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肯定是不能吃,要吃也是吃肉。”
沈国平笑呵呵的说着,表姐韩静偷偷地笑起来。
“行!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你姐回来要说吃的不好,我就把你耳朵揪下来!”
大姑笑呵呵的跟沈国平开着玩笑。
这时候,表哥韩志明在大姑父身后站着,频频向沈国平使眼色。
“咋啦,哥?你眼睛不得劲儿,进灰了?”
沈国平揣着明白装糊涂,逗自己的表哥玩儿。
“啊?没有没有!就是刚才好像被烟呛了一下,有点干。”
韩建设怕被父母发现,赶紧找个理由,然后佯装低头揉眼睛。
“呵呵,对了,哥,来年房子盖完,你要是有时间,也一起去呗?我那还真有你住的地方。”
“啊?是吗?我也能去?”韩志明指着自己的鼻子,满脸惊喜的问道。
“当然吗,你要是想去的话,就能去。”
沈国平接着说:“我今年不是包下了我们村的水库么?在那边我盖了个木刻楞房子,房子里有了两个大屋,一个住了人,另外一个是我给自己留的,到时候你去的话,就住这间屋,正好,我的养殖场还需要人手。”
“爸,妈,我能去不?”
韩志明还是不敢自己擅自做主,谁让他还没有成家呢,不成家,也就没有独立的权力。
“能啊,咋不能呢!”大姑沈秀云道:“反正我寻思咱家房子盖完,你也得想办法挣钱去,都是挣钱,去市里倒是能长见识,但是在外面打工也没那么容易,不如去你兄弟那,至少不能让你受委屈不是?”
“委屈肯定不会,我哥多能干,我那边的活儿也简单。”沈国平倒是希望表哥能去帮自己,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哥哥性格老实,是个纯粹的好人,任劳任怨的那种。
“行!来年家里房子盖完,就让你哥过去。”
最终,大姑沈秀云拍板做出决定,韩建设顿时眉开眼笑。
又说了几句闲话后,沈国平便起身提出告辞。
“回去别骑得太快,路滑!”
大姑叮嘱沈国平的话跟叶淑玲一模一样,沈国平笑着点头答应,然后骑上车走上回家的路。
回去的路很顺利,三轮车的速度也并不慢,这成功的保证沈国平在天黑之前回到家。
“今天你去的这几家都咋样?”
晚饭桌上,沈连宝开口问道。
“都挺好的,我二姨还让我给姥爷捎了几条鱼。”
叶淑玲听到这个话题后,瞬间来了精神,上一次二姐跟父母吵架闹矛盾的事情,她也清楚,要是二姐能够跟父母和好,那么叶淑玲也会很高兴。
“是吗?你姥爷怎么说?”叶淑玲知道娘家能做主的人是谁,所以才会这么问。
“我姥爷嘴上说不稀得几条鱼,但是我看他心里挺高兴的。”
“扯淡!你还能看到你姥爷心里想的是啥?”
第一个不相信沈国平这种说法的就是沈连宝,这么多年来,他都看不透老丈人心里想的是啥,而他跟老丈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挺僵硬的,明明沈连宝也是一个擅长交朋友的人,却唯独在老丈人面前放不开。
“别瞎说,你看不出来,老大能看出来有啥不行的?”
叶淑玲帮着沈国平说话,沈连宝仿佛被拔了电源一样,瞬间哑火。
跟姥爷家里的情况不同,在这些时候,叶淑玲才是这个家里的主事人。
她既然开口向着沈国平了,那么意味着,沈国平有了靠山,而且还很硬的那种。
“我当时看出来姥爷的嘴角在笑,所以才会这么猜的,也不是纯瞎蒙。”
沈国平给出自己的理由,沈国威在一旁,放下碗筷,给大哥鼓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行了!赶紧吃饭!”
沈连宝只能在二儿子身上找一点存在感。
沈国威努努嘴,迎着沈国平看过来的视线,笑了笑,接着吃饭。
今年的过年气氛跟以前完全不同,农民们在分产到户后,自认为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再也不是为了生产队干活,而是为了自己家干活,所以他们有了努力的源泉。
这也导致今年村里粮食的产量有了新高。
同时因为沈国平家里的粮食种子比较高产,他们也都打听到了,沈国平是在农业大学那边弄到了好种子,于是村里人也开始为来年做打算。
有高产的种子谁不想用?
粮食产量的提高,让卖掉粮食的村民手里有了钱,所以今年金岗村的年味儿很浓。
这不,刚刚过了腊八后,经常在沈国平家里看电视的村民们,便先后找上看小卖店的沈连宝。
“他老叔,你家国平最近没上山打野猪么?”
“是啊,小年之前他还上山不?”
“这马上就来到年了,今年我们都想要多买点猪肉,国平要是能打到野猪,我们都想买。”
被人连续的问这个问题,沈连宝好奇的问道:“那你想买多少?”
“至少也得来十斤啊!”
基本上主动问沈连宝的人,都是手里有点小钱,想要在过年的时候,提升一下家里生活水平的村民。
晌午吃饭的时候,沈连宝跟沈国平说了这件事。
“这个没问题啊,他们要是想要买肉,那我就去上山打两头野猪回来。”
说完,沈国平的又问道:“爹,回头你把都谁要肉记下来,我看看他们能买多少肉,需要几头野猪。”
沈连宝听到大儿子的话,失笑道:“你这话说的,好像山上的野猪都是你养的似的,想要弄几头就弄几头?”
“爹,你还别说,我真是要弄几头,就弄几头,那山上的野猪,可好打了。”
可不是好打么,他那种挖坑用生命之水做诱饵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说屡试不爽,可以说是相当的卑鄙。
生命之水对于动物们的吸引力,相当于猫薄荷对于猫咪,是完全摆脱不掉的。
“行了,轻点吹,咱家这房子可上年头了,当心把房子盖吹飞咯!”
沈连宝才不会相信沈国平这种说法。
“好了,快点吃饭,回头你把他们要多少肉都记下来。”
叶淑玲用筷子点了点饭碗,终结了父子俩之间无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