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韩贵的提议,魏东和陈豹思索过后均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
“韩都尉,率领精锐袭击赵军我不反对,但我等若是都走了,谁来管理剩下的大军?”
面对魏东的询问,韩贵笑着回道:“自然不能都去,末将以为至少也要有一名都尉留下。”
魏东接着问道:“那你以为哪位都尉留下最为合适?”
韩贵回道:
“雷都尉如何?他有统领数万兵马的经验,又是魏王任命的副将,足可担此重任。”
魏东刚要回答,却发现雷玉成、林不弃以及单信这三位都尉正朝这走来。
待三人走近,魏东笑着把刚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雷玉成听后怒道:“韩都尉不也是主公任命的副将,而且位份还在我之上,你怎么不留下来?”
韩贵被问得哑口无言,总不能说是因为担心他头顶的“常败”光环影响到对赵军的进攻。
魏东见状出来调解道:“好了,此事不必再争,我留下便是。”
韩贵皱眉道:“将军,你留下的话挑出的三千精锐由谁来指挥?”
魏东闻言目光依次落在五人身上,搞得他们紧张不已。
毕竟这可是三千精锐的指挥权,干好了定是大功一件。
岂料魏东看完所有人之后竟摇头道:
“我不指派指挥人员。你们五人各挑八百精兵去支援主公,路线、何时进攻等全由你们自决。”
“当然你们若想联合行动,我也不反对。”
韩贵不解道:“魏将军,若是各自为政的话,还有必要派援兵吗?”
魏东解释道:“有,你等若是操作好的话很可能会让敌人误以为袭击他的不是四千人,而是三万人。”
单信闻言眼睛一亮,激动道:“将军莫不是想让我们用草木皆兵之计?”
与此同时,京州的陈青尧先后收到大周与大齐进攻徐州的消息。
“齐王,看来伪周伪齐已经结盟,否则他们不可能在同一天从南北两个方向攻打徐州。”
文崇不紧不慢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让处于愤怒边缘的陈青尧回过神来。
他强压住心中的怒火道:
“文兄,这种大家都看得出来的事就不用你分析了,你还是说说该怎么应对。”
文崇摇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要打,那咱们就跟他们打。”
陈青尧无语,他要的是这种谋略吗?
审图见状起身献策道:“主公,伪齐强而伪周弱。我以为当先集中力量击败伪周,再来对付伪齐。”
陈青尧转头看向文崇,问道:“文兄,你觉得如何?”
文崇点头道:“可以,不过伪齐的大军也不能不管吧。”
陈青尧笑道:“这是自然,我正想请文兄和罗兄为我挡住伪齐来犯之敌。”
文崇皱眉道:“齐王给我们多少兵马,需要挡住多长时间,我与罗家主谁是主将谁副将?”
陈青尧闻言简单回道:“三万兵马,两个月时间,你做主将。”
文崇摇头道:“还是罗家主做主将吧,他的军事才能比我更强。”
陈青尧顿感惊讶,想不到文崇竟主动向罗栋示好。
他很快回过神来,点头道:“就这么说定了。”
次日,相关圣旨下达,京徐两州各地兵马调动前往指定地点聚集。
与此同时,赵兴探明顾冒大军所在,当即领兵去寻顾冒做决战。
“主公,魏东虽然刚被我们击败,但不可不防。”
行军路上,崔启明找到赵兴提醒道。
赵兴正担忧这事,遂主动问道:
“崔将军有何良策?”
崔启明回道:“可调一万兵马归骆将军指挥,由他进行防备。”
赵兴皱眉:“若无骆将军助孤,孤并无把握以真气阵应对顾冒的真气军阵。”
崔启明提醒道:“真气军阵虽强,但不可持久。纵是天赋异禀之人,最长者亦不会超过半个时辰。”
“如今我军兵多,顾冒兵少。作战之时只要稳住半个时辰,再由主公出手,胜利便会是我们的。”
赵兴颔首,笑道:“既如此,就依你的意思去办吧。”
不多时,骆斌收到让他领兵一万防备魏东败军的命令。
他当即质问道:
“崔将军,魏东尚有三万多兵马,我只一万人,如何是他对手?”
“骆将军,魏东已被击败,他是不会带三万多兵马来袭击的。”
崔启明回道:“依我之见,他最多能挑出五千敢战之士。”
骆斌又问道:“若他真带了三万多人来袭呢?”
崔启明怒道:
“那就是我的责任,一切后果由我承担。相反,若是来袭之兵没有超过五千,那就是你的责任了!”
骆斌闻言再无疑虑,当即开始组织崔启明给他的一万人去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魏军。
时间流逝,很快顾冒就察觉到赵兴的意图。
“有意思,他这是想与我硬刚啊!”
顾冒听后笑道,似乎并不把赵兴所带的赵军当回事。
文渊跟着众人笑了两声,然后进言道:
“主公,他们粮道断了。咱们不必理会他,直接后撤,拖到他们粮尽时便胜利了。”
顾冒摇头道:“文副都尉的提议不错,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能撤到哪去。”
“这里是秦州,赵王在此地经营日久,没那么容易断粮。”
“况且我们一撤,他大可领兵去攻长沟,到那时他还会缺粮吗?”
雄虎建议道:“既然不能撤,那咱们就守。守到他们断粮,或者魏将军带着大军来与我们前后夹击。”
“到那时,咱们一样能胜。”
顾冒无语道:“雄副都尉,你和文副都尉不就是在大邺城外败了一场,何必如此小心谨慎。”
“赵王要战,咱们就与他战!”
文渊迟疑道:“赵军兵力超过五万,咱们就只有两万六,连他们的一半都不到,主公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
顾冒看向一旁的聂鹏道:“聂将军,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聂鹏摇头笑道:“不,我和主公想的一样。”
顾冒大喜,接着又问段明,段明同样对顾冒的决策表示支持。
文渊和雄虎无奈地对视一眼,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