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县龙泉乡。
汉家人民水泥一厂门口。
格物院副院长宋应星,带着一众格物院技术骨干。
迎接黄龙军校校长,汉家格物院院长,招商商行行长,汉家人民军精神领袖晏羽,前来视察汉家人民水泥一厂。
看着晒得黝黑,且苍老许多的格物院副院长宋应星。
晏羽大步上前,紧紧握着宋应星的双手。
深情感谢道:“宋院长不辞辛苦,风吹日晒,攻破水泥制作难关,惠在当下汉家人民,功在千古,我晏羽仅代表万万汉家人民,感谢宋院长,感谢格物院千千万万技术骨干的辛劳付出。”
宋应星副院长向晏羽敬礼回道:“为人民服务,本就是我格物院本职,只有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才能让我汉家人民,世代衣食无忧,让我汉家人能为最高贵的民族,而不是像腐明一样,被一群养马放羊,捕鱼打猎的蛮夷,打到京师都不敢反抗。”
对于宋应星副院长的回复。
晏羽很是满意。
在宋应营副院长的带路下。
晏羽与随行一众领导干部,走进水泥制作工坊。
听着数十座水利搅拌机转动声,感受到高温炉热烘烘的煅烧热浪。
晏羽大声指示道:“水泥乃是我汉家人民镇族利器,格物院、水泥厂与汉家人民军战士,都必须誓死保护好水泥制作秘方,决不能鞑子建奴,有机可乘。”
随行参观的汉家人民军,第四旅旅长曹木根。
向晏羽保证道:校长!水泥厂周边驻扎了一个作战营,别说几个斥候间谍,就是千军万马,也休想打探我汉家人民镇国利器配方。”
对于曹木根旅长的回复,晏羽也很是满意。
但水泥关系到汉家人民民族复兴。
晏羽又说道:“眼下各旅炮兵营,五百斤红衣大炮即将淘汰,曹旅长可拖几门五百斤红衣大炮,驻防到水泥来。”
参观完水泥厂制作工坊后。
晏羽也不顾满身灰尘,前去检查水泥厂仓库防水情况。
看到水泥厂仓库,这密不透风的结构。
晏羽很是满意。
推开仓库门。
晏羽捧起一撮水泥。
对汉家人民军行政部副部长,武昌府府长徐锦韫说道。
“经过腐明顽抗分子的辛勤劳作,武昌城内道路,还有武昌城通往江夏、兴国的驿道也扩宽加固了,接下来就是要筹备铺设水泥路面了,徐副总理一定要确保水泥道路质量,要让我汉家人民水泥道路,与日月长存,永远服务我汉家人民。”
徐副总理兴奋回道:“请晏羽同志放心,按晏羽同志的指示要求,武昌一建、武昌二建,已注资组建完成,随时准备为我汉家人民服务。”
晏羽说道:“武昌一建、武昌二建,是武昌府行政部组建的施工队,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与速度,武昌府也需要向民间开放施工资质,凡事有实力,愿意为我汉家人民服务的商人,都可组建施工队,承接道路修建。”
徐锦韫副总理回道:“一定牢记晏羽同志指示,为我汉家人民服务,不止是汉家人民军行政部之事,有良心的商人、宗族,也有责任踊跃参与,汉家人民军行政部不会忘记他们为汉家人民的付出。”
晏羽又叮嘱道:“我汉家人民军治下,没有徭役一说,所有参与道路修建的工人,必须保证一日三餐,必须给足了工钱月俸,汉家人民军行政部必须严格督察,若有饮食工人血肉者,严惩不贷。”
三个必须!
说出汉家人民心声。
徐锦韫副总理得到晏羽新指示后,恳切的点头,并牢记于心。
午时!
晏羽来到水泥厂员工食堂,与水泥厂员工共同进餐。
虽说有很多水泥厂工人,是腐明顽固分子。
但在汉家人民军的感化下。
他们也深深意识到,维护朱明皇权,将汉家人民分成三六九等,是多么的愚蠢可笑。
晏羽将碗里一块红烧肉,夹到水泥厂工人冒起宗碗中。
说道:“冒同志天天上山挖矿石,干的都是体力活,需多吃肉补充补充体力。”
感受到晏羽的关怀。
冒起宗泪水呼啦啦的划下。
深情忏悔道:“感谢汉家人民军不计前嫌,给我改过自新的机会,我在任湖广布政使参议期间,天天大鱼大肉,吃得满嘴流油,丝毫不顾这些大鱼大肉,是底层百姓卖儿卖女供给出来的,我真心意识到以前的错误,现在就想多干一些活,为人民服务,替前半辈子赎罪。
晏羽点头说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是我汉家人民,我汉家人民军就会给改过自新的机会,希望三年劳动改造过后,冒同志继续为人民多多服务。”
下午!
晏羽又带着行政部、招商商行等同志。
一同参与水泥制作,感受劳动不易。
直至日落时分。
晏羽才恋恋不舍,离开汉家人民水泥一厂。
公元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汉家人民军新闻部朱英姕,实时报道。
晏羽怀里的朱英姕,读完这篇文章后。
懵了!
彻底懵了。
先不说里面很多词语话术,朱英姕都不知道是何意思。
就这时间上,明天才是十月二十八啊!
怎么现在就知道明天的事?
“羽哥!这里面写的都是啥?每个字我都认识,就是连在一起,很多词语都看不懂。”
晏羽贱兮兮笑道:“看不懂就对了!自古以来,真理不都是掌握在,握有笔杆子的士绅权贵手里吗?谁又能反驳真理是否就是事实了?”
“羽哥的意思是,我汉家人民军要争夺话语权,这个报纸,就是工具。”
“对!这报纸不但在市面上售卖,汉家人民军、行政部、商行与阳新工坊等,都给他们一人发一份。”
“这么大批量的发出去,那明廷治下的百姓也会看到,羽哥这是在与他们抢话语权?”
晏羽刮了一下朱英姕的鼻子。
说道:“还是你聪明,这个汉家人民军新闻部,可否有把握做好?”
朱英姕低头看向鼓隆隆的肚子,撒娇道:“怎么做啊!”
“又不是说每份报纸都要你来写,你可去行政部挑些书生气重的人来写,都按我这种大白话模板写。”
“可我不知道该叫他们写什么?”
“写得东西多了,比如视察萍乡煤球厂,阳新工坊等。”
“可书生们也不知道情况,总不能瞎编呗!”
“新闻要三分真,七分假,真的用来让人相信,假的用来引导有利话语权。”
“那不还是瞎编吗?”
“读报纸的人,怎么知道你在瞎编?”
“可是我怕做不好,坏了羽哥大事。”
“前面几期报纸,我给你把关。”
“那我试试?”
“试试就试试!”
朱英姕一把握住晏羽右手。
撒娇道:“吴大夫交代过了,我现在都快临盆了,羽哥你去找周姐姐吧!”
“别听姓吴的瞎说,我好久都没试过烫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