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路透社、美联社,所有主流通讯社都在快讯轰炸!
白宫还没有正式声明,但……恐怕凶多吉少。”
苏珊的声音带着一丝干涩,她碧蓝的眼眸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言喻的忧虑,
“党,这……这对我们南洋,会有什么影响?”
影响?党建国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脑洞大开总统,虽然在其国内争议巨大,但他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在东南亚政策上,是相对务实的。
他一手推动了美国与南洋的“准盟友”关系,默许甚至暗中支持了南洋的扩张和整合(只要符合遏制毛熊和爪哇政权的战略),南洋能从美国获得大量的“二手设备”和技术默许(如计算机早期图纸),脑洞大开本人及其核心圈子的“默许”功不可没。
他的遇刺,意味着美国政局将陷入巨大的动荡,权力交接充满变数。
新上台的势力,尤其是那位鹰派色彩浓厚的副总统林登,其对东南亚、对南洋的态度会如何?
是延续脑洞大开的务实路线,还是转向更加强硬的干涉主义?
南洋这个依靠灾民、难民仓促拼凑起来,依靠熊猫集团输血、依靠超前技术路线和严酷内部管控维持运转的“公司型”政权,根基远未稳固!
它就像一艘,航行在惊涛骇浪中的新船,任何国际格局的剧烈动荡,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影响……难以估量。”
党建国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苏珊,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沉重,
“最直接的,我们和美国正在谈的,那几条二手汽车生产线和精密机床引进项目,恐怕要无限期搁置甚至告吹了。
华盛顿现在肯定乱成一锅粥,没人有心思管这些‘小事’。
更麻烦的是……
我们和劳德他们那些‘灰色交易’,尤其是‘黑白小药丸’的渠道,会不会因为权力洗牌而暴露或者被新势力掐断?
还有,林登这个人,对我们在南洋的‘特殊管理方式’会怎么看?
会不会以此为借口,施加政治压力甚至制裁?”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内部红色保密电话,快速拨通了几个号码,用简短的指令下达了加强戒备、监控所有国际通信、暂停非必要对外商务接触等一系列命令。
放下电话,他深吸一口气,对苏珊和陈秀梅(通过电话会议系统紧急接通)说道:
“现在情报极度匮乏,华盛顿内部情况不明。
我们能做的,只有以不变应万变!
南洋本土,二级预案全面执行,内紧外松!
香港这边,苏珊,动用你所有在伦敦和华盛顿的关系网,不惜一切代价,要第一时间知道,白宫权力交接的内幕和林登核心团队对亚洲政策的真实想法!
秀梅,南洋内部,稳定压倒一切!
所有在建项目,尤其是军工和核心工业,进度只许提前,不许拖后!
物资储备,按战时标准检查!”
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三位南洋事实上的最高决策者,隔着数千公里的电话线,在震惊和忧虑中,快速评估着这场大洋彼岸的政治海啸可能掀起的滔天巨浪。
未知,才是最令人窒息的恐惧。
“该死的!”
苏珊突然恨恨地一拳砸在沙发扶手上,昂贵的丝绒面料凹陷下去,说道:
“看看bbc的画面!
我们的记者只能靠转述和猜测!党!”
她猛地抬头,碧蓝的眼睛里燃烧着不甘,和一种急切的渴望,说道:
“我们是不是也该有自己的眼睛在天上?
发射几颗属于我们自己的通讯卫星!
这样下次再有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熊猫电视台,就能第一时间进行现场直播!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像个聋子瞎子,被动地等着别人的二手消息!”
卫星?直播?
党建国看着苏珊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心中苦笑。
这位出身英伦贵族的妻子,在见识过电视的魔力后,思维也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
她的想法很好,极具战略眼光,但……谈何容易!
他缓缓摇头,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点在南洋那片支离破碎的群岛版图上,语气带着深深的无奈,和清醒的认知,说到:
“苏珊,你的想法是对的。
信息权,就是未来的制高点。
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转过身,目光看着苏珊,开始剖析南洋在航天和尖端武器领域那看似领先、实则根基薄弱的现状:
“我们的‘雷火’系列火箭炮,已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射程覆盖12到57公里,产能可以满足装备需求。
配套的特种弹药,燃烧弹、凝固汽油弹、云爆弹,设计定型都已完成,减装药的实弹验证试验也通过了验收,现在就等着进行全威力实弹测试,一旦通过,立刻就能下饺子一样生产。
这是我们现在手里最可靠、最能形成规模威慑的‘大棒’。”
这是南洋军工体系目前最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是导弹,这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
我们分液体和固体两条腿走路。
代号‘南洋I型’,走的是相对成熟但剧毒的老路。
本来想一步到位搞液氢液氧这种清洁高效的高端货,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液氢的低温储存(零下253摄氏度)、绝热、防泄漏,还有液氧的强氧化性风险,以我们现在的材料工艺和工业基础,根本玩不转!
几次地面缩小比例试车,不是泄漏就是爆炸,损失惨重。
不得已,只能退回来,老老实实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to)这对‘毒鸳鸯’组合。
推进剂性能是稳定了,推力也够,但这东西……
剧毒!腐蚀性强!加注、储存、运输、发射,每一个环节都像是在玩命!
泄漏出一点点,方圆几公里都得疏散!
而且燃烧产物也是剧毒烟雾,真打出去,污染太大。
但目前,这是我们唯一能搞定的中远程投送手段!
进展……只能说勉强顺利,离实战部署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