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
那家国民酸奶品牌“优益乳”在经过几轮接洽和详细评估后,竟然顶住了来自各方的“提醒”和“压力”,正式向苏恬发出了代言邀请!不仅是因为周明提供的详尽数据报告,更因为品牌方市场部一位年轻的负责人力排众议,坚持认为苏恬“真实、有趣、接地气”的形象与品牌“健康每一天,快乐多一点”的新口号极度契合。
“我们看重的是苏小姐与消费者之间的那种奇妙的共鸣感和信任感,”品牌方代表在电话里对周明说,“这是很多流量明星都不具备的。我们愿意赌一把。”
这份信任犹如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强烈的市场信号——有重要品牌愿意在苏恬深陷合约纠纷时押宝她,这本身就是对原公司“封杀令”的狠狠一击。
周明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将“优益乳”的代言意向(甚至提前透露了远超原公司抽成比例的优厚报价)作为重磅筹码,再次摆上了谈判桌。
“王总监,请看,”周明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市场的选择已经说明了问题。优益乳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您应该清楚。他们给出的合作诚意,也远非贵司此前为苏恬争取的任何资源可比。继续拖延下去,贵司除了得到一笔或许最终被法院大幅削减的违约金外,还将彻底失去与苏恬未来任何合作的可能,并且,在业内的声誉……想必您也听到了不少风声。”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如果贵司愿意在解约条件上展现诚意,我方可以考虑,在官方声明中,对过往合作予以一定的肯定,避免舆论进一步恶化。这是双赢。否则,我们只能等待法院的判决,并将所有证据公之于众,届时……”
威逼与利诱并存。给出了台阶,也亮出了底牌。
对方代表沉默了很久,最终表示需要回去与董事会汇报。
就在谈判取得初步进展的同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砸向了苏恬。
一档备受瞩目的演技竞演类综艺《演员的竞技场》原定的一位参赛演员因突发伤病无法参加,节目组急需一位有话题度、能短时间内补位的艺人。导演在焦头烂额之际,无意中看到了苏恬在《加油吧!打工人》里那段“楼梯间哭泣”的路透片段,虽然稚嫩,但那种天然的共情力让他眼前一亮。
“就是她了!”导演几乎是拍板决定,“要话题有话题,要潜力有潜力,表演还有点意思!赶紧联系她的团队!”
电话打到周明这里时,距离节目首次录制只有不到48小时。需要表演的剧本片段已经确定,是经典电影《晚安北京》中一段极具爆发力的母女对峙戏码,情绪跨度极大,极具挑战性。
“时间太紧了,而且这段戏难度很高,对新人来说几乎是地狱模式。”李助理忧心忡忡,“万一演砸了,之前积累的好口碑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周明沉吟片刻,看向苏恬:“你的意见?”
苏恬的心脏在狂跳。她知道这其中的风险,这不同于她熟悉的沙雕综艺,这是真刀真枪的演技比拼,台下坐着的是业内顶尖的导演、制片人和评论人。但她也看到了其中巨大的机遇——这是一个向主流影视圈证明自己演员身份的绝佳舞台,是打破“综艺咖”标签的关键一步。
“我接。”苏恬几乎没有犹豫,眼神灼灼,“时间紧没关系,我可以不睡觉。难度大没关系,我可以拼尽全力。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周明看着她眼中熟悉的光芒——那种混合着恐惧与兴奋、背水一战的决心,就像她第一次走上《欢迎来我家捣蛋》的舞台时一样。
“好。”周明点头,“团队会全力支持你。立刻对接节目组,拿到剧本和资料。请表演老师,马上开始紧急特训!”
接下来的四十多个小时,苏恬仿佛回到了高考前。她把自己关在排练室里,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台词,揣摩角色情绪,请教表演老师每一个细节。那段戏里,女儿需要对母亲积压多年的委屈、怨恨、以及内心深处渴望被理解的爱,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彻底爆发出来。
这让她再次想起了前世作为李乐乐与父母的疏离,以及重生后与这具身体父母那种微妙而陌生的关系。她将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小心翼翼地注入到角色之中。
顾景琛不知从何处得知了她要参加节目的消息,发来了一段话,不是鼓励,而是点拨:「《晚安北京》那段,关键不在‘爆’,而在‘收’。愤怒的顶点是绝望,绝望的尽头是沉默。找准那个‘沉默点’。」
苏反复品味着这句话,仿佛抓住了一丝诀窍。
录制当天,候场时,她能听到其他资深演员流畅而富有技巧的排练声,紧张得手心冒汗。同场竞技的,不乏科班出身的年轻戏骨和已有代表作的小花小生。
轮到苏恬上场。灯光打下,她看着对面扮演母亲的前辈演员,深吸一口气。
开始的争吵部分,她略显青涩,但情绪是真实的。当台词进行到最激烈的部分,按照剧本,她应该声嘶力竭地呐喊时,她忽然想起了顾景琛的话。
她停顿了。
是的,一个突兀的、长达三秒的停顿。她的胸口剧烈起伏,眼眶通红,泪水无声滑落,嘴唇颤抖着,那双眼睛里翻涌着滔天的巨浪,最终却化为一种近乎死寂的、破碎的绝望。她用一种几乎听不见的气声,说出了最后一句台词:“……你从来,都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然后,她缓缓蹲了下去,将脸埋入膝盖,肩膀微微颤抖,不再发出任何声音。
全场一片寂静。
评委席上的知名导演瞪大了眼睛,身体微微前倾。
表演结束。掌声迟来了几秒,然后才热烈地响起。
评委点评环节,一位以严厉着称的老戏骨首先开口:“苏恬,你的技巧还很生涩,台词也有问题。但是……”他话锋一转,“你最后那个停顿和沉默,非常大胆,也非常抓人。你让我看到了角色灵魂里的东西,那种被巨大悲伤吞噬后的无力感。这不是技巧,这是共情,是天赋。我很惊讶。”
其他评委也纷纷表示了类似的看法:技巧不足,但情感真挚,潜力惊人。
结果公布,苏恬虽然未能直接晋级,但却以“待定”的身份留在了舞台上,获得了下一轮的机会。
#苏恬 演员的竞技场# #苏恬 演技# #苏恬 待定# 等话题迅速冲上热搜。评论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她根本不够格,纯靠话题;但更多人被她的“共情式”表演打动,尤其是最后那段沉默的演绎,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黑子闭嘴!没看评委都说有天赋吗?】 《那段沉默真的给我看哭了!》 【虽然青涩,但未来可期!】 【她真的在努力转型啊!】
苏恬那场充满争议 yet 充满感染力的首秀表演,不仅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也在节目现场引起了另一位特殊观众的极大兴趣。
在评委席后方VIp观礼区的阴影里,坐着一位戴着鸭舌帽、留着络腮胡、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的中年男子。他正是国内知名综艺导演——徐浩。他作为下一季某档新综艺的策划,被朋友拉来《演员的竞技场》寻找灵感,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苗子。
当苏恬上台时,他起初并没太在意,甚至因为近期关于她的各种新闻而带有一丝先入为主的偏见。然而,随着表演进行,他漫不经心的态度逐渐消失,身体慢慢坐直了。
他看到了一种极其原始而珍贵的特质——不是科班训练的精准技巧,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强大的共情力和情绪感染力。尤其是最后那个违背常规剧本、大胆的停顿和沉默,以及随之而来的那种破碎又倔强的绝望感,让他这个见惯了各种表演的老江湖都感到心头一颤。
“这姑娘……有点意思。”徐浩摸着下巴,低声自语,“不是学院派的路子,野得很,但……真他妈的有劲儿!”
他立刻对身边的助理低声吩咐:“去,把那个叫苏恬的选手所有资料,包括她之前综艺的片段,都给我找来看看。快点。”
表演结束后,听着评委们褒贬不一却都承认其“共情力”的评价,徐浩眼中的兴趣更浓了。他看重的不是她此刻的演技有多完美,而是她身上那种独特的、难以复制的“观众缘”和“故事感”。这对于综艺节目来说,有时比完美的演技更重要。
后续几轮比赛,徐浩特意留了下来,重点关注苏恬的表现。他看到她在强大的压力下快速学习、适应,虽然技巧依旧青涩,但每一次表演都能抓住一两个闪光点,或是用独特的情感理解方式赋予角色新的味道。她那种打不垮的韧性和乐观的精神,也与舞台上投入角色时的脆弱感形成了奇妙的反差魅力。
“能搞笑,能共情,有争议,有成长线,心理素质还强……”徐浩在心里默默评估着,眼睛越来越亮,“这不就是我新节目需要的‘变量’型人选吗?”
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习惯性地继续观察,像一个耐心的猎人。但他已经记住了“苏恬”这个名字,并在心里为她预留了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