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暖阳驱散了残冬的寒意,“晚秋食品坊”的院子里,几株红梅开得正盛,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林晚秋扶着腰站在窗前,看着作坊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揉面,有的在包点心,有的在打包,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她紧绷了许久的心,终于慢慢放松下来。
沈廷舟端着一碗刚温好的牛奶走过来,小心地扶着她的胳膊,让她靠在窗边的软椅上:“又在看作坊呢?我都说了,有王大哥和张兰他们在,你放心就是。”他把牛奶递到她手里,眼神里满是疼惜,“你现在身子重,可不能总站着,得好好歇着。”
林晚秋接过牛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到心底,她轻轻喝了一口,笑着说:“我就是放心不下,毕竟这作坊是咱们一起打拼出来的,就像咱们的孩子一样。”虽然之前沈廷舟已经跟她保证过,作坊的事都安排好了,但她还是忍不住会担心,怕出什么岔子。
沈廷舟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我知道你担心,但王大哥和张兰都是咱们信得过的人。王大哥跟着咱们跑了这么久的业务,对邻县分店的情况了如指掌,做事又稳重,让他负责对外对接,肯定没问题。张兰在作坊里干了这么久,从打包到做点心,每一道工序都很熟悉,让她负责内部生产,也很合适。还有王大娘,经验丰富,让她负责质量把关,咱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林晚秋想想也是,王大哥为人正直,做事踏实,之前跟邻县分店对接的时候,就从来没出过差错;张兰虽然以前有些懒惰贪财,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她已经变得勤劳能干,对作坊也很上心;王大娘更是热心肠,做事认真负责,有她在,点心的质量肯定有保障。
“话是这么说,但我还是想跟他们好好交代一下,毕竟有些细节,还是得当面说清楚才放心。”林晚秋看着沈廷舟,眼神里满是恳求。
沈廷舟知道她的脾气,也不劝她,只是笑着点头:“好,那咱们就把他们叫过来,好好跟他们说说。不过你可不能累着,就坐在这儿说,我来帮你记录。”
很快,王大哥、张兰和王大娘就来到了沈家堂屋。王大哥穿着一身干净的粗布衣裳,手里还拿着一个账本,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张兰梳着整齐的发髻,穿着林晚秋给她做的新棉袄,看起来精神了不少;王大娘则挎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刚做的几样新点心,说是让林晚秋尝尝味道。
“晚秋,你找我们来,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吩咐?”王大哥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恭敬。他心里很感激林晚秋和沈廷舟,若不是他们,自己现在还在靠天吃饭,哪能有这么稳定的活计,还能拿工钱补贴家用。
林晚秋看着他们,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跟你们好好交代一下作坊的事。我现在怀了孕,身子不方便,以后作坊的事,就多靠你们费心了。”她顿了顿,看向王大哥,“王大哥,对外对接的事就拜托你了。跟邻县分店对接的时候,一定要跟他们确认好订单的数量和交货时间,要是有什么问题,及时跟我们说。还有,要是遇到新的客户,也别着急答应,先跟我们商量一下,咱们再做决定。”
王大哥连忙点头,把林晚秋的话认真地记在账本上:“晚秋,你放心,我肯定会好好干,绝不辜负你和廷舟的信任。”
林晚秋又看向张兰:“张兰,内部生产的事就交给你了。你要合理安排工人们的工作,让大家都能各司其职,别出什么差错。还有,要多关心工人们的生活,要是他们有什么困难,能帮就帮一把。咱们作坊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张兰心里一暖,她没想到林晚秋会这么信任自己,还让自己负责这么重要的事。她连忙保证:“晚秋,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管理生产,绝不让你失望。要是工人们有什么困难,我也会及时跟你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最后,林晚秋看向王大娘:“王大娘,质量把关的事就拜托您了。每一批点心做出来,您都要仔细检查,要是有不合格的,一定要挑出来,不能让它流入市场。咱们作坊能有这么好的口碑,靠的就是过硬的质量,可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坏了咱们的名声。”
王大娘笑着点头,把布包里的点心递给林晚秋:“晚秋,你尝尝这个,这是我新琢磨出来的枣泥糕,用的都是上好的红枣,味道肯定错不了。你放心,质量把关的事,我肯定放在心上,绝不让一件不合格的点心从咱们作坊出去。”
林晚秋拿起一块枣泥糕,放进嘴里,软糯香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带着浓浓的枣香,她忍不住夸赞道:“好吃,王大娘,您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有您在,我就放心了。”
沈廷舟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心里也很是欣慰,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规章制度,递给他们:“这是我和晚秋一起制定的作坊规章制度,里面写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奖惩措施,你们拿回去好好看看,以后就按照这个制度来管理作坊。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来找我们。”
王大哥、张兰和王大娘接过规章制度,认真地翻看着,脸上满是感激。他们知道,林晚秋和沈廷舟不仅给了他们工作,还这么信任他们,让他们负责这么重要的事,他们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这份信任。
从那以后,作坊的事就正式交给了王大哥、张兰和王大娘管理。每天早上,王大哥都会提前来到作坊,跟工人们交代当天的工作,然后就去处理对外对接的事;张兰则会仔细检查每一道生产工序,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王大娘则会守在质量检测区,仔细检查每一批点心的质量。
林晚秋虽然在家养胎,但也会时不时地去作坊转一圈,看看生产情况。每次去,她都会看到作坊里井然有序的景象,工人们干劲十足,王大哥、张兰和王大娘也都认真负责,她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有一天,林晚秋去作坊的时候,正好遇到邻县分店的李老板来提货。李老板看到林晚秋,连忙上前打招呼:“晚秋妹子,好久不见,你这肚子都这么大了,可得好好歇着。”他笑着说,“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和廷舟兄弟,要是没有你们的点心,我这分店也开不起来。现在咱们的点心在邻县可受欢迎了,每天都供不应求。”
林晚秋笑着说:“李老板客气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你尽管跟我们说。”
李老板看着作坊里忙碌的景象,忍不住夸赞道:“晚秋妹子,你真是好眼光,选的人都这么能干。王大哥做事踏实,张兰管理有方,王大娘认真负责,有他们在,你这作坊肯定能越办越好。”
林晚秋听了,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把作坊交给他们,是正确的选择。
回到家,沈廷舟已经做好了晚饭,桌上摆着清蒸鱼、炒青菜、鸡蛋羹,都是适合孕妇吃的清淡菜肴。沈老太坐在桌边,正帮着摆碗筷,看到林晚秋回来,连忙笑着说:“晚秋,回来了?快坐下吃饭,这鱼是廷舟早上从河里钓的,新鲜得很,我特意清蒸的,没放太多调料,对你和孩子都好。”
林晚秋坐下,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慢慢放进嘴里,鱼肉的鲜嫩在舌尖散开,带着家人的爱意。她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有沈廷舟的疼爱,有沈老太的关心,有王大哥、张兰和王大娘帮忙管理作坊,她可以安心地养胎,等着孩子的出生。
晚上,林晚秋躺在床上,摸着自己的肚子,感受着宝宝在里面轻轻蠕动,心里满是期待。沈廷舟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在她耳边轻声说:“是不是又在想宝宝了?”
林晚秋点点头,笑着说:“嗯,我在想,宝宝出生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像你一样帅气,像我一样喜欢吃美食。”
沈廷舟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语气温柔:“不管像谁,都是咱们的宝贝。以后,咱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看着宝宝长大,看着念安考上大学,看着作坊越办越好,多好啊。”
林晚秋靠在沈廷舟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虽然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的挑战,但只要有家人的陪伴,有乡亲们的支持,她就什么都不怕。她期待着宝宝的出生,期待着一家人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期待着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年代,活出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晚秋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但她的心情却一直很好。每天,她都会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晒晒太阳,看看书,偶尔跟沈老太聊聊天,听听作坊里的好消息。王大哥、张兰和王大娘也会经常来家里汇报作坊的情况,告诉她订单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让她不用操心。
林晚秋知道,有这么多信任的人在身边帮忙,她可以安心地养胎,等着新生命的降临。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他们的未来一定会充满阳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