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演唱会带来的全球舆论海啸尚未达到顶峰,一股更强劲的音乐风暴已然在北美大陆酝酿成型。
就在演唱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一个让所有音乐行业从业者瞠目结舌的操作,在昊天投资海外团队与泰勒·斯威夫特顶级经纪团队的协同下,以雷霆万钧之势执行了。
精准的时机,顶级的资源:
借助泰勒与环球音乐集团的深厚关系,以及许昊方面展现出的、让人无法拒绝的资本与市场热度。
许昊的个人数字Ep——《xU hAo: the Enigma Sessions》——在各大音乐平台悄然上线,随后由泰勒和许昊的官方账号同时官宣。
这张Ep包含了四首在演唱会上已被验证极具吸引力的歌曲:
1. 《baby》 (独唱) - 那首引爆全场的流行炸弹。
2. 《that Girl》 (独唱) - 展现其成熟魅力的深情之作。
3. 《we dont talk Anymore》 (与taylor Swift合唱) - 充满化学反应的对唱金曲。
4. 《here with You》 (与taylor Swift合唱) - 一首之前在演唱会上未曾曝光、但同样旋律优美、情感充沛的抒情对唱歌曲。
两首独唱展示个人魅力,两首与当下最热流行天后的对唱维持话题热度并吸引泰勒的庞大粉丝群。
尤其是最后一首新歌《here with You》的突然释出,给了市场和乐迷一个巨大的额外惊喜。
市场的反应甚至超出了最乐观的预期。
Ep一经发布,凭借演唱会带来的恐怖热度、泰勒粉丝的全力支持、以及无数被许昊“圈粉”的路人听众,四首歌在itunes单曲下载榜上如同坐上了火箭,排名以小时为单位疯狂蹿升。
《baby》和《we dont talk Anymore》凭借最强的记忆点和话题度,率先冲入北美区itunes单曲榜前十。
第二天, 舆论持续发酵,媒体的报道开始聚焦于这次“闪电发行”本身,称之为“流行音乐史上最高效的商业变现案例”。
四首歌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彻底统治了榜单。
《baby》 率先登顶,成为itunes单曲榜冠军!
其轻快旋律和魔性副歌征服了无数青少年和年轻听众。
《we dont talk Anymore》 紧随其后,来到了第三位。
它与《baby》风格迥异,吸引了偏好抒情和叙事的听众,与《baby》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几乎覆盖了所有流行音乐受众。
《that Girl》 和 《here with You》 也双双杀入前十,并且在主流电台的点播率开始急剧上升。
结果就是:
在Ep发布不到48小时内,北美itunes单曲榜的前十名,有许昊的4首歌,还有许昊给泰勒写的两首歌,还有泰勒写给许昊的未解之谜,前十有七首歌跟许昊有关!
这一空降霸榜的壮举,彻底震动了整个北美乃至全球音乐产业!
传统的唱片公司大佬们看着榜单,感到一阵无力。
他们精心策划数月、投入巨额宣传资源的打榜计划,在这个东方男人随性而为的“玩票”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这不仅仅是才华的胜利,更是资本、流量、话题和顶级渠道运作能力的完美结合,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降维打击式的商业模式。
所有娱乐媒体的头条再次被许昊占领。
“许昊完成史诗级霸榜,空降统治北美音乐市场!”
“从麦迪逊花园到itunes榜首:许昊的48小时奇迹!”
“商业模式被颠覆?‘许昊现象’引发行业深思!”
无论是泰勒的“Swifties”,还是新晋的“haos Followers”,都陷入了疯狂。
购买、下载、分享、打榜……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着这个创造历史的男人。
社交媒体上关于#xuhaoSweep的标签成为最热话题。
这次成功的音乐发行,其意义远超音乐本身:
许昊在西方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彻底从一个神秘的富豪,转变为一个有血有肉、才华横溢、充满魅力的超级偶像。
这种好感度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换取的。
摩托罗拉移动即将发布的ht-two手机,其品牌形象与“时尚”、“流行”、“酷”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能空降音乐榜榜首的老板,他打造的产品会不酷吗?
这种品牌关联性为接下来的产品发售铺平了道路。
对于一个来自东方的企业家,以如此强势的姿态在西方主流文化领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其带来的文化冲击和民族自豪感是难以估量的。
许昊用一场演唱会和四首歌,在北美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文化登陆”。
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上的成功,更是一次教科书级的、整合了娱乐、商业与个人魅力的全球营销案例。
当他的商业对手们还在研究财报和市场份额时,许昊已经在一个全新的维度,赢得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未来消费者的心。
这场闪电战,赢得干净利落,也为他接下来的商业动作,积蓄了无可比拟的声势。
纽约演唱会后的几天,对于泰勒·斯威夫特而言,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星光、赞美和巨大幸福编织而成的梦幻泡泡中。
外界舆论的狂潮、专辑销量的爆炸式增长、历史性的榜单空降……
所有这些令人眩晕的成功,都比不上一个简单的事实让她更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这一切,都与许昊息息相关,而且,他此刻还在她身边。
她的公寓里,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昨夜庆功宴的香槟气息,但更多的是一种宁静的温馨。
泰勒赤着脚,在光滑的木地板上轻快地走动,嘴里不自觉地哼唱着《that Girl》的旋律——这首歌她现在爱极了,甚至超过了自己专辑里的歌。
她拿起桌上最新的 billboard 报道,标题赫然写着:
“Swift & xu hao: the duo that Redefined music marketing”
她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你简直是个魔法师,不是吗?”
她对正在沙发上翻阅一本财经杂志的许昊说道,碧蓝的眼睛里闪烁着近乎崇拜的光芒。
许昊从杂志上抬起头,看着她孩子气的兴奋模样,温和地笑了笑:
“是你唱得好,专辑质量过硬。”
“才不是!”
泰勒立刻反驳,像只被踩到尾巴的猫,几步跳到他身边坐下,抢过他手里的杂志,
“是因为你!因为你写的歌,因为你的出现,因为你……你做的所有事!”
她掰着手指数着,
“你看,《my Enigma》因为‘Enigma’本人的现身,销量又翻了一番!《mean》和《Stronger》因为演唱会视频的传播,在电台点播率创了新高!还有我们的合唱,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我们之间的‘化学反应’!”
她越说越激动,脸上洋溢着一种被巨大幸运砸中的、难以置信的幸福感。
她感觉自己的巨星之路,不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而是被身边这个男人用他那双看不见的、掌控着商业与娱乐巨轮的手,轻轻“踏”平了所有障碍,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并且他还亲自陪她走了一段最辉煌的旅程。
“还有你的Ep!”
她几乎是惊呼出来,
“上帝,空降!霸榜!你知道这有多难吗?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你,只是……只是来参加了我的演唱会,顺便就做到了!”
她看着许昊,眼神复杂,既有为他的骄傲,也有一种与有荣焉的兴奋,更深处,还藏着一丝因为这种巨大差距而产生的、微妙的安全感——
她需要他,远比他需要她要多。
但这种感觉并未带来不安,反而让她更加珍惜此刻。
因为,在完成了这一切惊世骇俗的举动之后,他并没有立刻转身投入他那庞大的商业帝国中去,而是留在了纽约,留在了她身边。
这意味着,她获得了额外的好几天,与他单独相处的、宝贵的时间。
这几天,没有媒体的长枪短炮,没有疯狂的粉丝围堵,只有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空间。
他们在公寓里一起看老电影,讨论无聊的八卦;
一起乔装打扮,在深夜的纽约街头漫无目的地散步,分享冰淇淋;
她弹着吉他,他跟着哼唱,尝试一些新的旋律片段……
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对于身处聚光灯下的泰勒来说,是比任何榜单冠军都更珍贵的礼物。
她靠在许昊的肩膀上,感受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轻声说:
“你知道吗?这一切……专辑的成功,演唱会的轰动,甚至那些头条新闻……都比不上你现在在这里。”
对她而言,许昊不仅仅是她的“缪斯”,她的“伯乐”,她音乐事业上突如其来的“超级加速器”。
他更是那个能理解她、支持她、并能给她带来一个稳定港湾的男人。
他拥有一个她无法想象的庞大世界,但他愿意从那个世界里抽出时间,走进她的音乐世界,并为她点亮了最耀眼的那束光,然后,还留下来,陪伴她。
这份认知,让泰勒的心被一种饱胀的、温暖的幸福感填满。
她的超级巨星之路被许昊“踏”平了?
不,她更愿意理解为,是他为她铺就了一条通往更广阔星海的轨道,并且亲自护送了她一程。
而现在,轨道已然铺就,列车正在飞驰,而那个最关键的造轨人,还在她身边。
这让她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甜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