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战场》先导片引发的舆论海啸,其威力远超周明最乐观的预估。几乎是一夜之间,“苏恬 智商”、“苏恬 观察力”等词条牢牢占据了热搜前列,配以她在节目中那些冷静分析、一针见血的剪辑片段。那些曾经叫嚣着“资源咖”、“靠男人”的声音,在如此硬核的“证据”面前,显得格外苍白无力,迅速被淹没在惊叹和路转粉的浪潮中。
「这姐是真有东西!我之前错怪她了!」
「用脑子圈粉,比啥都强!」
「黑子们脸疼吗?这观察力和逻辑思维是能靠男人给的吗?」
“突然好期待《九霄》和《大地之歌》了,这演技肯定差不了!”
周明趁着这股东风,顺势放出了几张苏恬在望田村素颜劳作、以及《九霄》剧组里她带伤坚持拍摄、深夜研读剧本的官方花絮照。没有刻意卖惨,只是平静地展示着一个演员的日常。这波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她“努力、踏实、有实力”的新形象。
风向,彻底变了。
苏恬没有沉溺于这突如其来的赞誉。她知道,舆论是最靠不住的东西,今天能将你捧上天,明天也可能将你踩入地。真正的根基,永远是下一部作品。
她几乎没做任何停歇,便直接奔赴《大地之歌》剧组位于北方某个真实农村的外景地。与望田村不同,这里的土地更显辽阔苍茫,风里带着更凛冽的寒意。剧组条件比《九霄》艰苦得多,住的几乎是真正的农家院,没有五星级酒店,没有前呼后拥的助理。
郑导见到她,第一句话就是:“来了?把你在望田村的那套收一收,这里是北方,土更硬,风更烈,人也更倔。‘春苗’在这里,光有韧劲不够,还得有股子能跟老天爷叫板的狠劲儿。”
苏恬郑重地点头。她明白,这是新的挑战。
她再次沉了下去。不再是体验,而是真正尝试成为“春苗”。她跟着当地的农妇学习如何在这种更艰苦的土地上播种、施肥,双手再次磨出水泡,结成新茧。她听着她们用更粗粝的方言抱怨天气、算计收成,感受着与南方水田截然不同的、更为直白的生存压力。
就在苏恬于北方的风沙中再次扎根时,遥远的江城,《心灵的战场》节目组迎来了第二位引发全网轰动的嘉宾。
节目组官微发布了第二波嘉宾阵容,其中一张剪影海报风格独特,没有过多装饰,只有一个冷峻的侧影轮廓,配文:“他是规则的审视者,亦是真相的叩问人。欢迎特邀嘉宾——顾景琛。”
官宣一出,全网炸裂!
「顾景琛?!我眼花了吗?他居然会参加综艺?」
「还是常驻综艺?!《心灵的战场》何德何能!」
「啊啊啊!为了顾影帝这节目我追定了!」
“规则审视者…这title太贴切了!感觉他就是去降维打击的!”
顾景琛的加盟,直接将这档本就口碑爆棚的综艺推向了现象级的高度。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位向来只靠作品说话、神秘低调的影帝,为何会破天荒地选择这样一档节目。
只有极少数知情人隐隐察觉到,这个时间点,恰好在苏恬凭借该节目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之后。
《心灵的战场》录制棚内,气氛因为顾景琛的到来而更加凝重。他穿着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坐在特邀观察席上,身姿挺拔,神色淡漠。他没有过多寒暄,只是在主持人孟川介绍他时,微微颔首。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几位常驻嘉宾,在掠过苏恬时,并没有多余的停留,仿佛她与其他人并无不同。
今天的挑战主题是“信任博弈”。嘉宾们需要两两组队,完成一系列极度需要相互信任才能通关的任务,但在最终环节,却面临着背叛队友可能获得巨大个人收益的诱惑。
巧合,或者说,在节目组的有意安排下,苏恬与那位青年科学家分到了一组。科学家逻辑严谨,但有时过于依赖数据,缺乏对人性的洞察。而苏恬,则在望田村和多次舆论风波中,练就了一种对人心微妙变化的敏锐直觉。
在其中一个需要蒙住一方眼睛,由另一方语言指引通过布满障碍区域的环节,科学家队友因为过于紧张和追求精确,指令变得繁琐而迟疑。苏恬被蒙着眼,站在起点,却异常平静。
“别急,”她轻声对队友说,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告诉我最大的那个障碍在哪,然后,相信我。”
她的镇定感染了队友。科学家简化了指令,而苏恬则展现出了惊人的空间感知力和对队友语言的绝对信任,步伐稳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快速通过了障碍区。
观察室里,孟川点评道:“苏恬这种基于对队友能力信任而产生的果断,非常难得。这不仅是智商,更是情商和心性的体现。”
一直沉默的顾景琛,此时目光落在监视器里苏恬那张被蒙住眼睛、却依旧沉静坚定的脸上,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轻敲击了一下。他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冷静的剖析:
“她的信任并非盲目。她在前期的互动中,已经快速评估了队友的专业能力和性格特质。此时的‘信’,是基于精准判断后的‘任’。这是一种高效的决策模式,源于强大的内心和对他人准确的认知。”
他没有看任何人,像是在进行一场客观的心理分析,但这段话,无疑是对苏恬最高级别的肯定。他将她的成功,归因于内在的强大和智慧,而非运气。
后台监控屏前的导演,眼睛瞬间亮了。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节目录制间隙,苏恬在休息区喝水,顾景琛恰好从她身边走过。两人目光有瞬间的交汇。
他脚步未停,只是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留下一句:
“表现不错。”
没有多余的客套,没有故作熟稔,就像前辈对后辈一句最寻常的认可。但在此刻微妙的环境下,这四个字却重若千钧。
苏恬握着水瓶的手微微一顿,抬眼时,只看到他挺拔冷然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她垂下眼帘,心中波澜微起,随即又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