,那份高级军官培训会的邀请函更是做不了假,那是军部培养核心军官的标志。
他抬头再次打量宋北,年轻人眼神清澈坦荡,身姿挺拔如松,带着一股前线军人特有的硬朗和沉稳气质。
他又瞥了一眼旁边一脸维护的侄女,以及那个明显因妒生事、气息浮躁的黄奕。
沈教授心中已然有了判断。
他沉吟片刻,将证件递还给宋北,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宋北中校,不必多礼。既然是前线归来、为国效力的军人,有心来学习交流,我们自然欢迎。
找个位置坐下吧。希望今天的课能让你有所收获。”
黄奕没想到沈教授这么轻易就让宋北留下了,张了张嘴还想纠缠几句,但看到沈教授的态度,又顾忌宋北那“高级军官培训会”成员的身份。
终究没敢再公然放肆,只得悻悻地坐了回去,嘴上却不甘心地低声嘀咕:
“哼……不过是个小小中校罢了,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
这场小小的风波终于平息。
沈林教授回到讲台,正式开始授课。
不得不说,京都大学作为联邦最高学府,其师资力量确实雄厚。
沈教授讲课深入浅出,内容不仅涉及机甲的美学设计,更穿插了许多前沿的动力、传动、新材料应用等技术干货,许多理念甚至让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宋北都感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他听得十分专注,时常露出思索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课程进入师生互动讨论环节。
沈教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
“同学们,基于你们对现有机甲的理解和未来的展望,你们认为,我们下一代主力机甲的设计,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优化?”
沉寂了半天的黄奕觉得表现的机会又来了,立刻抢先举手。
得到沈教授示意后,他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领,故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开始阐述他的“高见”:
“教授,我认为下一代机甲,首要的就是追求极致的性能参数。
更高的灵能引擎输出功率,更快的突击速度,更强大的火力配置!
必须在数据上全面碾压潜在的对手,形成绝对的力量优势。”
他顿了顿,继续侃侃而谈:
“其次,外形设计也至关重要!应该更具视觉威慑力和现代美感,采用最流畅的流线型设计,最大限度减少风阻。
涂装也要炫酷亮眼,最好能加入光学迷彩变幻效果,这样才能在战场上从气势上就压倒敌人!”
“最后,”他越说越得意,仿佛自己就是未来的总设计师,
“我认为应该全面拥抱最新科技。大规模应用高阶能量传输技术、强人工智能作战辅助系统,甚至追求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智能化。
减少驾驶员低效的人工操作,这才是未来机甲的发展方向!”
他的发言引用了不少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专业名词和某些前沿概念机型的特性,果然唬住了一些同学,引得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
黄奕说完,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还特意用挑衅的眼神瞥了宋北一眼,仿佛在说:
“怎么样?土包子,听得懂吗?”
沈林教授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他将目光转向后排的宋北,开口点名:
“宋北中校,你来自前线,拥有我们大多数人不具备的实战经验。
从你的角度来看,你觉得刚才讨论的这些问题,在真实的战场上,更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
瞬间,全教室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宋北身上。
宋北从容地站起身,先向沈教授和同学们微微鞠躬致意,然后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最后落在脸色有些不自然的黄奕身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感谢沈教授给予我发言的机会。
我认为,黄奕同学刚才所描述的,确实代表了很多人对尖端机甲的一种美好想象和未来发展方向,确实非常吸引人。”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内容却开始变得犀利:
“但是,如果从战场实践和实际需求的角度来看,这些设想中的大部分。
就目前来看,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完全行不通的。”
(下午还有两章,今早参会去了,现在才回来,等我吃顿午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