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过三日,程高再至李家坳时,那日见到的妇人,其子已然活蹦乱跳,面色红润,全无半点病态。

他心头一动,快步上前,只见那妇人正小心翼翼地用一片温热的陶瓦,在另一个孩子的背上轻轻熨烫。

那陶片边缘被打磨得极为光滑,温度也恰到好处,只留下浅浅的红印,绝不至于烫伤皮肉。

更令程高惊异的是,村中竟有十余户人家都在用此法。

他们不知从何处学来,竟能在孩童小小的背脊上,用炭笔描画出歪歪扭扭却又大致不差的经络图。

风门、肺俞、定喘……这些本该由名师口传心授的穴位,此刻却成了村妇们口中的家常。

她们的动作虽不标准,但神情专注而虔诚,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程高细看之下,发现她们用的陶片,皆是自家敲碎的瓦罐,以河中细沙磨砺而成。

更有心思活络的老妪,将艾草搓成米粒大小的绒团,先贴在穴位上,再用温热的陶片隔着艾绒熨烫,口中念念有词:“火引火,气自通。”

这不就是隔物灸的雏形吗!

程高蹲下身,屏息观察,心头巨浪翻涌。

他发现这些妇人竟无师自通,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节奏——每当陶片接触皮肤约三息,便会抬起,在空中停留约九息,待热度稍降再行熨烫。

这……这不正是《无名针谱》中为防灼伤肌理、又能让热力渗透的“三温九停”之法么!

她们绝无可能见过师尊的针谱!

这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在没有针具、没有医师的绝境中,以最卑微的生活器物为药,以最朴素的求生欲望为引,硬生生从苦难中熬炼出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医理!

程高的眼眶微微发热,这一刻,他明白了师尊李柱国将残卷托付于他的真正用意。

医道,或许从来就不曾被锁在天禄阁的重重禁制之内。

然而,新生之法,必有血火为祭。

第五日,噩耗传来。

邻村一个姓张的莽汉,见此法对小儿咳嗽有效,便想当然地认为对自家老父的腰痛也该管用。

他不懂得温火慢透的道理,竟寻来一根烧得通红的铁钉,不由分说便朝着老父的肾俞穴狠狠烙了下去!

只听一声凄厉惨叫,焦糊味瞬间弥漫开来。

老者背上立时皮开肉绽,焦黑一片,当夜便发起高烧,胡话连篇,眼看就要不行了。

消息传开,族中青壮怒不可遏。

他们不懂什么医理,只知道这法子是从李家坳传来的,而那个叫程高的外乡人,就是这一切的源头。

当夜,数十个壮汉手持火把,面目狰狞地将祠堂围得水泄不通,怒吼声响彻夜空:“妖人!还我父亲命来!”

石块如雨点般砸向祠堂,窗纸瞬间破碎,一束火把被奋力掷上屋檐,干燥的茅草“轰”地一声窜起火苗!

祠堂内的村人吓得面无人色,纷纷劝说程高从后门快逃。

程高却面沉如水,纹丝不动。

他没有去拦阻愤怒的人群,更没有开口辩解,只是冷冷地吐出两个字:“抬人。”

众人一愣,只见程高已大步跨出祠堂。

他命人将那重伤昏迷的老者从人群中抬出,安置在祠堂前的一片空地上。

在数十道或愤怒、或惊疑、或恐惧的目光注视下,程高当众抽出随身携带的银剪,毫不犹豫地剪开老者背上那片已经腐烂发黑的死皮。

恶臭扑鼻,围观者无不掩鼻后退。

程高却恍若未闻,他取出柳文谦遗方所配制的“青黛地榆膏”,那药膏色泽青黑,散发着一股清冽的草药香气,小心翼翼地敷满创口。

随后,他竟取出一排细如牛毛的银针,并非刺入皮肉,而是在伤处上方寸许凌空布阵,以内力催动,针尾嗡嗡作响,一股无形的温热气流缓缓覆盖在伤处。

这是柳家不传之秘——远红外灸法,专用于拔除恶疮火毒。

整整三日,程高不眠不休,守在祠堂前。

第三日清晨,老者的热度终于退去,原本溃烂流脓的创口竟已开始结痂收口。

围观的人群鸦雀无声,那股足以焚毁一切的怒火,已在程高沉静而专业的手法下悄然熄灭。

程高站起身,环视众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命记事者,刻新板于祠堂外。第一条:火疗之法,严禁铁、铜等金属,温度以手背试之不痛为度!”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个带头闹事的莽汉,声音愈发严厉:“第二条:自今日起,三十六村之内,凡有试行新法者,无论大小,必先在自己身上试过痛感与火候,方可施于他人!”

众人闻言,心头皆是重重一动。

那个曾掷出火把的莽汉,默默地走到祠堂墙角,拾起一块被自己砸落的碎石,用力嵌回了墙基的裂缝之中。

那夜,程高独坐于当年发现针谱的崖洞之内,整理着连日来记录下的新案例。

忽地,他感觉脚底传来一阵异样的潮润。

低头一看,只见岩石的缝隙间,正汩汩地向外渗出泉水。

那水色微青,带着一丝硫磺的气息,在月光下蒸腾起氤氲的水汽,竟与涪翁医案中所述的“地髓之气”一模一样!

程高心中一凛,当即盘膝而坐,收敛心神。

水汽越来越浓,将他整个人包裹其中。

刹那间,他的神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牵引,眼前斗转星移,竟再次浮现出天禄阁被大火吞噬的那一夜。

他“看”到师尊李柱国抱着一捆残破的竹简,从冲天火光中一跃而出,身影决绝。

“你还在等我,复原那堆无用的医典么?”一个冰冷而熟悉的笑声在程高脑海深处响起,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壁垒。

“师尊?”程高心神剧震。

“典在人心,不在竹简。”那声音继续说道,带着一丝嘲弄,又带着一丝欣慰。

话音刚落,程高脚下的温泉水面陡然一清,如镜面般倒映出一幅奇异的画面:百里之外的一个小村落里,一个年轻的母亲正焦急地抱着一个喉头肿胀、呼吸困难的婴儿。

她没有陶片,没有艾绒,情急之下,竟从自己头上拔下一根发针,用火燎过,看准婴儿喉咙上那处肿得发亮的脓包,心一横,轻轻一挑!

一缕黑血应针而出。

婴儿“哇”地一声,哭声虽弱,呼吸却瞬间通畅了。

“她未读一字,却知‘血出毒散’。这,不就是《诊脉法》第三篇所论的‘刺络放血’么?”

师尊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在程高识海中炸响。

眼前的幻象倏然消散,脚下的温泉也如同潮水般退去,转瞬便无影无踪。

唯有那湿润的岩壁上,留下了一行深色的水痕,笔画苍劲,宛如墨书:

医道非传,乃醒。

程高对着那行字,长跪不起,泪流满面。

次日,柳文谦的遗孀,那位坚毅的妇人,主动找到了程高。

她召集了五名村里最擅长辨认草药的药农,组成了一支“巡医组”,带着程高改良过的、可注入草药汁液的竹制水针,以及一本空白的图谱,开始巡行于涪水两岸的三十六村。

她们每到一地,从不主动为人诊治,只是躬身请教:“敢问乡亲,你们用过什么法子治病?成了吗?伤人了吗?”她们将村民们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验方,无论成败,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汇编成册,取名《野医录》。

半月后,《野医录》的第一卷送到了程高手中。

他翻开一页,上面记载:某村有顽童,以树上蚂蚁捣碎之酸液涂抹疥疮,三日即愈。

巡医组亲自验证后,在那条记录下用朱笔增补八字:“蚁酸稀释三倍,避目肤。”

看到这八个字,程高胸口一热,竟忍不住大恸。

他提起笔,郑重地在《野医录》的封面上写下:《无名针谱·附卷》。

随后,他立刻立下新规:自此月起,每月朔望之日,三十六村各派一名代表,于涪水集会,交换验方,评议失误。

凡有新法被公认为安全有效者,授予一枚青铜打制的“青针徽”。

这并非荣耀,只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敢于为了活下去,落下那勇敢的第一针。

一时间,整个涪水两岸,医道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铁匠不再只打农具,他们用废铜熔铸出带有精细刻度的小针,针尾穿孔,可系上不同颜色的红线,用以区分所入经络;江边的渔妇,将坚硬的龟甲打磨成薄如蝉翼的扁针,发现它尤其适合为不耐痛的小儿推经活络;最令人惊叹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少年,他凭着母亲的口述,日复一日地用竹签在沙盘上描画经络图上千遍,最终竟能仅凭指尖的触感,在任何人的手臂上分毫不差地指出手三阴、手三阳经的走向与穴位。

程高召集众人于江滩之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自己从宫中带出、珍若性命的那一套百枚银针,尽数投入了熔炉。

在熊熊烈火中,银针化作一汪璀璨的液体。

他亲手将铜水灌入,银铜相融,铸成了一口古朴厚重的“试针鼎”。

“凡有新制针具,必先投此鼎中,经烈火考验其材质,经冷水考验其韧性。合格者,方许施于人身!”

鼎成之日,夜幕降临。

三十六村的村民自发地举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江边。

火光连绵,倒映在江水中,仿佛整条星河都倾泻而下,为这新生的医道贺礼。

深夜,程高独自回到祠堂,正欲歇息,胸口那片沉寂已久的青铜纹网,忽然毫无征兆地剧烈跳动起来,一股灼热之意直冲心肺。

他心中大惊,猛地冲到江畔。

月光如水,洒满江面。

他骇然发现,平静的涪水波心,竟浮现出无数细若游丝的微小光点。

那些光点在水下缓缓游走,聚散离合,勾勒出的轨迹,赫然是一幅巨大无比、与人体经络别无二致的图谱!

他凝神感应,只觉地脉深处,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叮”——那声音清越悠远,仿佛是针尖在亿万年沉寂的岩石上,轻轻触碰了一下骨面。

就在那一刹那,百里内外,三十七处村落之中,无论是睡梦中的,还是守夜的,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竟有上百人同时心有所感,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向天心明月。

随即,他们又低下头,仿佛听到了某种无声的号令,自发地取出枕边的陶片、铜针、龟甲、竹签,在各自的病人、家人,甚至自己的身上,落下了今日的第一针。

程高双膝一软,跪坐在冰冷的江岸上。

他听见风中,传来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那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沧桑与欣慰。

“……够了。”

涪水两岸的医道之火已然点燃,但这星星之火,也吸引了荒野上的风。

来年开春,一年一度的春社日到来。

这是涪水两岸最盛大的节日,也是各村交换验方、授予“青针徽”的荣耀之日。

集市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就在这天,一个衣着光鲜的游方术士,领着几个弟子,敲锣打鼓地穿过人群,来到了试针鼎前。

他笑容可掬,声若洪钟,宣称自己带来了比“三温九停”更神效,比“青黛地榆膏”更速成的法门。

他没有针,也没有陶片,只是从一个华美的锦盒中,取出了一样东西。

那东西带来了涪水两岸从未见过的热闹,也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医道”。

江滩上那口刚刚铸成,象征着质朴与实干的“试针鼎”,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似乎渐渐失了温度。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