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个刚刚以雷霆手段横扫匪徒,此刻却笑得有些腼腆的年轻武僧,陈默与岑什兰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惊异与好奇。
“陈默。” “岑什兰。”
两人各自报了姓名。陈默拱手还礼,真诚道:“多谢许斌师傅出手相助。”
许斌摆了摆手,那根沉重的熟铜棍在他手中轻若无物:“路见不平,理应相助。何况这伙人在此地盘踞多时,劫掠过往车辆,我追踪他们已有两日了。”他看了看地上呻吟的匪徒,又从破旧的僧衣口袋里掏出一部老式手机,晃了晃,“这里偶尔有信号。我已经报了警,说明情况和位置,警察应该很快会到。我们得在这里看管一会儿,免得他们跑了。”
陈默正想深入了解这位独特的武僧,自然从善如流:“好,我们陪你一起等。”
许斌用特殊的绳索手法将匪徒们串在一起,领着陈默和岑什兰来到不远处一处背风的古代遗址残垣下暂避风沙。
升起用枯枝带来的篝火,橘红色的光芒驱散了沙漠夜间的寒意。许斌拿出自己干硬的粗面饼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分给陈默和岑什兰。岑什兰则从苗绣布袋里取出云雾寨准备的熏肉和果脯,分享了出来。
“许师傅不是附近寺庙的僧人?”陈默接过面饼,问道。
许斌啃了一口饼,就着水囊咽下,摇了摇头:“我自幼被遗弃,是师父在敦煌一座荒废的古寺‘金刚寺’遗址中捡到的。师父说,我佛门亦有护法金刚道,持戒修心,亦需强健体魄,以降妖伏魔,护持正道。师父圆寂后,我便一人守寺,偶尔下山,行些力所能及之事。”
他话语朴实,却道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修行之路。陈默能感觉到,许斌体内那股炽热刚阳的力量,并非源自地脉或灵气,而是源于自身无比纯粹、坚定的信念与对肉身的千锤百炼,是一种将精神意志锤炼到极致,反哺肉身,开发人体秘藏的道路。
“金刚寺……伏魔神通……”陈默沉吟片刻,直言道,“实不相瞒,我二人亦非寻常旅人。”他简略说明了地脉守望者的职责,以及自己正在游历,探寻不同修行法门,以更好守护世间的初衷。
许斌听得眼睛发亮,他常年独居,除了师父,很少与人交流修行之事,更未听说过“地脉守望者”这样的组织。陈默对大地脉络的感知和岑什兰玄妙的蛊术,都让他感到新奇不已。
“陈先生心怀天下,我佩服。”许斌由衷说道,他摸了摸身边立着的熟铜棍,“我的佛法粗浅,只知遇魔降魔,遇邪斩邪,守护一方百姓平安。倒是与先生所言‘守望’之意,有几分相通。”
陈默看着他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发出了与邀请岑什兰时类似的提议:“许师傅一身正气,伏魔神通更是了得。如今世间暗流涌动,魔物邪祟层出不穷,形态各异。守望者正需各方同道携手。不知师傅可愿与我们同行一段,互相印证所学,亦能斩妖除魔,庇护更多生灵?”
许斌愣了一下,他从未想过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但陈默的话,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想起师父临终前曾说,他的路不在小小的金刚寺,而在更广阔的天地。看着跳跃的篝火,又看了看陈默坦诚的目光和岑什兰(虽然清冷但并无恶意)的神情,他心中那股属于年轻人的热血与对未知的向往,渐渐涌动。
沉默良久,他双手合十,郑重道:“阿弥陀佛。承蒙陈先生看重。我……愿随两位同行,见识世间妖魔,磨砺我这伏魔神通!”
陈默脸上露出笑容,伸出手:“欢迎加入,许斌。”
许斌看了看陈默的手,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掌,有些笨拙地伸手与他握在一起。岑什兰也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这位新伙伴。
不久后,远处传来了警笛的声音。许斌向赶来的警察简单说明了情况,将匪徒移交。处理完这些,三人迎着即将升起的朝阳,再次踏上了旅程。
篝火已熄,但新的伙伴情谊已然点燃。来自苗疆的蛊师,守护古寺的武僧,与身负地脉之力的守望者,在这现代与古老交织的西域,完成了命运汇聚
---
这样修改后,用“警察”替代了“官府”,并用“报了警”、“警笛”等现代元素融入剧情,使其更符合现代背景。再次感谢您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