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这一个月,顾青荷忙着在家中酿造葡萄酒,另一边的宋书宴其实也没闲着。
他带领着家里长工短工下人总计四百二十人,开始了浩浩荡荡忙忙碌碌的秋收工作。
旱地里的玉米被一个一个的掰下来,剥成玉米粒,然后堆在大晒场晒的干干的。
高粱也被一株一株的收割了回来,然后就地砍掉了高粱杆,拉回家里喂牛。
多余的拉不回来的就地焚烧,焚烧过后的秸秆灰烬洒满了整片宽阔的原野。
旱地里的庄稼刚刚收完,田里的晚稻也收割了,由于宋家的水田很多,于是宋书宴每天天不亮便带着长工们出工了。
一直到晚上天都黑透了之后,这才会拿着农具回来,一日三餐全在田间解决。
等到长工们将粮食收回来后,秋播也要开始了,宋书宴一边带人晒秋收时的粮食。
一边安排长工们赶着耕牛一遍又一遍的翻地,然后在撒上薄薄的一层农家肥。
等农家肥充分的融化进土壤中后,宋书宴又拎着大家将油菜种子撒满了家中的旱地。
因为这块地已经种了好几年的麦子了,宋书宴打算换一种农作物种,于是家中的一千亩旱地,今年全部都种的是油菜。
油菜籽能够榨油是经济作物,种它其实比种冬小麦的利润高,但小麦作为主粮,它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独特之处。
前些年天灾严重,再加上顾青荷家又招收了很多长工短工,几百张嘴等着吃饭呢,他们自然是不敢种别的农作物,只能种粮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经过这几年的丰收,顾青荷家里囤积好大一批的粮食,即便是两三年地里不种粮食,都能养几百张嘴了。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后,时间也已经进入十一月底了,再过十天便是腊月。
白酒的发酵酿造是需要一定的温度的,因此,顾青荷在十月初红高粱从地里回来后,就立马组织长工们开始酿造了。
红高粱种植前,顾青荷一亩地最为保守的预计收成是一石半,但实际收成是两石六斗。
五百亩红高粱收获1300石,也就是十五万六千斤,按照之前酿酒的配方比例。
十五万六千斤的红高粱酿酒,是要加入两万八千斤的小麦,比例不对味道不好。
等到称出所需要夏小麦后,顾青荷又让长工们将小麦和红高粱按比例混合,然后进行蒸煮,蒸煮这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
等到蒸煮完成后,再等温度降到适宜,便撒入酒曲,然后开始揉搓等到发酵。
这一步必须要用手劲大的人使劲揉搓才行,将其制成砖块后才能放进发酵室发酵。
当然蒸煮跟发酵也不是以此就能到位的,而是要经过多次,顾青荷家的配方是要反复发酵八次,然后才能蒸馏取酒。
期间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发酵室里顾青荷还弄了铜炉提升温度洒水提升湿度。
铜炉也是特意弄的,炉子的烟管很长可以直接伸到窗外去,室内炭烧无烟碳并不会影响到酒的口感,顾青荷每一步动作都格外谨慎。
等到白酒经过两次投料八次发酵,制作成酒后,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又是春天。
白酒的制作工艺与过程比葡萄酒难度大的多,八次发酵的时间也十分漫长。
但好在不用顾青荷每时每刻一直守着,家里一直盯着此事的人是田小松。
他是宋书宴前些年从府城带回来的孤儿,如今也已经十三岁了做事很沉稳,这些年跟着顾青荷的几个儿子,也学会识字写字。
虽然没什么文采,但基础的还是会,因此顾青荷便让他每天记录白酒的发酵情况。
这天,顾青荷忙完蚕房之事,照常来到后院的白酒发酵室查看。
田小松赶忙迎上来,递上记录册说道:“夫人,这是最近的发酵情况,一切都按您说的步骤来,没啥问题。”
顾青荷仔细翻看,满意的点点头。她走进发酵室,查看那些发酵的酒砖,感受着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在最合适的区间内。
“这一次发酵后就可以蒸馏了,咱们从第一次蒸煮发酵到现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总算是要将白酒给酿造出来了。”
顾青荷双手叉腰看着面前的酒砖,心中满是期待,这制作白酒可真是不容易啊!
上一次制作白酒全是宋书宴父子盯着的,每一次发酵也是他们来,再加上当时酿造的少,她也没觉得有多累。
但这一次真的是精疲力尽,虽然不是她亲自在干活,但每天都要来一趟,看一看发酵的情况,还不能松懈,真的是心累。
田小松也在一旁笑着说道:“夫人,我很期待发酵这么多次所酿造出来的美酒味道,府城的那些酒坊可没有发酵这么多次的。”
顾青荷笑着大声说道:“那是自然,咱们这工艺复杂,出来的酒品质肯定差不了。”
她制作出来的东西,都是总结过前人几千年的经验,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很快到了蒸馏的日子,顾青荷带着田小松和几个有经验的长工一起操作。
蒸馏器里热气腾腾,随着蒸馏的进行,透明的酒液缓缓流入容器中。
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弥漫开来。众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脸上满是惊喜。
“成了!”
顾青荷眼中满是喜悦,拿起酒杯尝了一口,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这酒味道不错,感觉比上一次的酒,发酵的更好,味道也更加的香醇,回味悠久。上一次发酵,我跟爹经验不足。”
宋书宴也赶来,尝了酒之后赞不绝口。
“上一次酿酒我怀孕,你跟爹在我的安排下能酿造出那般味道的酒已经很不错了。”
顾青荷放下酒杯笑了笑,随后开始安排人将白酒装坛,贴上写有酿造时间的标签。
宋家用来储存白酒的坛子都是大坛子,一个大坛子能存放两百斤的白酒。
小坛子则是一百斤,如今酒窖里的陈酿只有一坛半了,还是那种小坛子。
“小松,你那边是多少坛酒?”
“夫人,是一百七十四坛酒。”田小松一边记录一边说道,同时还将罐装好的白酒又数了一遍,确定没错这才记录了下来。
“我这边是一百五十一坛,总共也就是三百二十五坛酒,六万五千斤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