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最好是去验一下,也好做个排除。”
芳芳想了想,“既然最好验血型,你一开始怎么不让我直接验血呢?”
李卫东叹了口气,“验血这件事儿,在郊县这地方其实不太容易。
郊县地方太小,县医院条件有限,没有配套设备。”
芳芳瞪着眼,“你别瞪我,这事儿是小杜说的,不是我说的。”
好吧,这事儿确实不怨他。
“还有一点,老一辈人喜欢滴血验亲,对抽血化验这事儿,接受度比较高。”
李卫东看着她,“你也知道,这抽血化验血型和滴血认亲是两回事儿。”
是的,滴血认亲这事儿它就没道理。
任何血放一起,都会溶血,血液和清水压力关系不同,她解释不清楚,反正是能融合,那猪血和鸡血都能混一起,更何况是人的。
“你是怕他们要滴血认亲?”
李卫东点点头,“如果你们是父女关系,但是血液没溶合,那对你而言结果不利。
如果你们不是父女,但是血液溶合了,那这个结果对你而言也不好。”
李卫东跟说绕口令一样,芳芳听懂了。
“那去验血的话,结果也不一定吧?”
李卫东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看着她,“这就得多方面来看了。”
反正他现在觉得,这家子人对赵红芳是很上心的。
反正现在的很多事儿看来,像是真的。
“现在验血很麻烦吗?”
不知道这会儿验个血得花多少钱啊?
他点点头,“我们时间有限,只能抓紧时间申请,带着你去医院。”
“你不是说县城医院不能吗?”
“我们去北城。”
说实话,县城医院即使能做,他也不放心。
“你是打算回去了吗?”
他要回去,那她怎么办?
留在这里?芳芳有点不开心。
虽然她在那里都是一个人,可是在北洼镇,好歹她熟悉啊!
而且北洼镇有大妞,有陈大娘,还有山子和虎子。
这会儿要是给她扔这里,她会分离焦虑的!
“你走了我怎么办?”
李卫东不解,什么叫他走了她怎么办?
他俩又没关系,他就是陪着她来认亲的。
怎么说的好像自己是个负心汉一样。
“如果是你父母,那你应该留在这里。”
芳芳瘪着嘴看着他 ,“如果不是,那你就得跟我回去,毕竟你还是黑户,回大院比较安全。”
芳芳越听脑子越懵。
这事儿整得,她肯定不是啊。
那结果就只有一种,跟着李卫东回去继续当黑户。
当黑户怕什么,不就是没户口吗?等着十年结束,她就开始摆摊做买卖,争取做北洼镇第一女富豪,她要专心搞事业,走向人生的巅峰!
“行,那就做。”
“为什么要抽血?”
陈玲看着李卫东,这,这怎么扯上抽血了呢?
“这是要滴血验亲吗?”
李卫东跟她解释,“验血结果也能帮助验证你们的关系。”
陈玲有点担心,她不想去。这事儿整得,这,这要是测出来不一样,可怎么办?
赵翰林反而比较淡定,“行,测吧。我没意见。”
既然决定了,由县城的武装警察部队出车,带着这几人去了北城的人民警察医院。
这地方毕竟是他们警察的大本营,谁也别想搞事情。
芳芳不知道具体测试什么,旁边的那个白大褂只跟她说,要测试血型和什么la,她也没听懂,反正就是这会儿比较先进的技术,说的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
芳芳要不是念过书,知道的多点,就被他忽悠了。
“这个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
“一个星期左右,最好十天左右取报告。”
这么久?
她总不能在这待十天吧?
芳芳看着李卫东,“十天呐!”
赵翰林背着手,等着他们出来。
他看着芳芳,“芳芳啊……”
芳芳看着他,就感觉他好像透过自己看另一个人。
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虽然赵翰林各种行为都在配合,但是她就是觉得,这个做父亲的没有做母亲的那么积极。
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不应该啊,在生死关头给自己扣个绿帽子,说儿子是野种的,这事儿一般人干不出来的。
不过是个挺疼孩子的人。
“李同志,我想跟芳芳单独说几句。”
李卫东点点头,往外走了几步。
他走了能有八九步就停下了。
这个距离,一般人可能听不清楚,但他能。
他其实不太放心,所以他决定做一回小人,监听一把。
“芳芳啊,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能接受。”
“估计没出结果的这段日子,你也不会留在这。”
芳芳低着头没说话,她背着手,手指头绞在一起。
赵翰林看着她,“你现在不记的家不记得父母,没关系的。
这事儿也不是你自己愿意的,咱们能想起来最好,记不起来也无所谓。
这日子只要你过得舒心就行。”
赵翰林对着她,也不知道想说点什么?
他早年意气风发,前途无量,中年失意,这几年的日子,磋磨人啊,要不是他能想开,人早就被关疯了。
“做父母的,一心都是为孩子考虑的。
做儿女的,只要过得好,回不回来都行。
我又不指着孩子养老,只要你们不吃苦受罪,能享着福,就是一辈子不回来,我也无所谓。”
这想法,芳芳有点感动。
“那个,你知道血液检测不一定能匹配吧?”
赵翰林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所以他觉得测血型这事儿也不是很靠谱。
但是这会儿血液鉴定还是比较认可的,也只能做这个做个辅助。
“那个,那个……”
芳芳不知道怎么说,“我可能得跟着回北洼镇,你们……”
赵翰林点点头,“我理解,你想回去就回去,想留下来就回家住。”
芳芳点点头,她才不去呢。
她要跟着李卫东回北洼镇。
明明知道结果的事儿,犯不着在这浪费时间。
李卫东跟芳芳收拾了东西回了北洼镇。
陈玲这个“后娘”给她收拾了一兜子吃的喝的,准备的足足的一路上各种嘱咐,芳芳听着她唠唠叨叨唠唠叨叨的,就觉得跟亲娘一样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