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租屋的空气里,还残留着尼古丁和廉价速溶咖啡混合的苦涩味道,一如叶澜此刻的心情。
他刚把那笔钱转过去,那串数字代表着一个家庭免于彻底坠入深渊的可能,也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这笔钱,是他胜利的勋章,也是他无法推卸的代价。他第一次发现,复仇的道路上,并非只有敌人的哀嚎,还有被卷入风暴的无辜者的血泪。
这让他感到一种沉重的疲惫。
然而,屏幕上那道猩红色的紧急预警,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瞬间驱散了所有疲倦,只剩下刺骨的寒意。
【警告!检测到“庄家联盟”启动全新剧本!】
【剧本名称:要约收购:深夜收到的神秘委托书】
【剧本目标:上市公司“华远科技”】
【风险等级:极高!】
叶澜的瞳孔猛然收缩,手指下意识地握紧了鼠标。
华远科技。
他的脑海中,系统已经自动调出了这家公司的全部资料。一家主营业务为智能家居的老牌科技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但管理层相对保守,股权结构分散,前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都不算太高,且相互之间并无一致行动人协议。
这简直是野蛮人最完美的猎物。
“要约收购……”叶澜喃喃自语。
这和之前所有剧本都不同。之前的“剧本杀”,无论包装得多么天花乱坠,本质上都是在二级市场利用信息差和情绪操控,引诱散户高位接盘,赚的是股价波动的差价。
但“要约收购”,是直接掀桌子。
它绕过了散户,甚至绕过了市场本身,直接将屠刀对准了公司的控制权。庄家联盟不再满足于割韭菜,他们要连韭菜地一起端走!
输了一场“缠论”的牌局,就直接去抢赌场吗?这群人的疯狂和贪婪,再一次刷新了叶澜的认知。
【系统分析中……】
【“要约收购”剧本核心逻辑:利用目标公司股权分散的弱点,秘密接触持股比例较高的几位关键股东,通过“高溢价+现金支付+保密协议”的方式,诱使其签署股权转让委托书。一旦签署的委托书代表的股权超过一定比例,便可向全体股东发起强制要约,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对公司的控制权掠夺。】
【剧本风险点:整个过程高度保密,且利用深夜或节假日等监管薄弱的时间窗口进行突袭。一旦委托书签署完成,生米煮成熟饭,即便后续管理层和市场反应过来,也为时已晚。】
叶澜看着系统分析出的风险点,后背渗出一层冷汗。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当所有人都还在盯着K线图研究“量价关系”的时候,敌人已经带着律师和现金,敲响了你家董事的门。
天虹科技的失败,显然让“教授”和他的联盟损失惨重,也让他们变得更加不择手段。他们急需一场巨大的胜利,一次巨额的资本掠夺来弥补亏空,并重新向外界展示他们的力量。
而吞并华远科技,就是他们选择的“翻本”方式。
一旦让他们得手,华远科技这家公司,恐怕会迅速被掏空、肢解,最后只剩下一个空壳,所有技术、专利、资产,都会成为庄家联盟的战利品。而公司里成千上万的员工,他们的未来,也将瞬间化为泡影。
这一次,赌桌上的筹码,不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命运,和无数普通员工的饭碗。
叶澜心中的那份沉重,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滚烫。
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仅仅作为一个“揭露者”和“反收割者”。他必须成为一个“守护者”。
可是,怎么守护?
对方的行动在暗处,他甚至不知道庄家联盟此刻正在谁的办公室里,用怎样优厚的条件,诱惑着哪一位股东。
系统可以追踪公开市场的资金流向,可以分析市场情绪,但无法窃听密室里的谈话。
他需要一双能看透黑幕的眼睛,一个能将消息传递出去的喉舌。
叶澜的脑海中,浮现出林悦那张永远带着一丝倔强和探究的脸。
这位女记者,是目前唯一一个,能跟上他节奏,并且愿意相信他匿名信息的人。从“金融直播间”到“老鼠仓”,再到这次的“股权质押”,林悦的每一篇报道,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庄家联盟的伪装。
但这一次,情况不同。
“要约收购”的突袭,讲究的是一个“快”字。他没有时间像以前那样,慢慢搜集证据,再匿名投递。等林悦完成调查、写稿、审核、发布的全过程,华远科技的董事会恐怕都已经换人了。
他必须用一种更直接、更具冲击力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引爆舆论,惊动监管!
他需要给林悦一个她无法拒绝,也无需过多调查就能立刻判断其价值的“猛料”。
叶澜的目光,落在了系统刚刚解锁的“关联交易识别”功能上。
【启动“关联交易识别”模块……】
【扫描目标:庄家联盟核心资金账户与华远科技股东、高管、供应商……】
【正在进行深度数据挖掘与交叉比对……】
电脑屏幕上,无数条数据流像瀑布一样飞速闪过。叶澜的大脑,也在配合着系统高速运转。
他要找的,不是庄ga联盟和华远科技股东之间的直接转账记录,那种低级错误,“教授”不可能犯。
他要找的,是隐藏在正常商业往来之下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肮脏的利益输送。
比如,庄家联盟控制的某个皮包公司,突然以远超市场的价格,采购了华远科技某位大股东家族企业的一批产品。
又比如,某位高管的直系亲属,名下突然多出了一家新注册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唯一客户,就是庄家联盟的外围企业。
这些,才是真正的“委托书”的价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出租屋里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和主机风扇的嗡鸣。
终于,在扫描了数以亿计的数据之后,系统发出了一声轻微的提示音。
一条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被揪了出来。
【发现异常关联!】
【目标人物:孙启明,华远科技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7.8%。】
【关联事件:一周前,孙启明之子孙宇,在海外注册的一家空壳公司,收到一笔五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资金来源:经多层转手,最终源头指向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信托基金,该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与“教授”的数个核心账户存在高度关联!】
就是这个!
叶澜的眼睛亮了。
五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投给一个刚刚成立的、没有任何业务的空壳公司?这根本不是投资,这是赤裸裸的收买!
孙启明,持股7.8%的第三大股东,在股权分散的华远科技,是足以影响天平走向的关键砝码。
“教授”的动作,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叶澜立刻将这条线索,以及背后的资金链路图,整理成一份加密文件。但他没有立刻发出去。
只给线索还不够。他要给林悦的,是一篇已经写好了的“檄文”。
他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起来。他没有用记者的口吻,而是用一种极具煽动性和压迫感的内部人士爆料语气。
“标题:五千万美金的‘封口费’?华远科技深夜告急,谁在出卖公司未来!”
“正文:致各位还在关注华明科技的投资者与媒体朋友,今夜,一场针对华远科技的阴谋正在上演。野蛮人已兵临城下,而公司的城门,正在被内部人以五千万美金的价格悄然打开……”
他没有提“庄家联盟”,也没有提“教授”,而是将矛头精准地对准了孙启明和他儿子的这笔可疑交易。他详细地描绘了这笔资金的诡异之处,并犀利地提出质问:这笔钱,究竟是投资,还是出卖公司控制权的定金?
他要做的,不是让林悦去证实“要约收购”的真假,而是让她去质问孙启明:“你儿子凭什么拿到这五千万美金?”
只要这个问题被摆在台面上,孙启明就必须回应。而无论他如何回应,都会在华远科技内部和整个市场,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恐慌和猜忌,会像病毒一样蔓延。
这,就是他为庄家联盟的“深夜突袭”,准备的“欢迎仪式”。
写完最后一个字,叶澜将文档和证据打包,通过一个无法追踪的匿名邮箱,发送到了林悦的工作邮箱。
做完这一切,他看了一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
凌晨一点。
正是万籁俱寂,人心最易动摇的时刻。
就在这时,系统界面上,那道猩红色的预警信息,突然更新了。
【警告!目标人物孙启明已签署初步意向书!】
【系统推演:庄家联盟已获得超过15%的股权委托,距离启动强制要约收购的最低门槛,仅一步之遥!】
【倒计时启动:距离正式委托协议签署,预计剩余时间:11小时59分。】
屏幕上,一个鲜红的倒计时,开始无情地跳动。
叶澜的心,也跟着那秒针,一起悬了起来。
他的“炸弹”已经送出去了,但林悦会看到吗?她会相信吗?她来得及吗?
ps:当敌人用资本的力量进行降维打击时,舆论这把武器,能否成为主角唯一的破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