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纠众错别硬查”,用“给退路”比“强追责”更高效
司法部门上奏朝廷:石亨等人被诛杀后,他们的党羽中,借着“夺门之变”冒领功劳而升官的有几千人,都应该追查惩处。
明英宗召见李贤,说:“这事要是严查,恐怕会惊动太多人,引发混乱。”李贤建议:“朝廷可以发布命令,允许这些冒领功劳的人主动坦白,坦白后就免除他们的罪责,这样处理才妥当。”
朝廷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有四千多个冒领功劳的人,全都主动自首,朝廷也顺利纠正了他们的官职问题。
不搞“一刀切”的严查追责,用“自首免罪”给人台阶,既纠错又稳人心,比强硬整治高明太多!
要是直接下令严查惩处这几千人,很可能会让这些人恐慌反抗,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动摇朝堂稳定;可要是放任不管,又会破坏朝廷规矩,留下隐患。李贤的办法既守住了“纠正冒功”的底线,又给了犯错者“主动改正”的机会,用最小的动静解决了大问题,还避免了人心动荡。
李贤的智慧,在于看透“处理大规模犯错群体,核心是‘减少对抗、降低成本’”:他不把目标定在“惩罚所有人”,而是放在“纠正错误、稳定局面”上,用“自首免罪”的政策,让大多数人主动配合,既快速解决了问题,又没引发新的混乱。很多时候,面对多人犯错的情况,别只想着“严肃追责”,先给对方留条改正的退路,反而能更顺利地推进整改,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管理智慧】
一、李贤的“纠错逻辑”:不搞“一刀切”追查,用“自首免罪”给台阶,减少对抗
李贤不主张硬查硬罚,核心是算透了“大规模纠错的死穴——硬查必引发恐慌,甚至逼人造反”。当时冒功升官的有数千人,遍布朝野,要是一个个去查:
-会让这些人觉得“朝廷要赶尽杀绝”,要么找关系托人求情,把水搅浑;要么干脆抱团抵抗,甚至散布谣言动摇人心,反而更难收拾;
-还会让其他官员人人自危,怕“自己跟石亨有过牵连被牵连”,影响朝廷正常运转。
而“自首免罪”相当于给了所有人一个“体面下台”的机会:主动认错就不用受罚,既保住了这些人的面子和基本权益,又让朝廷轻松收回违规授予的官职——没冲突、没动荡,还能快速纠错,堪称“大规模纠错的最优解”。
当代案例1:公司查出数千员工违规领补贴,不追责,靠自查自纠补漏洞
某互联网公司财务审计时发现,因为之前补贴政策漏洞,有近3000名员工(占总人数1\/3)违规领取了“通勤补贴”(比如没通勤需求却每月领钱)。要是按“规定”追查,不仅要让这些员工退钱,还得按“骗取补贴”扣绩效,甚至开除带头违规的人——可这么做,不仅会让大半员工不满,还可能引发“集体辞职”危机。
hR总监学李贤的思路,跟cEo提议:“发个内部通知,说‘近期发现补贴政策有漏洞,存在误领情况,10天内主动申报并退还误领金额的,不追究任何责任;逾期未申报的,将按公司制度处理’。” 同时简化退款流程,让员工在内部系统就能提交申报、发起退款。
结果不到10天,2800多名违规员工主动申报退款,只有少数几人逾期未处理,公司按规定从轻罚了款。整个过程没闹任何矛盾,员工也没觉得“公司在针对自己”,反而觉得“给了改过机会,很人性化”。要是当时硬查硬罚,大半员工会心生怨恨,要么消极怠工,要么跳槽,公司损失只会更大。
当代案例2:社区查出数百户违规占公共空间,不强拆,靠自主整改化解
某老旧社区排查时发现,有近200户居民违规占用公共空间(比如在楼道堆杂物、在楼下私搭菜园),要是按“规定”强拆,居民肯定会闹:老人觉得“堆点东西方便,凭啥拆”,搭菜园的觉得“自己种点菜省钱,没碍着谁”,甚至可能跟社区工作人员起冲突。
社区主任学李贤的招,贴出公告:“15天内,居民自主清理违规占用的公共空间,社区会派志愿者帮忙搬运杂物;清理完后,社区会把空出来的地方改成‘便民储物角’‘社区花园’,大家一起用;逾期不清理的,将联合城管按规定处理。” 还挨家挨户上门沟通,讲“占用公共空间有消防隐患”。
结果15天内,180多户居民主动清理了违规物品,剩下几户在社区志愿者帮忙下也完成了整改。后来社区真的建了便民储物角和社区花园,居民们都夸“社区办事贴心”。要是当时硬拆,居民肯定会跟社区结仇,以后再推进任何事都会被抵触——“给机会自主整改”比硬来管用多了。
二、对比“硬查的坑”:李贤的“软纠错”,避开了“越纠越乱”的死局
要是英宗没听李贤的,非要硬查这数千冒功者,大概率会踩两个大坑:
1.引发恐慌性对抗:冒功者会四处托关系、找靠山,甚至联合起来向朝廷施压,说“‘夺门之变’时我们也出过力,现在却要治罪”,把小事闹大,甚至动摇皇权;
2.消耗朝廷精力:数千人的案子,查起来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还得甄别“谁是主动冒功、谁是被动牵连”,短时间内根本查不完,反而会耽误其他正事,让朝廷陷入“内耗”。
现在很多组织处理“大规模违规”时,也爱犯“硬查”的错:
-某学校查出数百学生“用旧饭卡刷补贴”(饭卡已挂失却没注销,还能刷钱),学校没给机会,直接在全校通报批评,还让学生退钱、写检讨,结果学生们觉得“学校不给面子”,甚至故意浪费粮食、破坏食堂设施,反而更难管理;
-某商场查出数十家商户“少交租金”(利用租金计算漏洞漏交),商场没沟通,直接断了商户水电,要求补交所欠租金,结果商户们联合起来罢市,商场客流量大跌,最后只能妥协——硬查硬罚,只会把“违规者”逼成“对抗者”。
三、核心启示:遇到“大规模纠错”,记住李贤的2个“不犯傻”
1.不犯“一刀切硬查”的傻:别一遇到“多人违规”,就想“全查全罚、一棍子打死”,先想“这么多人会不会引发恐慌”——李贤面对数千人不硬查,公司面对数千员工不追责,社区面对数百户不强拆,都是“避免把小错酿成大冲突”,比硬刚省10倍事;
2.不犯“不给台阶硬逼”的傻:别让违规者觉得“没退路”,要给“自首、自查、自主整改”的机会——人都怕“没面子、没活路”,给个台阶下,大部分人都会主动纠错;硬逼只会让他们“破罐子破摔”,反而更难收拾。
【原文】李贤
法司奏:石亨等既诛,其党冒夺门功升官者数千人,俱合查究。上召李贤曰:“此事恐惊动人心。”贤曰:“朝廷许令自首免罪,事方妥。”于是冒功者四千余人,尽首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