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佑甫:“遇困别死磕”,用“转思路+抓时机”比“钻牛角”更高效
拒献钱:转赐将士“赢人心”,不陷两难
唐德宗刚即位,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上奏,要献给朝廷三十万缗钱。德宗想收下,又怕被李正己欺骗(比如事后反悔或借此拿捏);想拒绝,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陷入两难。
宰相崔佑甫提议:派使者去淄青慰问将士,把李正己要献的钱当场赐给将士们。这样一来,将士们都会感念皇帝的恩情,各地节度使也能知道朝廷不看重财物,更重民心。德宗采纳了这个建议,李正己知道后,又惭愧又服气。
换将领:从容留谈“稳兵权”,不生变故
神策军使王驾鹤长期掌管禁军,权力大到震动朝廷内外。德宗想换掉他,又怕他趁机叛乱,就找崔佑甫商量。崔佑甫说:“这事没什么可担心的。”
他立刻召来王驾鹤,故意和他聊天聊了很久;就在这期间,接替王驾鹤的白志贞已经进入军营,接管了兵权。整个过程平稳过渡,没发生任何变故。
不被表面问题困住,抓核心需求破局,比纠结“收不收”“换不换”高明太多!
面对李正己的“献钱试探”,崔佑甫没纠结“钱要不要”,而是把钱变成“朝廷施恩的工具”,既避开陷阱,又赢了人心;面对王驾鹤的“兵权隐患”,他没硬来,而是用“拖延谈话”的方式稳住对方,同时快速完成权力交接。这种“不正面硬刚、绕开风险点”的处事方式,既解决了问题,又没引发新麻烦。
崔佑甫的智慧,在于看透“问题的核心不是钱或人,是背后的风险和人心”:献钱的风险是“被拿捏”,所以转赐将士化解;换将的风险是“生叛乱”,所以借谈话拖延、趁机交接。很多时候,遇到两难或有风险的事,别只盯着问题本身,换个思路找突破口,抓准时机行动,反而能轻松化解难题。
【管理智慧】
一、崔佑甫的“解烫手山芋逻辑”:不接不拒,把难题转化成“人情牌”
李正己献钱的本质是“试探+给难题”:要是朝廷贪钱收下,他就知道“皇上好拿捏”,以后可能更放肆;要是朝廷直接拒绝,他就有理由说“朝廷不给我面子”,甚至在下属面前卖惨“我想效忠都没机会”。而崔佑甫的“赐给将士”,相当于把“李正己的试探”变成了“朝廷的恩宠”——
- 对将士:拿到钱,感恩的是皇上,不是李正己,等于断了李正己“用金钱收买军心”的路;
- 对朝廷:既没接“可能有坑的钱”,又落了“体恤将士”的好名声,还让其他节度使不敢再用“献钱”试探;
- 对李正己:想挑理都没辙,反而因为“自己献的钱成了朝廷的人情”,只能乖乖服软。
放到现代场景(企业应对合作方“试探性送礼”、社区处理商户“带目的捐款”、职场应对同事“难拒绝的请求”),这个逻辑就是“遇到‘接也不是、拒也不是’的烫手山芋,别硬刚,把它转给‘第三方’——既不得罪人,又能把难题变成加分项”。
当代案例:合作方送高端礼品,cEo不接不拒转赠团队,既赚人情又破试探
某科技公司的合作方为了“催进度+要优惠”,给cEo送了一套价值几万的高端茶具,cEo既怕收了被说“拿好处”,又怕拒了让合作方觉得“不给面子”。
公司副总学崔佑甫的招,提议:“别自己收,咱们下周开‘项目攻坚表彰会’,把这套茶具拆成‘最佳贡献奖’‘最快进度奖’的奖品,给项目组的核心成员颁奖,还在朋友圈发动态‘感谢合作方对项目的支持,礼品已转赠辛苦的团队’。”
结果合作方看到朋友圈,觉得“公司重视团队,不是只看领导私利”,反而更愿意配合进度;项目组成员拿到奖品,干劲更足了,还提前完成了任务。要是cEo当时直接收了,可能会被员工议论“拿合作方好处”;直接拒了,合作方可能会故意拖进度——这么一转,难题全变成了好事。
二、崔佑甫的“权力平稳交接逻辑”:声东击西,拖住关键人再同步推进
王驾鹤的软肋是“手握兵权但怕‘名不正’”——要是直接说“要换你”,他可能会以“有人陷害”为由兵变;但要是先拖住他,让他没机会发号施令,同时让代任者先接触军队,将士们接受了新领导,他就算想闹也没兵可用。崔佑甫的操作,相当于“用聊天缠住王驾鹤的‘脑’,用代任者稳住军队的‘手’”,两头同步推进,没给混乱留任何空隙。
放到现代场景(企业换强势部门主管、社区换有威望的物业经理、机构换核心岗位负责人),这个逻辑就是“换权力大的人,别直接摊牌,先‘拖住关键人’,再‘同步铺路’——让对方没机会搞事,让接手的人有机会站稳脚跟,交接自然稳”。
当代案例:公司换强势销售总监,总监用“谈战略”拖住,新总监同步接团队
某零售公司的华东销售总监老周,管了8年团队,手里握了70%的核心客户,总跟总部叫板“要涨提成”。总部想换他,又怕他带走客户、煽动团队辞职。
hR总监学崔佑甫的招,分两步走:
1.拖住老周:让cEo找老周“聊未来3年销售战略”,说“公司想让你牵头做华东区新市场拓展,先把方案做出来”,老周以为要被重用,天天泡在办公室写方案,没心思管团队;
2.同步铺路:让新总监小李“以‘协助老周做新方案’的名义”进团队,每天跟门店店长聊“客户维护细节”“销售目标拆解”,还帮老员工解决了几个“客户投诉”的老问题,不到两周,团队就接受了小李。
等老周把方案交上去,cEo才说“新市场拓展交给小李负责,你转任‘战略顾问’”——老周一看团队已经认小李,自己再闹也没用,只能接受;客户也没流失,团队还比以前更有干劲。要是总部直接跟老周说“要换你”,老周肯定会带着核心客户跳槽,团队也得散一半。
三、对比“硬刚的坑”:崔佑甫的“巧劲”,避开了“两败俱伤”的死局
要是德宗没听崔佑甫的,直接收了李正己的钱,可能会被李正己拿捏“皇上贪财”,以后更难管;要是直接拒了,可能会引发节度使们的不满,甚至联合抗命。而换王驾鹤时,要是直接下命令,可能会引发禁军兵变,德宗的皇位都可能不稳。
现在很多人处理类似问题,总爱“硬刚”,结果越搞越糟:
- 某社区商户给居委会捐了一笔钱,想让居委会“默许他占道经营”,居委会直接拒了,商户怀恨在心,到处跟其他商户说“居委会不近人情”,最后没人愿意配合社区活动;要是学崔佑甫,把钱用来搞“商户便民服务站”,既断了商户的“小心思”,又让他有面子,反而会配合。
- 某公司想换技术总监,直接跟他说“你能力跟不上,要被替换”,技术总监气不过,删了核心代码,导致项目停了两个月,公司损失几百万;要是学崔佑甫,先让他“牵头做技术文档整理”,再让新总监“协助整理”,同步交接代码,根本不会出这档子事。
四、核心启示:遇到“难搞的人和事”,记住崔佑甫的2个“不犯傻”
1.不犯“接烫手山芋或直接拒”的傻:遇到“对方带目的的好处”(献钱、送礼、捐款),别直接接或拒,先想“能不能转给第三方”——转给团队、转给受众、转给公共福利,既不得罪人,又能把对方的“试探”变成自己的“人情”;
2.不犯“换权力人先摊牌”的傻:换手握实权的人,别先跟他说“要换你”,先“用正事拖住他”(聊战略、写方案、做整理),再让接手的人“悄悄铺路”(接触团队、熟悉业务、解决问题)——等对方反应过来,大局已定,想闹也没机会。
【原文】崔佑甫
德宗即位,淄青节度李正己表献钱三十万缗。上欲受,恐见欺;却之,则无词。宰相崔佑甫请遣使慰劳淄青将士,因以正己所献钱赐之,使将士人人戴上恩,诸道知朝廷不重财货。上从之,正己大惭服。
神策军使王驾鹤,久典禁兵,权震中外。德宗将代之,惧其变,以问崔佑甫。佑甫曰:“是无足虑。”即召驾鹤,留语移时,而代者白志贞已入军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