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让到路边去!王二听到后面的喊声,连忙驱车让到路边。
苏明远掀开车帘,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正疾驰而来。为首的是十几个骑马的护卫,个个身着官服,腰佩利刃。护卫队后面跟着几辆华丽的马车,车上挂着朝廷的旗帜。
这阵仗不小啊。王二在一旁小声嘀咕,能有这样排场的,至少也是个正三品以上的大员。
苏明远仔细观察着这支队伍。护卫们个个神情严肃,马车制作精良,车帘用的都是上等的蜀锦。从种种迹象来看,车中坐的确实是位高权重的人物。
队伍路过时,苏明远注意到最大的那辆马车车帘微微掀开,露出一张中年男子的面孔。那人约四十来岁,相貌堂堂,眉宇间透着威严。他的目光扫过路边的行人和车辆,最后在苏明远身上停留了几秒钟。
四目相对的瞬间,苏明远感到一种奇特的感觉,仿佛对方在用某种特殊的方式打量着他。不过这种感觉只持续了片刻,对方就放下了车帘,队伍也很快消失在前方的道路上。
老爷,王二等队伍走远后才松了口气,刚才那位大人,您可认得?
苏明远摇摇头:不认得。不过看那排场,确实是个大人物。
嗨,管他是谁呢,王二重新驾车上路,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只要别得罪了这些大人物就行。
马车继续前行,但苏明远的心思却还停留在刚才那一刻的对视上。那个中年男子的眼神很特别,既有官员的威严,又带着某种深邃的洞察力,让人印象深刻。
王二,你跑南走北这么多年,见过的大官多吗?苏明远随口问道。
见过几个,王二一边驾车一边回答,不过像刚才那样威风的,还真不多见。我觉得那位大人,至少也是个巡抚或者总督级别的。
苏明远点点头。在古代,这样的大员确实少见。他们手握重权,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千万人的命运。自己虽然也是朝廷命官,但与这样的人物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想到这里,苏明远不禁有些感慨。从一个现代的大学生,到古代的进士,再到即将上任的地方官,他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转折。但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依然只是个小角色。
不过老爷,王二忽然开口,您别小看自己。像您这样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的,可不多见。假以时日,说不定也能位高权重呢。
苏明远苦笑一声:位高权重倒不是我最关心的。我只希望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为百姓做些实事。
这话说得好!王二赞道,百姓们最盼的就是遇到像您这样的好官了。
两人正说着话,前方忽然出现了一个小村庄。村子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但让苏明远意外的是,村口聚集了很多人,似乎在围观什么。
老爷,要不要停下来看看?王二问道。
停下来吧。苏明远有些好奇。
马车停在村口,苏明远下车走过去。只见人群围着一个告示牌,上面贴着一张官府的告示。苏明远挤到前面,仔细阅读起来。
告示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原来,刚才路过的那个钦差大人,是朝廷派来巡查各地民情的。告示中说,这位钦差大人姓张,是个正二品的大员,专门负责查处贪官污吏,为民申冤。
这位张大人可了不得,一个村民小声说道,听说他在别的地方查处了好几个贪官,救了不少百姓。
是啊,另一个村民接着说,咱们这里要是也有贪官,这下可要倒霉了。
苏明远听着村民们的议论,心中一动。如果真是这样,那刚才在柳树镇遇到的王老三,或许还有希望得到公正的处理。
老爷,一个年长的村民认出了苏明远的身份,您也是朝廷的官员吧?这位张大人来了,对咱们百姓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苏明远想了想,回答道:如果这位张大人真的是为了查处贪官,为民申冤,那对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不过...他顿了顿,具体如何,还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村民们点点头,显然对苏明远的回答比较满意。
重新上路后,苏明远的心情复杂了许多。一方面,他为百姓可能得到公正待遇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自己即将面对的官场环境可能比想象的更加复杂。
老爷,您说那位张大人真的会为百姓做主吗?王二问道。
希望如此吧。苏明远回答得有些不确定,不过王二,你觉得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多少现状呢?
王二想了想:老爷,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如果这个人位高权重,而且真心想为百姓做事,那能改变的事情还是不少的。
苏明远点点头。这个朴实的车夫说得有道理。权力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关键是掌握权力的人如何使用它。
天色渐晚,远山如黛,夕阳西下。马车行驶在宽阔的官道上,两旁的田野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苏明远看着这些景色,心中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
这个古代的世界,既有令人向往的诗意美景,也有让人痛心的现实困境。作为一个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人,他有着比古人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先进的理念,但同时也要面对这个时代的种种局限。
王二,前面可有客栈?苏明远问道。
有的,再走十里地就到青石镇了,那里有家迎宾楼,是这一带最好的客栈。王二回答。
那就在那里住一夜吧。明天继续赶路。
好的,老爷。
马车在夕阳中继续前行。苏明远靠在车壁上,回想着这一天的见闻。从京城的离别,到路上的所见所闻,再到刚才遇到的钦差大人,每一件事都让他对即将开始的仕途生涯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官职,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人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在个人抱负与社会责任之间做出选择。
知不可忽骤得。苏明远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话。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人生的成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学习,在挫折中不断成熟。
夜幕降临,远处青石镇的灯火已经隐约可见。明天,他将继续这场未知的旅程,去迎接属于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