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厚:唐代“攻心平叛天花板”!一招“借谍传信+宽抚降众”,六日平定二十四寨
邛州牙将阡能发动叛乱,侵扰蜀地边境。都招讨使高仁厚率领军队前往讨伐。出兵前一天,有个卖面的人来到军营,巡逻士兵觉得可疑,把他抓起来审问,果然是阡能派来的间谍。
高仁厚下令解绑,问道:“你为什么要来做间谍?”(注:善于用间谍的人,能借力打力利用敌方间谍)间谍哭着说:“我就是个普通村民,阡能把我的父母妻儿关在监狱里,威胁我说‘你去打探消息回来,如实报告就放了你家人,不然就全杀了’,我实在是没办法才来的!”
高仁厚说:“我知道你是被迫的,怎么忍心杀你?现在放你回去,救你的父母妻儿。但你要转告阡能:‘高尚书明天就出兵,只带五百士兵,没多少人马’。不过我救了你全家,你得帮我悄悄告诉叛军寨里的人:‘仆射(高仁厚)知道你们都是好人,只是被叛军胁迫,实在身不由己。尚书是来拯救你们、洗刷你们罪名的,他一到,你们各自放下武器投降,尚书会在你们背上写‘归顺’二字,让你们回家继续种田。要杀的只有阡能、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韩求五个人,绝对不会连累普通百姓’。”间谍连忙磕头:“这都是百姓心里最盼的事,尚书全都明白还愿意赦免我们,谁会不欢天喜地听命呢!”高仁厚随即放他回去。
第二天,高仁厚出兵,到达双流县时,把截使白文现出来迎接。高仁厚查看了当地的壕沟和栅栏,怒气冲冲地说:“阡能就是个亡命徒,他的手下都是种地的百姓。动用一府的兵力,打了一年多都抓不到他,现在看这壕沟栅栏,又多又牢固,难怪你们能安稳睡觉、吃饱饭,养着叛军邀功请赏!”下令把白文现拉出去斩首,多亏监军拼命求情才保住性命。高仁厚命人把壕沟栅栏全部铲平,只留五百士兵驻守,其余人马都随自己进军,又召集各寨兵马,陆续汇合。
阡能听说高仁厚要来,派罗浑擎在双流西边设立五个营寨,还在野桥箐埋伏了一千士兵,准备偷袭官军。高仁厚早就打探到消息,派人脱下军装,混入叛军寨中,按昨天跟间谍说的话反复安抚。叛军又惊又喜,欢呼着扔下武器投降。高仁厚亲自安抚,在他们背上写“归顺”二字,让他们回去转告没投降的人。寨里剩下的人争先恐后跑出来投降,罗浑擎狼狈地跳过壕沟逃跑,被手下抓住献给高仁厚。高仁厚把他戴上刑具押送官府,下令烧毁五个营寨和所有武器,只留下旗帜。
第二天一早,高仁厚对投降的人说:“本来想马上让你们回家,但前面各寨的百姓还不知道我的心意。麻烦你们替我带路,经过穿口、新津的寨子时,展示背上的‘归顺’二字,把我的话转告他们,到了延贡你们就能回去了。”他让人把罗浑擎的旗帜倒过来系着,每五十个投降的人编一队,发一面倒旗,让他们在前边举着旗大喊:“罗浑擎已经被活捉,送到官府了!大军马上就到,你们寨里赶紧像我们这样投降,立刻就能恢复良民身份,什么事都没有!”
到了穿口,句胡僧设立了十一个营寨,寨里的人看到倒旗和“归顺”二字,纷纷跑出来投降。句胡僧又惊又怒,拔剑想阻止,众人扔瓦片石头打他,一起把他擒住献给高仁厚,五千多名叛军全部投降。第二天一早,高仁厚又下令烧毁营寨,让新投降的人举旗带路。到了新津,韩求设立的十三个营寨全部迎接投降,韩求自己跳进深壕自杀了。将士们想烧毁营寨,高仁厚阻止说:“投降的人还没吃饭,先把寨里的粮食运出来,再烧营寨。”新投降的人赶紧生火做饭,和之前来传信的投降者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唱歌吹乐,整夜不停。
第三天,高仁厚让双流、穿口先投降的人回家,派新津投降的人举旗带路,嘱咐道:“进入邛州境内,你们也能散了回去。”罗夫子在延贡设立了九个营寨,手下前一晚看到新津的火光,就等着投降没睡觉。等新津的人一到,罗夫子赶紧弃寨逃跑,去投奔阡能。第二天,阡能和罗夫子商量全军决战,还没定下来,天色就晚了,延贡投降的人也到了。阡能骑马巡视营寨,想出兵,手下却没人响应。第三天一早,大军快到了,叛军欢呼着冲出营寨,抓住阡能和罗夫子,哭着跪在高仁厚马前投降。高仁厚出兵只用了六天,就平定了五个叛贼,收复了所有营寨。
冯梦龙点评:只用了敌方一个间谍,叛军就争相投降;只用了几队投降的士兵,二十四寨就望风归顺。那些非要靠杀戮俘虏邀功的人,又何必呢?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叛军裹挟百姓+平叛耗损大”困局,关键在“攻心为上+借力传信”
高仁厚能快速低成本平叛,核心逻辑是“不纠结武力镇压,通过‘分化敌人+兑现诚意’,瓦解叛军凝聚力、争取民心”:
1.善用敌方间谍,传递核心信息:不杀间谍反而放归,既借其口向阡能传递“兵力薄弱”的误导信息,又向百姓传递“只诛首恶、赦免众人”的安抚信号,一举两得;
2.精准分化敌我,聚焦首恶:明确“百姓是被迫、首恶必诛”的边界,让叛军士兵放下心理负担,主动脱离叛军;
3.兑现诚意,强化信任:不烧降寨、让降卒分享粮食、兑现“归顺免罪”承诺,用实际行动打消百姓顾虑,形成“投降即安全”的示范效应;
4.借力降众,扩大影响:让投降士兵举旗带路,用“同类示范”比官军直接宣传更有说服力,快速瓦解后续营寨的抵抗意志。
二、核心启示:遇“裹挟型对抗+硬攻耗损大”,别蛮干,用“分化瓦解+诚意攻心”破局
这种“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团队管理、危机处理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对手裹挟用户\/渠道,硬拼易伤及无辜”:比如竞品用捆绑政策锁住渠道商,别强行挖角。像高仁厚那样:“明确‘只针对竞品不合理政策,不针对渠道商’(分化),推出‘无条件退换、盈利保障’的诚意政策(示诚),让已合作的渠道商现身说法(借力传信),慢慢吸引更多渠道商主动合作”;
- 团队管理遇“核心员工被小团体裹挟,对抗管理”:比如部门里小团体抱团抵触新规,别全员批评。可以说:“单独沟通被裹挟的员工,说明‘新规针对效率问题,不针对个人’(分化),承诺‘按贡献给予额外奖励’(示诚),让率先配合的员工分享收益(示范),逐步瓦解小团体凝聚力”;
- 危机处理遇“公众被负面舆论裹挟,对品牌不信任”:比如品牌被谣言误导引发公众抵触,别强硬辟谣。可以说:“公开透明发布事实证据(示诚),区分‘谣言制造者’和‘被误导公众’(分化),邀请KoL、老用户现身说法传递真相(借力传信),逐步重建公众信任”。
简单说就是:“面对裹挟型对抗,硬攻只会扩大耗损、激化矛盾。关键是找准‘被裹挟者’的核心顾虑,用诚意政策分化敌我,再借力已有信任者传递信号,让对抗者主动放弃抵抗,用最小成本解决问题。”
【原文】高仁厚
邛州牙将阡能叛,侵扰蜀境。都招讨高仁厚帅兵讨之。未发前一日,有鬻面者到营中,逻者疑,执而讯之,果阡能之谍也。仁厚命释缚,问之,边批:善用间者,因敌间而用之。对曰:“某村民,阡能囚其父母妻子于狱,云汝诇事归,得实则免汝家,不然尽死,某非愿尔也。”仁厚曰:“诚知汝如是,我何忍杀汝,今纵汝归,救汝父母妻子,但语阡能云:‘高尚书来日发,所将止五百人,无多兵也。’然我活汝一家,汝当为我潜语寨中人,云:‘仆射愍汝曹皆良人,为贼所制,情非得已。尚书欲拯救湔洗汝曹,尚书来,汝曹各投兵迎降,尚书当以‘归顺’二字书汝背,遣汝还复旧业。所欲诛者,阡能、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韩求五人耳。必不使横及百姓也。’”谍曰:“此皆百姓心上事,尚书尽知而赦之,其谁不舞跃听命!”遂遣之。
明日仁厚兵发,至双流,把截使白文现出迎。仁厚周视堑栅,怒曰:“阡能役夫,其众皆耕民耳。竭一府之兵,岁余不能擒,今观堑栅,重复牢密如此,宜其可以安眠饱食、养寇邀功也!”命引出斩之。监军力救,乃免,命悉平堑栅,留五百兵守之,余兵悉以自随。又召诸寨兵,相继皆集。阡能闻仁厚将至,遣浑擎立五寨于双流之西,伏兵千人于野桥箐,以邀官军。仁厚诇知,遣人释戎服,入贼中告谕如昨所以语谍者。贼大喜呼噪,争弃甲来降。仁厚因抚谕,书其背,使归语寨中未降者。寨中余众争出,浑擎狼狈逾堑走,其众执以诣仁厚。仁厚械送府,悉命焚五寨及其甲兵,唯留旗帜。
明旦,仁厚谓降者曰:“始欲即遣汝归,而前途诸寨百姓未知吾心,借汝曹为我前行,过穿口、新津寨下,示以背字,告谕之。比至延贡,可归矣。”乃取浑擎旗倒系之,每五十为队,授以一旗,使前扬旗疾呼曰:“罗浑擎已生擒,送使府。大军且至,汝寨中速如我出降。立得为良人,无事矣!”至穿口,句胡僧置十一寨,寨中人争出降。胡僧大惊,拔剑遏之。众投瓦石击之,共擒以献仁厚,其众五千人皆降。明旦又焚寨,使降者又执旗先驱。到新津,韩求置十三寨,皆迎降,求自投深堑死。将士欲焚寨,仁厚止之,曰:“降人皆未食,先运出资粮,然后焚之。”新降者竞炊爨,与先降来告者共食之,语笑歌吹,终夜不绝。明日,仁厚候双流、穿口降者先归,使新津降者执旗前驱,且曰:“入邛州境,亦可散归矣。”罗夫子置九寨于延贡,其众前夕望新津火光,已待降不眠矣。及新津人至,罗夫子脱身弃寨奔阡能。明日,罗夫子、阡能谋悉众决战,计未定,日向暮,延贡降者至。阡能走马巡塞,欲出兵,众皆不应。明旦大军将近,呼噪争出,执阡能、罗夫子,泣拜马首。出军凡六日,五贼皆平。
只用彼谍一人,而贼已争降矣。只用降卒数队,而二十四寨已望风迎款矣。必欲俘馘为功者,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