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和姐妹俩虔诚地跪在大殿蒲团上,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祈祷衍哥儿(兄长)此次会试能考个好名次。
等要起身时,王母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也有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正专心致志地祈福。待那妇人起身,王母定睛一看,原来是吏部左侍郎家的周大娘子。
这周大娘子与王母年龄相仿,二人相视一笑,彼此点头示意后便攀谈起来。
闲聊间,王母得知原来周大娘子也是为了自家的哥儿祈福,她家大儿子今年也要参加春闱考试。
一提到孩子的前程,两位母亲不禁都感慨万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观中行完礼后,周大娘子面带微笑,优雅地与王母并肩走出了大殿。
众人也纷纷跟着从大殿里走了出来。这时,王母满脸笑容地朝着自己的两个女儿招了招手,示意她们过来见礼。
姐妹俩见状,相视一笑,然后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了王母和周大娘子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
周大娘子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这对姐妹花,心中暗自惊叹不已。虽然王大娘子容貌出众,但是没想到她两个姑娘更是青出于蓝,看这大姑娘虽然还没完全长开,却已经能够瞥见日后绝色佳人的影子,眉眼之间流露出的韵味,似那春日里初绽的海棠,娇艳欲滴!再看小的这个,年纪虽然还小,却也是灵动逼人,气质更是淡定从容。
周大娘子越看越是欢喜,想她自己只有两个小子,整日里让她头疼,不由心生羡慕,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道:“哎呀,王大娘子啊,您这可当真是好福气!瞧瞧您这俩姑娘,一个赛一个的水灵,简直就跟那从天而降的小仙女一样,真是叫人从心坎儿里喜欢得紧呐!”
听到周大娘子这番发自肺腑的赞美之言,王母顿时喜笑颜开,嘴上虽说着“哪里哪里,您过奖啦”之类谦逊的话语,然而那脸上绽放出的灿烂笑容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此刻的王母,满心都是作为母亲的骄傲与自豪。
一旁的姐妹俩,被这直白的夸赞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起红晕,王若与柔声说道:“多谢周大娘子的夸奖。我们姐妹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两个小丫头罢了,实在当不起您如此夸赞。”说这话时,她的目光低垂着,显得格外谦逊有礼。
啧!这场面话,不愧是你!
王若弗也赶紧上前,满脸笑意地附和道:“可不是嘛,周大娘子您气质高雅,仪态万千,才是真正令人敬仰呢!
彩虹屁跟上!咦惹…怎么觉得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稍作停顿之后,姐妹俩像是心有灵犀一般,不约而同地看向彼此,然后又转头望向王母和周大娘子,齐声说道:“不如就让两位母亲在此好好交流一番吧,我们也好去别处逛逛,欣赏一下这道观周围的美景。”说罢,姐妹俩便行了一礼,便手挽着手,欢快地离开了原地,只留下王母和周大娘子在那里相视而笑。
虽然周大娘子并没有说什么,但一直站在旁边的王若弗却敏锐地察觉到,方才周大娘子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落在了王若与的身上,这该不会打她姐姐的主意吧?
打完招呼后,姐妹俩便来到了旁边的一座凉亭内坐下歇息。
此时正值初春时节,玉清观凉亭处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放眼望去,远处山峦起伏,白云缭绕;近处溪流潺潺,碧波荡漾。如此美景,怪不得吸引了众多香客前来祈福呢!
虽然天气还有点冷,但是阵阵桃花香气飘来,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亭外还有几个伶俐的丫鬟静静地守候着,随时听候主子们的吩咐。
回去的时候她们又去了墨香斋给衍哥儿挑了两只紫毫笔,啧!啧!啧!就这么一支笔就高达二十五两!读书真烧钱!
很快就迎来三年举行一次?的会试。
会试考期为九天,共考三场,每场三天。
会试的举办地点在礼部的贡院,录取者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的内容主要涉及经义,相对轻视诗赋。录取名额通常在二三百名不等,占应试举人的约二十分之一。
出发前王太师拍了拍王衍的肩,缓声鼓励:“衍儿,你的火候已经到了,不必紧张,放平心态仔细答题就好!”
王母将准备好的考试用品反复检查了。再三叮嘱王衍要注意千万注意保暖吧啦吧啦。
王若与送了一张上好的皮褥子,毕竟考生带的东西不能有夹层,春日又寒冷,这个在考场确实很实用。
王若弗则送了一副自己绣的护膝,谁让这个最简单呢?
王衍高兴的收下了。几人才一起坐上马车出发前往考场。
考场外考生熙熙攘攘,都在排队等待检查。其中不乏头发花白的老举子。
考试的时间是漫长的。王若弗这些天也没去学堂,母女三人在家没少烧香拜福。
九天后,母女三人又去了考场接人。考生陆续出来,这些人都眼神呆滞像被脱了一层皮。有几个刚出考场就晕倒了,被人抬回去了。
等王衍从考场出来,就看整个人瘦了一圈不说,精神气像被抽干一样,眼下乌青,脚步虚浮。他的两个小厮立马上去将他扶上了另外一辆马车。
经过王若弗身旁时,额……这味道真是绝了,王若弗立刻就屏住了呼吸!!!
等进了府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倒洗澡水的倒洗澡水,安排膳食的去了厨房,等饭菜上来后,他狼吞虎咽的吃完就赶紧去睡觉了。
放榜还要等两个月后,在这漫长的六十天,一家人都感觉时间像被无限拉长了一般,过得异常缓慢。
大家都有点心不在焉。就拿王衍来说吧,他整日将自己关在房间内,很少出门。
王母每天都烧香拜福。至于王太师,表面上看起来很淡定,但从他那紧锁的眉头和偶尔失神的目光中,仍然能发现他内心深处的担忧与期待。毕竟几个考官的喜好也占了一半不确定因素。
王若弗是所有人中最淡定的。毕竟剧中王衍也考中当官了,现在有了启智丹总不可能会落榜吧?
不过她表面也随着一起做出担忧的样子。偶尔她坐在石凳上发呆,有时,又会辣手摧花,其实思绪早已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任由那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在脑海中肆意驰骋。
回想起原身小时候在蜀地的时光,叔父婶娘待自己如珠如宝,自己回来这么久也就去信了两次。
王若弗感觉十分惭愧。想着还是得想办法报答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地位是真的很低,身边的嬷嬷总是不经意提起商人那种鄙夷的眼神,王若弗听的出来是在说她的叔父,就很不高兴。不过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毕竟她也只是下人,这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个时代的认知,她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何必浪费口舌。
还是得让几个堂哥读书,活在当下,虽然她觉得经商也很不错,但是只有读书才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