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还真判断不出来。”唐赛花想了片刻之后,苦笑摇摇头,“我连卫所里的兵分普通兵和家丁兵都不知道,连卫所里有人吃巨额空饷,原本该一千多人,实际只有几百人的事情都不知道,如何能判断出他们会带普通兵还是家丁兵?”
唐赛花以前只是个山贼,对士绅、千户所的情况知之甚少。
她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很多刚穿越过去的现代人一样,眼前被一团迷雾笼罩。
简单的说,很多穿越到古代的人,军事水平就和唐赛花差不多。
甚至还不如唐赛花,她毕竟生活在这个世界多少还听过一些。
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不懂,带兵打仗就是在送人头。
苏文以前看过不少历史穿越小说,很少有能洞察私兵、家丁、吃空饷、家丁兵、弱兵这些历史隐秘的。不知道这些基本常识,在非虚构的历史中,那些主角带兵绝对活不过两集。
“李忠义你呢?”林易又问李忠义,“你判断他们会带家丁兵,还是弱兵?”
“说实话,这其实是个很难判断的点。”李忠义严肃的道,“按常理推断,家丁兵是他们的嫡系,是他们的家底。已经私兵化,他们会异常珍惜。就算遇到真正的战事,他们都不一定会带出来。因为一旦开战,难免就会有所伤亡。”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让他们的家底上阵的。”
“这么说来,他们带的都是弱兵了,过来做做样子就行了?”唐赛花道。
“也不一定。”李忠义继续分析,“我们是神兵天降攻下卫所,别人做梦也想不到是主公在打翼州。因此那些千户也会认为,他们的此次行动没有任何危险。”
“既然行动没有危险,他们就有可能将精锐,也就是他们的家丁兵带出来充门面。”
“主公说过,在安全的地方他们最勇敢,在危险的地方他们就是缩头乌龟。”
“遇到真正的战事他们带弱兵,安全的时候他们反而带精锐!简直是反着来。”唐赛花感慨,“李大哥,你说他们带精锐出来充门面,又是什么意思?”
“一是他们向黄涛展示他们带兵能力之强,黄涛毕竟是他们的上司。”李忠义分析,
“其二,他们带精锐出征,可以向士绅们展示实力。士绅和卫所千户的关系错综复杂,武将向来被士绅们所瞧不起,再不展现点实力,更加会被小视。”
“这么说来,他们带的都是精锐、家丁兵了?”唐赛花问。
“说不准。万一有千户不需要向黄涛展示带兵能力,不需要向士绅展示力量呢?”李忠义再次摇头,“这样的千户是黄涛的内亲,是士绅的宗族。比如那位只带了几十名士兵过来的蠢货,他就有可能是黄涛的小舅子亲弟弟什么的。”
“他过来完全就是走个过场。”
“黄涛真有危险他会带精锐,黄涛安全他会走过场。他的做法,和其余非嫡系千户,又反了过来。”
“好复杂。”唐赛花感叹。
“简单一句话,这九位千户中,有人带了家丁兵,有人带了弱兵。”最后林易做出了总结,“至于谁带的是家丁兵,谁带的是弱兵无法分辨,也看不出其比例。”
“对付弱兵是一套战法。”
“对付精锐家丁兵又是另外一套战法。”
“对付弱兵和家丁兵的战法有何不同?”唐赛花问。
“如果都是弱兵的话,我们将这些千户诱杀之后,只需要派出少量人手出去招降即可。”李忠义道,“如果是家丁兵的话,就要把他们全部诱入瓮城了。”
“把他们都当作家丁兵对付,全部诱入瓮城!”最后,林易做出了抉择,“主公把最精锐的队伍交给我们三个带领,绝不容出差错。”
“我同意!”李忠义道。
“我也同意。”唐赛花点头。
“符信都弄清楚了吗?”林易又问李忠义。
“大人放心,全都弄清楚了。”李忠义非常自信,“保证万无一失。”
所谓符信,是古代卫所辨别敌我的一整套完整信息系统。
符就是兵符,指挥使黄涛和周边千户各执一半,等下他们入城的时候会严格查验,只有两个严丝合缝他们才会放心入城。
这是防止总卫所已经被敌人占领,诱他们入城。
信就是指挥使的公文和印信,等下双方都要查验。
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最为关键的暗号了,也是最难察觉的。等下双方还要对暗号,一问一答。一旦暗号不对,前来驰援的千户们就会知道总卫所已经落入敌手。
第四点就是点燃烽火的方式,要点多少股才正确。
不同烽火的数量,代表不同的战况。
幸亏昨日是让李忠义去点的烽火,要是让一个二愣子去,逼问都不逼问就冒然点烽火,立刻就会引起周边千户所的警觉。
以上四点,只有全部做正确了,才有可能将敌人诱入城中。
一旦做错了一点,前来驰援的千户们会立刻知道有诈,他们会立刻后撤到安全位置,然后迅速调兵,切断总卫所的退路和补给。
然后将情报汇报给上层指挥使司,请求派出援军。
古人只是古不是傻,想要将他们诱入城中并非那么轻松,别人有一整套辨别敌我的方式。
所幸,昨晚有一晚时间,让李忠义把这些信息全部逼问了出来。
“请九位千户进入帅帐议事。”林易吩咐道。
“遵命!”李忠义道。
……
城头。
九位千户们在护城河外,翘首以盼。
正当他们等的焦躁的时候,忽然看见黄涛穿着指挥使兵甲走上了城头。
却不知那只是黄涛的尸体而已,脑袋是缝上去的。全身由木架子支撑,下面有两个士兵匍匐在地上,推着黄涛的尸体走。
尸体黄涛神情冷漠,似乎在巡视诸位千户的军容。
巡视了一圈之后黄涛就走下了城头,消失在人群的视野里。
看到黄涛在城头上走了一圈,人群的心顿时放下了百分之九十。
“黄大人请诸位千户入城议事!”接着,城头一位军士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