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售会当天清晨,天还未亮透,老街文化站的大厅里便已灯火通明,一片忙碌景象。
凌薇脚踩着梯子,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背景板的角度,她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丝偏差,确保《望庐山瀑布》的画稿图案能够完美地正对入口,给每一个踏入大厅的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与此同时,屏幕里正循环播放着林野精心剪辑的预热短片,夏晚晴那空灵的吟唱声与周曼悠扬的古筝声交织在一起,如天籁般的旋律早早地飘出了大厅,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林野则扛着相机,在大厅的各个角落穿梭,他迅速而熟练地架起备用镜头,有的镜头对准了签售台,有的则对着互动区,甚至还特意在竹编体验角留了一个机位,准备捕捉王爷爷教粉丝编书签的精彩瞬间。
周曼坐在临时搭建的物料台后,面前堆满了画册和周边产品。
她仔细地核对每一个细节,口中念念有词:“平装版 300 本,小精装版 150 本,竹编书签 200 枚,都齐了。”
确认无误后,她将签售笔分好,分别递给了岳川、夏晚晴和陆哲,并嘱咐道:“等会儿粉丝肯定很多,你们签名的时候别着急,慢慢来。如果有需要调整位置的,我会及时提醒你们。”
王爷爷也早早来了,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提前编好的简易竹编书签毛坯:“知道你们今天人多,我带了点半成品,教粉丝编快,省得大家等太久。”
他坐在体验角的竹凳上,很快就有工作人员围过来,跟着学起编基础的“十字结”。
陆哲站在互动区,对着镜子练《男人海洋》的开场动作——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又练了遍歌词接龙的衔接句:“等会儿我唱‘我的爱像一片海洋’,就把麦克风递给粉丝,接对‘任你去乘风破浪’的,就送书签,应该能带动气氛。”
夏晚晴则在后台,对着化妆镜最后确认妆容——她穿了件淡绿色的连衣裙,裙摆上绣着小小的槐树叶图案,和背景板的诗画风格很搭。
“等会儿吟唱《题都城南庄》时,我想在间奏加一句跟粉丝的互动,”她对岳川说,“问大家‘有没有想起自己的“桃花依旧”的故事’,让现场更有共鸣。”
岳川点头:“这个互动好,能让粉丝觉得不是单向表演,是一起分享。”
九点刚到,文化站的大门打开,粉丝们有序地走进来——有的直奔签售台,手里攥着早就准备好的画册;
有的围在竹编体验角,跟着王爷爷学编书签;还有的站在屏幕前,认真看着预热短片里的诗画创作过程。
林野的相机不停闪烁,抓拍着粉丝们的笑脸:有小姑娘抱着画册紧张地等签名,有老人在体验角认真学编竹结,还有情侣一起对着背景板拍照。
签售台开始忙碌后,岳川和夏晚晴、陆哲分工明确——岳川负责在画册扉页写简短的寄语,夏晚晴在签名旁画小小的画稿图案(有时是一片槐树叶,有时是一滴墨痕),陆哲则会跟粉丝聊两句歌词里的故事。
有个学生粉丝拿着《男人海洋》的歌词海报来签名,陆哲特意在海报上写了“愿你有乘风破浪的勇气”,让粉丝激动得红了眼。
互动区的“歌词接龙”环节最热闹——陆哲唱到“我的爱像一片海洋”时,把麦克风递给台下,一个小男孩大声接出“任你去乘风破浪”,声音清亮,陆哲笑着把竹编书签递给他:“小朋友唱得真好,以后要继续勇敢哦!”
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凌薇赶紧调整屏幕角度,把这一幕同步投到大屏上,让没挤到前排的粉丝也能看到。
十一点,周曼坐在古筝前,指尖落下,《高山流水》的旋律缓缓流出。
原本喧闹的大厅瞬间静了下来,粉丝们都停下手里的动作,有的靠在柱子上,有的坐在台阶上,静静听着。
有位头发花白的奶奶,跟着旋律轻轻晃头,结束后特意走到周曼身边,说:“这曲子我小时候听我爸弹过,今天又听到了,心里真暖。”
周曼握着奶奶的手,说:“以后我们会多弹这类古曲,让更多人记得这份暖。”
夏晚晴的吟唱环节紧随其后——她站在舞台中央,背景板切换成《山居秋暝》的画稿,唱到“空山新雨后”时,风从文化站的窗户吹进来,掀动了她的裙摆,像画里的山水活了过来。
唱到间奏,她笑着问台下:“大家有没有想起自己的‘桃花依旧’的故事?”
有个女生举手说:“想起高中时和闺蜜一起看桃花的日子,现在虽然不在一个城市,但看到这幅画,就像她还在身边。”
夏晚晴点头:“这就是诗画的意义,把想念藏在墨色里,随时都能找回来。”
签售会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画册和周边几乎售罄,竹编体验角的半成品也被粉丝们编完带走。
林野的相机里存满了素材:粉丝和岳川的合影、夏晚晴和女生的拥抱、陆哲给小男孩签名的瞬间、周曼和奶奶的对话、王爷爷教编竹结的特写,还有凌薇在后台忙碌的身影。
收拾现场时,众人都累得坐在台阶上,却没人抱怨。
凌薇翻着直播数据,笑着说:“今天线上直播的观看量破了百万,好多网友问下次签售会什么时候办,还有邻市的粉丝说‘巡展见’。”
林野把相机里的照片导进电脑,说:“这些素材剪出来,能当巡展的预热片,比之前的更有现场感。”
王爷爷收拾竹篮时,拿出个编好的竹制小灯笼,递给岳川:“这个给你们,巡展时挂在展架上,像个小太阳,能暖场子。”
岳川接过灯笼,竹篾的纹路里还带着王爷爷的体温,他把灯笼挂在背景板的角落,说:“肯定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大家都看到老街的心意。”
傍晚,团队走在回工作室的路上,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夏晚晴手里抱着剩下的几本小精装版画册,岳川帮她扶着;陆哲哼着《男人海洋》的调子,脚步轻快;周曼在手机上跟邻市文化中心对接巡展的最后细节;凌薇和林野讨论着巡展预热片的剪辑思路。
“签售会比我想象的更暖,”夏晚晴轻声说,“不是单纯的卖画册,是跟大家一起分享诗画里的故事,这种感觉真好。”
岳川点头:“这就是咱们要做的文娱——不是隔着屏幕的距离,是能面对面分享的温度。”
回到工作室,凌薇立刻打开电脑,开始剪签售会的花絮;
林野把照片分类整理,挑出最有感染力的几张,作为巡展海报的素材;周曼核对巡展的物料清单,确保诗画原稿、古筝、竹编半成品都能按时运到邻市;
陆哲则在沙发上练巡展时要唱的歌,特意加了段方言版的《男人海洋》,想跟当地粉丝拉近距离;岳川和夏晚晴坐在桌前,给巡展的诗画原稿写新的解读卡片,想让当地观众更懂画里的故事。
工作室的灯亮了很久,墨香、键盘声、轻轻的歌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未完的歌。
岳川知道,签售会的结束,是巡展的开始,也是“诗画进校园”的铺垫——他们要带着这些有温度的作品,走到更多城市,走进更多校园,让从地球“抄”来的诗画歌,在龙国的土地上,长出更多温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