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无咎简单解释:“就是让汉人和草原人做生意,不再打仗。”
“这个想法不错。”
云飞扬点头:“确实比打仗强多了。”
“关键是要让朝廷那些大臣们同意。”
向无咎有些担心:“这些人思想保守,不见得愿意和草原人做生意。”
“那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
一行人快马加鞭,三天后到达京都。
这座巍峨的都城,还是老样子。城墙高大,街道宽阔,人来人往很是繁华。
“先找个客栈住下。”
向无咎不想住官驿,那地方人多嘴杂,不方便。
“先生,住哪家客栈?”
“随便找个干净的就行。”
他们找了家看起来不错的客栈,要了个院子。
“客官,您看这院子怎么样?”
掌柜的亲自招待,很是热情。
“不错。”
向无咎打量了一下,院子虽然不大,但很清静:“就这里了。”
“那您看住几天?”
“不确定,先住着再说。”
安顿好住处,向无咎让云飞扬他们休息,自己一个人出去转转。
京都这几年变化不小,多了很多新的建筑。街上的百姓看起来也比以前富裕一些。
看来新皇帝治国还是有些能力的。
“卖糖葫芦咧!又酸又甜的糖葫芦!”
街边传来吆喝声,向无咎想起小无忧爱吃这个,就买了几串准备带回去。
“客官,您要几串?”
“五串。”
“好嘞!”
小贩麻利地包好糖葫芦,向无咎付了钱。
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前面有争吵声。
“让开!都让开!”
几个穿着锦衣的年轻人骑马冲过来,差点撞到路边的行人。
“这是哪家的公子?这么横?”
“嘘!小声点,那是齐王府的人。”
“齐王?就是那个...”
“别说了,被听到要倒霉的。”
路人纷纷避让,表情都很不自然。
向无咎皱眉,看来这个齐王在京城很嚣张。
“老哥,那个齐王是什么人?”
他问旁边一个中年人。
“您是外地来的吧?”
中年人看看周围,压低声音:“齐王是皇上的堂弟,最得宠。”
“在京城横行霸道,没人敢惹。”
“朝廷不管?”
“管什么?”
中年人苦笑:“他是亲王,而且有皇上撑腰。”
“连大臣们都怕他三分。”
向无咎点点头,心中有数了。
看来京城的水比想象中深,得小心应对。
回到客栈,云飞扬等人已经打探到一些消息。
“先生,我们问了问,朝廷对您来京城很重视。”
“怎么说?”
“皇上专门下旨,让礼部安排接待。”
云飞扬说道:“明天一早就有人来接您进宫。”
“这么快?”
向无咎有些意外:“我还以为要等几天呢。”
“看来皇上确实很关心互市贸易的事。”
“那就好。”
当晚,向无咎早早休息,准备明天的觐见。
这种场合,容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天一早,礼部的官员果然来了。
“向公,下官礼部侍郎王文华,奉旨来接您进宫。”
“有劳王大人了。”
向无咎换上正式的衣服,跟着王文华进宫。
皇宫还是那个样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但向无咎对这些早就没什么感觉了,只想快点把事情办完回家。
“向公,皇上在御书房等您。”
王文华把他带到御书房门外:“请稍候,下官去通报。”
过了一会儿,王文华出来了。
“向公,皇上召见。”
向无咎整理一下衣服,走进御书房。
皇帝正在批阅奏章,看起来精神不错。
“臣向无咎参见皇上。”
“免礼,赐座。”
皇帝放下奏章,看着向无咎:“爱卿这次辛苦了。”
“为国分忧,不敢言苦。”
“坐下说话。”
皇帝指着旁边的椅子:“朕看了你的奏疏,关于互市贸易的建议很有见地。”
“详细说说你的想法。”
向无咎组织了一下语言:“皇上,臣以为,草原人之所以屡次南下,根本原因是生存困难。”
“如果能通过贸易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自然就不会打仗了。”
“有道理。”
皇帝点头:“具体怎么操作?”
“可以在边境设立市场,定期开放贸易。”
向无咎详细说明:“草原人可以用牛羊马匹换取我们的粮食丝绸。”
“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需求,也能增加朝廷收入。”
“嗯,这个想法不错。”
皇帝考虑了一下:“但朝中可能有人反对。”
“什么人会反对?”
“一些守旧的大臣,还有边军将领。”
皇帝解释:“他们担心和草原人做生意会泄露军情。”
“这个担心有道理,但可以解决。”
向无咎想了想:“可以限制贸易物品,不涉及军用物资。”
“而且可以派专人监督,确保安全。”
两人详细讨论了一个时辰,把各种细节都敲定了。
“好,就按你说的办。”
皇帝最终拍板:“朕这就下旨,成立互市司,专门负责此事。”
“谢皇上英明。”
“不过有个条件。”
皇帝忽然话锋一转:“朕希望你能留在京城,主持互市司的工作。”
“这...”
向无咎有些为难:“皇上,臣更愿意回去继续教书。”
“教书?”
皇帝愣了一下:“你这样的人才,教书太屈才了。”
“臣觉得教书很有意义。”
向无咎坚持:“能培养出品德良好的学生,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互市司需要你这样有经验的人主持。”
“臣可以推荐几个人选。”
向无咎想了想:“云飞扬就不错,熟悉军事,也了解草原情况。”
“还有北雁关的王铁山将军,德高望重,很合适。”
皇帝考虑了一会儿:“那好吧,朕尊重你的选择。”
“不过有什么问题,你要随时协助。”
“臣遵旨。”
事情谈得很顺利,比向无咎预想的要好。
看来皇帝确实很看重边境安定。
“对了,还有件事。”
皇帝想起什么:“朕封你为护国公,还没有正式册封仪式。”
“皇上,臣不需要...”
“这是朝廷的规矩,不能免。”
皇帝坚持:“三天后举行册封大典,你要参加。”
“是。”
向无咎无奈,只能答应。
看来要在京城多待几天了。
离开皇宫,向无咎直接回客栈。
路上遇到几个大臣,都对他很客气。
看来护国公这个爵位还是很有分量的。
“先生,怎么样?”
云飞扬等人急忙迎上来。
“谈得不错,皇上同意了互市贸易。”
向无咎简单说了情况:“而且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此事。”
“太好了!”
“不过还有个麻烦。”
向无咎皱眉:“三天后要参加册封大典,走不了。”
“册封大典?”
“对,正式册封护国公。”
向无咎摇头:“本来想今天就走的。”
“没关系,反正也就三天。”
云飞扬安慰道:“而且册封大典很荣耀,值得参加。”
“我对这些没兴趣。”
向无咎想起家中的妻儿:“只想快点回家。”
当晚,他给家里写了封信,说明情况。
信中他详细说了互市贸易的事,还提到要参加册封大典。
最后,他向秦柳絮保证,大典结束就立刻回家。
写完信,向无咎让人连夜送回桃花谷。
接下来的两天,向无咎基本待在客栈里。
偶尔出去买点东西,但大多数时间都在房间里休息。
京城虽然繁华,但他没什么兴趣逛。
倒是云飞扬他们,对这座都城很好奇,经常出去转悠。
“先生,我们发现个有趣的事。”
第二天晚上,云飞扬回来时神神秘秘地说。
“什么事?”
“有人在打听您的消息。”
“什么人?”
“不知道,看起来像是某个王府的人。”
向无咎皱眉:“齐王府?”
“有可能。”
云飞扬点头:“而且问得很详细,包括您的武功、人际关系等等。”
“看来有人对我不太友好。”
向无咎想了想:“以后出门小心点,别单独行动。”
“是。”
第三天一早,礼部的人又来了。
“向公,册封大典马上开始,请移步太和殿。”
“知道了。”
向无咎换上朝服,跟着去参加大典。
太和殿里聚集了很多文武百官,场面很是隆重。
皇帝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上,威严十足。
“宣护国公向无咎觐见。”
太监尖声唱道。
向无咎走到殿中央,行礼跪拜。
“向爱卿平身。”
皇帝站起来,拿起册封诏书:“向无咎功勋卓着,特册封为护国公,世袭罔替...”
一番繁琐的仪式后,册封大典终于结束。
文武百官纷纷上前恭贺,场面热闹非凡。
“恭喜护国公。”
“向公真是年少有为。”
“以后还请向公多多指教。”
向无咎一一回礼,但心里只想着赶紧结束。
正应付着,忽然有人走了过来。
“向护国公,久仰大名。”
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穿着华贵,气度不凡。
“在下齐王,特来拜会。”
向无咎心中一动,原来这就是传说中嚣张跋扈的齐王。
看起来倒是一表人才,不像传言中那么不堪。
“见过齐王殿下。”
“向公客气了。”
齐王笑容满面:“改天有空,请到王府一叙。”
“一定。”
向无咎客套地应道,但心里已经警惕起来。
这个齐王主动示好,肯定没安好心。
册封大典结束后,向无咎正准备离开,却被一个太监拦住了。
“护国公请留步,皇上有请。”
“现在?”
“是的,皇上在偏殿等您。”
向无咎只能跟着太监去偏殿。
皇帝已经换下龙袍,穿着便服坐在那里喝茶。
“坐吧。”
皇帝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刚才那些繁文缛节,想必你也觉得累。”
“确实有些。”
向无咎老实承认:“臣更习惯简单一些。”
“朕知道你不喜欢这些虚礼。”
皇帝放下茶杯:“但有些事还是要走形式的。”
“朕找你来,是想问问,刚才齐王和你说了什么?”
“就是客套几句,邀请臣去王府做客。”
“你答应了?”
“客套话而已。”
向无咎看着皇帝的表情:“皇上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齐王这个人...野心很大。”
“朕虽然信任他,但也要防着点。”
“他最近在朝中拉拢人心,很是活跃。”
向无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上放心,臣对朝堂争斗没兴趣。”
“朕知道,你是个纯粹的人。”
皇帝点头:“但有时候,你不找麻烦,麻烦也会找你。”
“齐王这次主动示好,肯定有所图谋。”
“那皇上的意思是?”
“小心应对,能避则避。”
皇帝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身份特殊,一举一动都会被人关注。”
“臣明白了。”
向无咎起身告辞:“那臣就不在京城久留了。”
“嗯,回去吧。”
皇帝挥挥手:“有事朕会派人联系你。”
出了皇宫,向无咎直接回客栈收拾行李。
皇帝的话让他更加确定,京城这趟浑水不能趟太深。
“先生,我们这就走?”
云飞扬看他急着收拾,有些意外。
“对,现在就走。”
向无咎动作很快:“你们也收拾一下,马上出发。”
“是。”
手下人立刻行动起来。
但就在他们准备离开客栈时,门口来了一群人。
为首的是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后面跟着十几个仆从。
“请问哪位是向护国公?”
“我是。”
“太好了。”
管家满脸笑容:“小人是齐王府的管家,奉王爷之命来请您赴宴。”
“今天?”
“对,王爷已经准备好了酒菜,就等您了。”
向无咎皱眉,这个齐王还真是积极。
“不好意思,我有急事要回家。”
“护国公,王爷说了,您如果不去,他就亲自来请。”
管家的语气虽然客气,但话里有话。
周围的仆从也不是善茬,个个身强力壮,腰间鼓鼓的,明显藏着武器。
这是软硬兼施啊。
“那好吧。”
向无咎权衡了一下,决定去看看:“不过我不能久留。”
“当然,当然。王爷就是想和您交个朋友。”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齐王府而去。
云飞扬他们想要跟着,被管家拦住了。
“几位在客栈等候就行,我们王爷只请护国公一人。”
“这...”
云飞扬看向向无咎。
“你们在客栈等我。”
向无咎朝他使了个眼色:“我很快就回来。”
齐王府确实气派,光是门口的石狮子就比别家大一圈。
进了府门,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处处显示着主人的财力。
“护国公,王爷在花厅等您。”
花厅里,齐王已经等候多时。
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还有几壶好酒。
“向兄来了!”
齐王起身相迎,热情得像见到多年老友:“快请坐,快请坐。”
“王爷太客气了。”
向无咎在主位旁边坐下:“这么丰盛的酒席,实在是...”
“哪里丰盛?都是家常便饭。”
齐王亲自给他倒酒:“向兄不嫌弃就好。”
“来,我敬你一杯。”
向无咎接过酒杯,两人一饮而尽。
“好酒!”
“这是西域进贡的葡萄酒,向兄喜欢就多喝点。”
齐王又给他倒满:“说起来,我们还是第一次正式见面。”
“但你的大名,我早就如雷贯耳了。”
“王爷过奖了。”
“哪里过奖?”
齐王放下酒杯:“血神教之乱,草原入侵,哪一次不是你力挽狂澜?”
“说你是当世第一人,一点都不夸张。”
向无咎只是微笑,没有接话。
这种恭维他听得太多了,早就免疫了。
“向兄,我有个不情之请。”
齐王忽然话锋一转:“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我个忙?”
来了。
向无咎心中警惕,面上不动声色:“王爷请说。”
“是这样的,我最近想组建一支护卫队。”
齐王说道:“希望能请向兄指点一下武功。”
“王爷府上高手云集,哪里用得着我指点?”
“哪有什么高手?都是些粗人。”
齐王摆摆手:“哪能和向兄相提并论?”
“王爷太抬举我了。”
向无咎想了想:“不过指点武功倒是可以,只是我明天就要回家了。”
“回家?”
齐王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这么急?”
“家中妻儿想念,实在不敢久留。”
“理解,理解。”
齐王很快恢复笑容:“那改天有机会再说。”
“不过向兄,我还有个想法,不知道合不合适。”
“王爷请讲。”
“你看,我们都是年轻人,又都有一番抱负。”
齐王端起酒杯:“不如结为兄弟,以后互相照应?”
结拜?
向无咎心中暗笑,这个齐王还真是急功近利。
“王爷,我这人比较随性,不太适合...”
“向兄别急着拒绝。”
齐王打断他:“我知道你看不上那些俗人,但我不一样。”
“我是真心想和你交朋友的。”
“王爷的好意我心领了。”
向无咎委婉拒绝:“只是我确实不喜欢这些形式。”
“如果王爷不嫌弃,我们就这样普通朋友相交吧。”
齐王脸色有些难看,但很快又笑了。
“也好,普通朋友也不错。”
“来,我们再喝一杯。”
接下来的时间,齐王不再提结拜的事,转而谈些江湖趣事。
向无咎敷衍应对,心里想着怎么脱身。
这个齐王表面热情,实际上城府很深。
而且从他的话里能听出来,对现在的朝堂格局很不满。
这种人最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被拖下水。
“向兄,我再敬你一杯。”
齐王又倒了酒:“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向无咎正要接酒杯,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王爷!王爷!”
一个仆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出事了!”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齐王很不高兴:“没看到我在招待客人吗?”
“是...是护国公的那些手下。”
仆人战战兢兢地说:“他们在外面闹事,说要见护国公。”
“什么?”
向无咎皱眉,云飞扬他们怎么会来?
不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王爷,我去看看。”
“别急,别急。”
齐王按住他:“估计是个误会,我让人去处理。”
“不行,我必须亲自去看。”
向无咎起身就走,齐王只能跟上。
到了府门口,向无咎看到云飞扬正和齐王府的护卫对峙。
“云飞扬,怎么回事?”
“先生!”
云飞扬看到他,松了口气:“我们接到消息,说有人要对您不利。”
“所以赶紧过来接您。”
“什么消息?”
“客栈的伙计听到有人在议论,说今晚要在齐王府动手。”
云飞扬压低声音:“我们不敢大意,就来了。”
向无咎看了看齐王,后者脸色有些尴尬。
“向兄,这肯定是误会。”
齐王解释道:“我府上怎么可能对你不利?”
“当然,当然是误会。”
向无咎笑了笑:“不过既然我的手下担心,我还是先回去吧。”
“今天的酒宴很愉快,谢谢王爷款待。”
“向兄慢走。”
齐王强忍怒火,送他们到门口:“有空常来。”
离开齐王府,向无咎立刻询问详情。
“那个伙计具体说了什么?”
“他说听到有人议论,今晚齐王要请您过府。”
云飞扬回忆着:“然后有人说,护国公这次恐怕回不去了。”
“还有人笑着说,齐王的手段向来很高明。”
“听起来确实不太对劲。”
向无咎点头:“你们做得对。”
“先生,我们现在就离开京城?”
“对,连夜赶路。”
向无咎不想在京城多待一刻:“这里的水太深了。”
一行人快速收拾行李,连夜出城。
直到走出二十里外,向无咎才松了口气。
“先生,那个齐王真的会对您不利吗?”
云飞扬好奇地问。
“不好说。”
向无咎想了想:“但肯定没安好心。”
“他那么积极地拉拢我,肯定有所图谋。”
“如果我不配合,说不定真会用些阴招。”
“那我们走得对。”
“嗯,远离这些是非,专心过自己的日子。”
一行人连夜赶路,天亮时已经走了五十多里。
找了个小镇休息用餐,向无咎才有空写信给家里。
信中他详细说了京城的事,特别是齐王府的遭遇。
“这封信要快马送回去。”
他交代送信的人:“让家里人小心一些,可能会有麻烦找上门。”
“是。”
信使策马而去,向无咎继续赶路。
他现在只想快点回到桃花谷,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京城的那些权力斗争,离他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