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蛇谷一把大火,烧掉的不仅是乌戈国的三万藤甲兵和兀突骨的野心,更是将孟获心中最后一丝凭借外力翻盘的侥幸,烧成了灰烬。
陈到依前言,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或阵前生擒,或计谋俘获,每一次擒住孟获,都不杀不辱,只是淡然问一句:“孟获,今番可心服否?”
而每一次,孟获或是不忿于地形不利,或是恼怒于盟友,诸如木鹿大王驱使野兽、带来洞主施展巫术等不堪大用,或是单纯地抹不开蛮王的面子,总是梗着脖子,找出各种理由:“山道狭窄,非战之罪!”
“若非那木鹿的畜生不听指挥……”
“汝等汉人,诡计多端,我不服!”
“若在平原决战,我必胜之!”
陈到也不与他争辩,只是笑笑,便再次下令:“松绑,给他马匹兵器,放他回去,整兵再战。”
如此反复,六擒六纵。
这期间,孟获联络的各路援军,或被汉军以雷霆之势击破,或见汉军势大、孟获屡战屡败,心知不妙,纷纷寻借口退去,不再掺和这趟浑水。
南中诸部的首领们,从一开始的观望、支持孟获,到后来的惊疑不定,再到如今,看向汉军大营和陈到的目光中,已悄然带上了敬畏。
汉军的强大,不仅仅在于那支神出鬼没、装备精良的白毦兵,不仅仅在于那箭如飞蝗、令人胆寒的元戎连弩,更在于这位年轻的大将军深不可测的用兵手腕,以及那……仿佛能包容山川湖海的恢弘气度。
杀伐果断,却又仁义待人。
军纪严明,对百姓却秋毫无犯。
擒敌首如探囊取物,纵敌首亦如放鸟归林。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怎样的一支军队?
流言在南中各部中悄悄传播:汉军乃天兵也,陈大将军非常人,乃天上星宿下凡,专为平定南中而来。
与天兵对抗,岂有胜理?
这些话语,或多或少也传到了孟获耳中。
他心中的骄傲,在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的被释放中,被一点点磨去。
他开始真正思考,而不是单纯地被愤怒和不服驱使。
他回想起陈到每一次释放他时说的话,回想起汉军从不滥杀无辜、甚至帮助当地百姓修缮房屋、治疗疾病的举动,回想起那些降卒口中描述的汉军大营的井然有序和公平……这与雍闿等人描述的“凶残汉军”截然不同。
第六次被释放后,孟获没有像前几次那样立刻气冲冲地回去召集人马。
他一个人在山林中坐了整整一夜,望着星空,思绪万千。
七擒七纵……古往今来,何曾有过这等事?
这已非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一种他无法理解,却又深感震撼的“道”。
“天威……这便是天威吗?”
孟获喃喃自语。
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更是一种他无法抗拒的洪流,一种足以涤荡南中、重塑秩序的力量。
继续反抗下去,除了让更多南中子民白白流血,还能得到什么?自己的面子,真的比部落的存续和族人的未来更重要吗?
第二天,孟获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他没有再下令集结军队,而是派人前往南中各处,邀请所有大小部落的首领,前来他的寨子。
数日后,陈到率领汉军主力,进抵至孟获大寨前的开阔地,准备迎接可能的“第七次”交锋。
然而,这一次,寨门缓缓打开,走出来的并非刀枪林立的蛮兵。
只见孟获脱去上身甲胄,背负荆条,身后跟着的是南中各部德高望重的首领们,他们同样卸下了武器,神色肃穆,甚至带着一丝惶恐。
在数万汉军和更多围观的南中民众注视下,孟获率领众首领,一步步走到汉军阵前,在距离陈到帅旗尚有百步之遥时,便齐刷刷地匍匐在地,以最隆重的五体投地大礼,叩拜下去!
“罪人孟获(等)!叩见大将军!”孟获的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清晰,回荡在寂静的旷野上,“七擒七纵,古所未有!天威至此,南人……永不复反矣!”
在他身后,众首领亦齐声高呼:“南人永不复反!愿永为大汉臣民!”
声浪如潮,带着臣服与敬畏,也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汉军阵中,无数将士看着这一幕,胸中豪情激荡。
张飞咧开大嘴,想笑又觉得场合不对,使劲憋着。
霍峻、张嶷等人,则是面露由衷的敬佩,看向帅旗下那个身影。
陈到翻身下马,快步上前,亲手将孟获扶起,又示意众首领平身。
他看着孟获那双终于不再有桀骜、只剩下复杂感慨和敬畏的眼睛,郑重说道:“孟获首领,诸位首领,请起。非是天威,乃我大汉皇帝陛下之仁德,丞相之韬略,愿泽被四海,使万民安居!今日诸位愿真心归顺,化干戈为玉帛,实乃南中之幸,大汉之幸!”
他解下孟获背上的荆条,掷于一旁,朗声道:“自今日起,既往不咎!望汝等谨守誓言,守土安民,传播王化,永为汉臣!大汉必不负忠顺之民!”
“永为汉臣!誓死效忠!”孟获与众首领再次拜倒,这一次,声音中充满了坚定。
陈到再次将他们扶起,目光扫过众多苍茫而又充满生机的面孔,沉声道:“南中,遂定!”
历时数月,历经大小数十战,七擒七纵,恩威并施,陈到终以超凡的智慧、强大的实力和恢弘的气度,彻底平定了南中叛乱,收服了以孟获为首的南中诸部,为蜀汉打下了了一个真正安定、并将在未来提供源源不断支持的稳固后方!
消息传回成都,朝野欢庆。
刘备下诏,犒赏三军,对陈到及有功将士大加封赏。
诸葛亮抚掌而笑,对左右道:“叔至南征,非但平叛,更收人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北伐中原,再无后顾之忧矣!”
南中的硝烟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重建的秩序与希望。
而陈到的目光,已经再次投向了北方——那片广袤的中原大地,以及那篡汉的逆魏。
南中之剑已然归鞘,下一柄出鞘的利刃,将直指曹魏的心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