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藤蔓缝隙,在废弃山洞的地面投下细碎光斑。林渊将从李三手中得来的布防图铺在平整的石块上,指尖顺着炭笔线条缓缓滑动, 东、西、北三处岗哨的位置呈三角分布,后门恰好在三角盲区,偏房紧靠前殿却远离主路,每一处细节都需要刻进脑海,绝不能在潜入时因翻看图纸暴露踪迹。
他闭上眼,丹田内的空间道文微微颤动,将布防图的信息转化为立体模型:寅时换班时,北岗哨修士会先去前殿报备,西岗哨需等东岗哨交接完再换岗,这 10 分钟空窗期内,后门守卫会趁无人监督偷偷靠在墙角打盹;偏房外的血灵道文虽有警戒,但从李三描述的波动强度判断,只需用空间道文轻微干扰,就能屏蔽气息不被察觉。反复确认三遍,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遗漏,林渊才点燃火折子,将布防图烧成灰烬,用溪水将灰烬冲散,连一丝痕迹都不留下。
“接下来是气息压缩,这是潜入的关键。” 林渊从储物袋中取出最后一小撮空间灵草残渣 , 叶片早已干枯,却仍能看到淡蓝色的纤维,这是天墟秘境 b 区特有的灵草,蕴含的空间能量虽微弱,却能完美掩盖修士的灵气波动。他将残渣放在掌心,指尖用力捏碎,粉末在掌心散开,与体内的空间道文产生细微共鸣,像是两股溪流汇入同一片水域。
他盘膝坐下,运转 “量子道文压缩法”:引导丹田内的灵气缓缓溢出,空间道文如细密的丝线,将灵气层层缠绕。不同于平时的灵气运转,这次需要将筑基后期的气息压缩至炼气后期水平。
先将灵气凝聚成丝,再用道文将丝拧成线,最后将线折叠成结,每一步都要精准控制力度,既要保证气息足够弱,又不能因压缩过度损伤经脉。淡蓝色的道文在他周身流转,灵气波动从筑基后期的沉稳,渐渐变得像炼气修士般微弱,甚至带着几分散修特有的驳杂,与黑风岭常见的低阶修士别无二致。
半个时辰后,林渊起身走到洞外的溪水边。水面倒映出他的身影,周身已看不到明显的灵气光晕,只有凑近到三尺内,才能感知到一丝极淡的空间能量。他摸出颈间的圣女玉佩,指尖凝聚一丝道文轻轻触碰玉佩表面 , 原本明亮的金光瞬间收敛,只留下一道极细的淡光,牢牢锁定分舵方向,既不会失去定位功能,又不会因能量过强被血煞修士察觉。“这样一来,就算路过岗哨,也只会被当成迷路的低阶散修,不会引起怀疑。”
装备整理同样需要精心规划。林渊将储物袋倒空,只留下最关键的物品:匕首是普通铁匠打造的,没有任何道文加持,别在腰间时特意用布条缠住刀柄,避免行走时与衣料摩擦发出声响;阵图碎片用三层特制兽皮布条包裹,贴在丹田处;仅取 1 块下品灵石塞进袖口,灵石表面用道文做了轻微处理,灵气不会随意溢出,只在应急时捏碎补充;其余 9 块灵石、破损的检测仪,甚至之前用剩的伤药,都被他埋在山洞深处的石块下,用藤蔓掩盖 。
最后,他凝聚了 3 道小型空间之刃。刃身仅半尺长,淡蓝色的光几乎隐于空气之中,这是最后的防御手段。他将之刃藏在袖口,与手腕的皮肤轻轻贴合,只要不主动激发,就不会产生能量波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用道文攻击,一旦触发血灵道文的连锁警戒,整个分舵的修士都会被惊动。” 林渊在心中反复提醒自己,指尖划过袖口的之刃,感受着道文的稳定。
夕阳西斜时,黑风岭的风带着凉意吹过密林。林渊锁好山洞 ,按布防图标注的路线向分舵主峰移动,始终保持低姿潜行,空间道文维持着 30 丈内的感知范围:20 丈外有两名血煞散修巡逻,气息是炼气后期,只需绕到岩石后就能避开;10 丈内有几只黑风狼经过,它们对修士气息敏感,却因林渊的气息已伪装成散修,只是警惕地看了几眼便转身离开。
行至距离分舵 1 里的山坡,林渊翻身爬上一棵粗壮的古槐树。树干足够粗,枝叶茂密如伞,正好能隐蔽身形。他从枝叶缝隙望向分舵,黑色石堡在夕阳下泛着淡红色的灵气光晕 —— 这是血灵道文持续运转的外在表现,光晕在偏房和岗哨位置明显更浓,偏房窗口甚至能看到道文流转的微光,印证了李三 “偏房有警戒道文” 的说法;而石堡后侧的后门,果然只有一名修士斜靠在墙边,双手抱胸,头一点一点地打盹,脚边还放着半壶酒,连腰间的血灵长刀都斜斜地挂着,防卫松懈得近乎无人看守。
“布防图是真的,没有陷阱。” 林渊松了口气,抬头看天色 , 夕阳只剩半边沉入西山,天边泛起淡淡的暮色,估算到寅时换班还有 3 个时辰。他没有贸然靠近,而是滑下古树,在山坡南侧的草丛中潜伏下来。这里地势低洼,前方有岩石遮挡,既能清晰观察分舵的动静,又不易被巡逻的修士发现。
林渊闭上眼,调整呼吸,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丹田内的空间道文缓慢运转,维持着气息压缩的状态;掌心的圣女玉佩微微发烫,像是在传递苏瑶的气息,提醒他时间紧迫。远处传来分舵修士的吆喝声,夹杂着酒瓶碰撞的脆响,一切都和预想的一样,只待夜色渐深,寅时的钟声敲响,便是潜入的最佳时机。
夜色一点点笼罩黑风岭,分舵的血灵光晕在黑暗中愈发明显,像一盏危险的灯,指引着林渊的方向。他握紧袖口的下品灵石,目光紧紧盯着后门的方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等,等空窗期到来,夺取传讯符,然后立刻去红枫谷找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