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治”的根基已然夯实,“德治”的教化深入人心,“自治”的活力充分涌流,“智治”的支撑全面赋能,清州,这座曾经在腐败的泥淖中挣扎、在信任的断裂带上徘徊的城市,完成了一场脱胎换骨的系统性重塑。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终点,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新的开始”。它意味着清州的发展站上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平台,其治理逻辑、发展动能、城市气质和人民心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个“新的开始”,不是对过去创伤的简单覆盖与遗忘,而是将惨痛的教训转化为制度性、文化性的免疫力,带着浴火重生后的清醒、坚定与从容,迈向一条更具韧性、更可持续、也更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崭新征途。
这个“新的开始”,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体现在清州发展的各个维度,昭示着一个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未来的到来。
内涵一:发展逻辑的“根本性转换”
清州的发展驱动力,已经实现了从依赖个别能人、特殊政策甚至灰色利益的旧模式,转向依靠制度、法治、创新和市场的健康新逻辑。
· 从“权力驱动”到“规则驱动”: 权力被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企业家的精力从“找市长”彻底转向“找市场”,比拼的不再是关系网的厚度,而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政府角色则聚焦于营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这种基于规则的发展逻辑,具有更强的可预期性和可持续性。
· 从“速度情结”到“质量优先”: 清州不再盲目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城市扩张与功能提升并进。评价发展的指标,更多地转向了创新能力、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社会和谐等综合性维度。这是一种更加成熟、更具韧性的发展观。
· 从“外部输血”到“内生造血”: 随着政治生态的净化、营商环境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清州的经济内生动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本土企业茁壮成长,外部资本持续涌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清州不再是一个需要特殊关照的“问题地区”,而是一个能够自我驱动、自我优化的“价值高地”。
内涵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成型”
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成型,并展现出强大的治理效能。
· “四治融合”的协同效应: 法治划定了行为的底线,德治提升了社会的文明水位,自治激发了基层的创造活力,智治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撑。这四者并非割裂,而是有机整体。例如,社区自治在法治框架下运行,德治为自治提供价值引导,智治则为自治和法治提供便捷工具和数据支持。这种融合治理的模式,是清州未来应对复杂挑战的独特优势。
· “韧性城市”的初步构建: 这套治理体系使得清州具备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恢复能力。无论是面对经济波动、突发公共事件还是社会矛盾,清州都拥有了更完善的预警机制、更高效的响应体系、更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更广泛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韧性”,是城市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人民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 在整个治理体系中,人民群众不再是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而是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监督者。他们的诉求有渠道表达,他们的智慧有平台汇聚,他们的权利有制度保障。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的理念,在清州得到了生动而具体的体现。
内涵三:城市气质的“深刻蝶变”
城市的气质,是其精神内核的外在表现。清州的气质,已然焕然一新。
· 从“暮气沉沉”到“朝气蓬勃”: 腐败阴霾散去,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使得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干部队伍担当作为,企业家群体锐意进取,市民群众乐观向上。城市空气中弥漫着机遇的味道和奋斗的气息,一种积极进取、充满希望的“朝气”取代了过去的“暮气”。
· 从“封闭保守”到“开放自信”: 清州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外界。它敢于直面过去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警示和教育资源;它乐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它自信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变化与成就,吸引全球的人才和资本。这种开放自信,是城市持续进步的重要心理基础。
· 从“熟人社会”的“关系学”到“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感”: 随着法治和规则的深入人心,清州社会正在从过度依赖人情关系的“熟人社会”逻辑,加速转向普遍遵守契约和规则的“陌生人社会”逻辑。这并非人情冷漠,而是在更大范围内建立了基于规则和诚信的、更可预期的社会互动模式,这是现代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
内涵四:人民心态的“普遍升华”
最为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清州人民的内心世界。
· “信任感”的回归与巩固: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对司法的信任、对市场的信任、对未来的信任,在经历严重挫伤后,得到了实质性修复和巩固。这种信任,不再基于盲从或个人崇拜,而是基于对制度、规则和实践的观察与体验,因而更加理性、更加坚实。
· “安全感”的全面获得: 政治生态的安全、社会治安的安全、食品药品的安全、生产生活的安全、网络空间的安全……全方位的“平安清州”建设,让民众拥有了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安全感。这是幸福感的重要基石。
· “成就感”与“归属感”的增强: 看到家乡从谷底崛起,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公平的回报,看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清州人民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空前增强。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这座城市涅盘重生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贡献者,这种主人翁意识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站在这个“新的开始”的历史节点上,回望来路,清州走的是一条充满荆棘却通向光明的改革之路、重塑之路。展望未来,前路依然不会平坦,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都要求清州不能有丝毫懈怠。
李正峰在市委全会上,以《拥抱新开始,奋斗新征程》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清州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但远未到可以歇歇脚、松口气的时候。‘新的开始’,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重的责任、更远的追求。我们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向好局面,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治理,奋力谱写清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赵晓颖在《清州涅盘记》的终篇中写道:“‘新的开始’,是告别,更是出征。它告别的是一个扭曲的旧时代,出征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未来。清州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社会,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和革新能力,关键在于是否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清州的今天,是其自身奋斗的结果,也昭示着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合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这条路,清州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这意味深长的“新的开始”,如同一个承前启后的分号,它既为清州波澜壮阔的“破局”三部曲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圆满句号,也为下一部更加辉煌的“发展”新篇章,拉开了气势恢宏的序幕。清州,正以崭新的姿态,立于时代潮头,准备迎接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加艰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