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州的冬日,江水凝滞,寒风刺骨。然而,比寒风更冷的,是悄然在江陵城内外流传的种种窃窃私语。
起初,只是在酒肆茶坊的角落,有“路人”绘声绘色地描述交州军士如何嘲笑关将军“年老力衰,青龙刀锈”,如何将滩头之战形容为“宰杀一群待宰的猪羊”。这些话语如同带着毒刺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缠绕进听闻者的心里。
渐渐地,流言开始升级,变得更具针对性。有关羽军士卒信誓旦旦地说,亲眼见到对岸交州巡逻兵丁,朝着江陵方向撒尿羞辱;有“从交州逃回的商贾”透露,霍峻在军中庆功时狂言“关羽若敢再犯,必生擒之,押往泉陵献俘”;更有甚者,一份字迹潦草、看似不慎遗落的“交州军内部文书”抄本在低级将佐间秘密传阅,上面极尽挖苦之能事,将关羽此番用兵贬斥得一无是处,称其“勇则勇矣,不过匹夫之勇,不通兵法,不明大势”,并轻蔑地断言“荆西之地,旦夕可下”。
这些流言如同瘟疫般扩散,无论关羽如何严令禁止,终究难以堵住悠悠众口。军中的气氛变得愈发怪异。将士们依旧执行命令,但看向关羽的目光中,除了往日的敬畏,似乎又多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是同情?是疑虑?还是被勾起的、对失败的不甘与愤懑?
关羽本人,虽强作镇定,每日依旧巡视城防,操练兵马,但身边亲近如关平、周仓者,都能感觉到父亲(君侯)身上那股压抑的、如同火山即将喷发前的怒意。他练刀的时间更长了,刀风呼啸,仿佛要将满腔的郁愤都倾泻在那冰冷的刀锋之上。司马懿的毒计,正一点点侵蚀着这位猛将骄傲的内心。
就在荆江之畔流言四起的同时,江东,丹阳郡秣陵县(建业附近),一场秘密的聚会也在深夜进行。
密室之中,灯影摇曳。围坐的数人,皆衣着华贵,却面带愤懑与忧色。为首者,乃是本地大族钱氏的家主钱桐。其家族因陆逊清丈田亩,被查出隐匿田产近千顷,罚没良田大半,家族势力一落千丈,对交州新政恨之入骨。
“诸位,”钱桐声音低沉,带着刻骨的恨意,“陆伯言小儿,引外兵屠戮故土,如今更行此暴政,夺我田产,毁我家业!此仇不共戴天!”
“钱公所言极是!”另一名士人接口,“那陈暮推行所谓‘招贤试’,重用寒门鄙夫,置我等于何地?长此以往,江东岂还有我等士族立锥之所?”
“听说北边魏王,乃汉室正统,求贤若渴,对我江东士族向来优容……”有人若有所指地说道。
这时,一个一直沉默坐在阴影里的枯瘦老者缓缓开口,他乃是贾诩派来的密使:“魏王确有旨意,凡江东义士,若能拨乱反正,助王师安定江东,将来不失封侯之位,家族荣宠更胜往昔。魏王深知诸位苦楚,特命老夫,带来些许‘心意’,以资义举。”说着,他轻轻推过一个沉甸甸的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是黄澄澄的金锭和些许制作精良的环首刀。
金钱与武器的诱惑,加上对失去权力和土地的恐惧,以及所谓“匡扶汉室”的大义名分(尽管牵强),让在场众人的呼吸都粗重起来。
“只是……陆逊防范甚严,各地驻军皆是交州嫡系,我等虽有家兵部曲,恐难成事啊。”钱桐尚有疑虑。
密使阴冷一笑:“何必正面抗衡?可效彷古人,星火燎原。串联各郡志同道合之辈,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或焚烧粮仓,或刺杀酷吏,或煽动民变,四处点火,令其首尾难顾!只要江东乱起,魏王大军便可陈兵江北,届时里应外合,何愁大事不成?”
一场针对交州统治的阴谋,就在这秣陵的暗室中初步酿成。反抗的火种被悄然播下,只待风起,便可成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交州北境,五岭防线。
黄忠坐镇中军,白发老将依旧精神矍铄,每日亲自巡视关隘。近来,他却感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先是几处偏远哨卡汇报,发现有身份不明的“山贼”窥探,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行动迅捷,交手后即远遁,不似寻常匪类。
接着,负责巡逻的军侯来报,在防线外侧发现了疑似荆州军制式的箭簇遗落,但经仔细辨认,又与关羽军常用箭矢略有差异。
更蹊跷的是,江夏方向的文聘水军也传来消息,发现有不明小船试图靠近水寨,被驱离后便消失无踪,其操船手法,不似普通渔夫或水寇。
“曹仁老儿,又在搞什么鬼?”黄忠抚摸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他下令各关隘提高警惕,加派巡逻队,但又嘱咐不得轻易越境追击,以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然而,这种“苍蝇不咬人,恶心人”的袭扰持续不断,虽然未能对坚固的五岭防线造成实质威胁,却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军报传至泉陵,让陈暮和庞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研判北方的真实意图。
“曹操此举,意在牵制。”庞统分析道,“令我不敢放松北线戒备,甚至疑心关羽与之勾结,从而延缓江东整合。”
陈暮点头:“然也。曹阿瞒奸猾,惯用此等伎俩。传令汉升,以静制动,加强甄别,勿要自乱阵脚。同时,令暗卫加紧探查,这些‘山贼’、‘疑兵’究竟来自何处。”
各方暗流涌动,最终在江东汇聚成一记惊雷。
秣陵钱桐等人,在得到许都的暗中支持后,串联了丹阳、吴郡部分同样利益受损的豪强,决定趁陆逊前往吴郡巡查、丹阳守备相对空虚之际,发动叛乱!
他们计划分头行动:钱氏家兵与部分被煽动的佃农,突袭秣陵县衙与官仓,制造混乱;另一路则埋伏于陆逊预计返回丹阳的必经之路——句容道旁山林,意图半路截杀!同时,在吴郡、会稽等地,也有响应者准备同时起事,打出“反陈复吴”的旗号。
起事的前夜,钱桐密室中,众人歃血为盟。
“明日,便是我等夺回家业,重振江东之时!”钱桐举杯,眼中闪烁着狂热与冒险的光芒。
“诛杀国贼,匡扶吴土!”众人低声应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张大网已经悄然向他们罩下。陆逊在江东经营多年,岂是易与之辈?他早已通过自己的渠道,隐约察觉到部分豪强的异动。此次前往吴郡,既是巡查,也未尝不是一次引蛇出洞的试探。暗卫的触角,也早已伸向了这些蠢蠢欲动的家族。
惊雷,即将炸响。只是这雷霆落下时,会劈向何方,尚未可知。江东的夜空,乌云密布,一场清洗与镇压的风暴,眼看就要来临。而这风暴,又将如何影响天下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