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王二十二年,泗水之滨的楚国军工坊外,旌旗猎猎,水雾裹挟着铁器淬火的腥气弥漫在空气中。太子熊审身披玄色犀皮甲,腰悬青铜剑,正俯身盯着工匠们拆卸一辆传统战车的木轴,指尖在斑驳的木纹上轻轻划过——这是去年从郑国俘获的战车,两马牵引的车架早已在征战中磨损,车厢两侧的横栏仅能勉强护住士兵的半个身子,此刻正被楚国工匠们当作改良的“范本”。
“将那两根榆木辕杆再削窄半寸,四马并驾时,间距必须刚好容下一匹战马转身。”熊审直起身,声音清亮地叮嘱道。不远处,四名工匠正合力将新制的青铜车轴抬到车架下,轴身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与原先的木轴相比,粗细虽相近,却更显坚固。传统战车惯用两马牵引,载三人便已略显滞重,如今楚国要改四马,不仅要加固车架,连车辕的角度都得重新校准。
一名老工匠捧着刚打造好的铁制轴承上前,双手递到熊审面前:“太子殿下,按您的吩咐,这轴承内侧刻了凹槽,填了牛油,试过在平地上拉动,比木轴省了三成力气。”熊审接过轴承,放在掌心掂量——铁制的器物比木头沉了不少,却能避免木轴遇潮腐烂、遇干开裂的弊病。他走到改装了一半的战车旁,示意工匠将轴承装在车轴两端,待工匠们用铜钉固定妥当后,亲自牵着两匹战马套上辕绳,轻轻一扬马鞭,战车果然顺着地面滑出数步,车轮转动时几乎听不到木轴摩擦的“吱呀”声。
“好!”熊审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随即指向车厢两侧新加装的木板挡板,“这样一来,弓箭手在车内就能俯身射击,不用再像从前那样探身出舱——去年攻蔡国时,咱们的弓箭手光是因为探身被敌箭射中落马的,就有二十七人,今后有了这挡板,伤亡定能减大半。”挡板上早已按熊审的要求开了三排箭窗,每扇窗呈菱形,大小刚好能容一支箭矢射出,既不影响视野,又能护住弓箭手的上半身。
“殿下的心思是好,可这挡板……”一道苍老却有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熊审回头,见国相孙叔敖身披素色布袍,手持竹杖缓步走来,杖头的铜箍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孙叔敖近日偶感风寒,却仍坚持每日来军工坊查看,此刻他绕着战车走了一圈,竹杖轻轻敲了敲车厢两侧的木板,发出“咚咚”的空响,“松木太脆,若遇敌军用戈矛劈砍,三两下就能劈裂,得换铁皮。”
他顿了顿,竹杖指向车辕前端:“还有这里,可在辕杆顶端装三寸长的青铜尖刺,四马冲锋时,既能戳翻迎面而来的敌车,也能刺倒挡路的步兵。中原诸侯如今仍以车兵为战场主力,咱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战车,在咱们的楚车面前,变成连路都走不稳的废柴。”
熊审闻言,立刻俯身行礼:“国相所言极是,臣这就吩咐工匠换铁皮、装尖刺。”孙叔敖笑着抬手扶起他,目光落在那辆改装中的战车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当年先君庄王称霸时,楚国战车还不及晋国的一半精良,如今殿下能着眼于军备改良,可见楚国的根基,是越来越稳了。”
就在两人说话间,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车轮滚动声,夹杂着少年清脆的呼喊:“大哥!大哥!我做的‘风车’能用了!”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太子的幼弟熊正推着一辆奇怪的车子跑来,车架上没有战马牵引,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竖直的木杆,杆顶装着四片扇形的木叶,车轴后端连接着一个石碾,随着熊正推车的动作,木叶在风中飞快转动,石碾也跟着缓缓滚动起来,将地面的泥土碾得平整。
“这是……”孙叔敖眯起眼睛,饶有兴致地走上前。熊正喘着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指着转动的木叶解释道:“国相爷爷您看!这‘风车’只要有风就能转,没风的时候推一把也能转,能带动石碾碾谷子,还能带动铁匠铺的风箱——以后工匠们打铁,不用再靠人拉风箱,省下来的力气就能多打造几辆战车!”
周围的工匠们早已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法子妙啊!以前拉风箱得两个人换着来,有了这风车,一人就能照看铁匠炉!”“要是装在粮车上,还能一边赶路一边碾谷子,省了在营地里设碾坊的功夫!”熊正被众人夸得脸颊通红,却不忘看向熊审,眼神里满是期待:“大哥,你说这风车能不能装在战车上?要是战车跑起来,风车转得更快,说不定能带动什么厉害的兵器!”
熊审走上前,摸了摸弟弟的头,又仔细查看了风车的结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这奇思,倒真给咱们提了个醒。眼下虽不能直接装在战车上,但若能按这个道理,在军粮营地里多造些风车带动石碾、风箱,确实能省不少人力——这些人力用来打造战车、训练士兵,都是楚国的力气。”
孙叔敖也点了点头,竹杖轻轻敲了敲风车的木轴:“稚子之心,往往能破成人之执。当年鲁班造锯,也是受了草叶的启发,如今正儿这风车,说不定将来真能派上大用场。”他转向熊审,语气愈发郑重:“殿下,军备改良不是一日之功,既要改战车的硬甲,也要想这些省力的巧法。中原诸侯只知守着老祖宗的战车形制不变,咱们楚国却能既强甲械,又兴巧思,假以时日,楚车定能成为天下诸侯闻风丧胆的利器。”
熊审望着眼前忙碌的工匠、转动的风车,以及那辆逐渐成型的四马战车,心中涌起一股热流。泗水的风吹过,带动风车的木叶“呼呼”作响,也吹动了他玄色的甲胄。他知道,今日在泗滨的这些改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楚国踏平中原、一统华夏的关键——而这一切,从改良一辆战车、一个少年的奇思开始,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远处的工坊内,工匠们已经开始熔炼铁皮,火光冲天,映得泗水的水面都泛着红光。熊审拿起一支刚打造好的青铜箭,搭在战车的箭窗上,对准远处的树干轻轻一放,箭矢“嗖”地射出,正中树干中心。他转过身,对孙叔敖和熊正说道:“再过十日,咱们就用改良后的战车,在演武场上与旧战车比试一番,让全军看看,楚国的新甲械,究竟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