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乱葬岗深处,有座无碑荒坟。
每逢月圆,坟茔上便浮现一套华美嫁衣——金线绣并蒂莲,珍珠缀领,袖口鸾鸟欲飞。
嫁衣流光溢彩,却浸着股彻骨的悲凉,附近乡民称之为“嫁衣冢”,避之唯恐不及。
这夜圆月如银盘,我们隐身立于冢前。
子时整,嫁衣无声浮现,月光下衣袂微动,似有无形之人正穿着它。
低泣声随风飘来,哀婉凄切。
镜渊之力拂过嫁衣,我看见了往事——
*少女名唤绣娘,生于刺绣世家,与邻镇书生青梅竹马,私定终身。
*她倾尽心血绣制嫁衣,却在大婚前夜染急症香消玉殒。
*家人悲痛,未行婚仪,只将嫁衣随葬。
她执念不散,魂魄附于嫁衣之上,夜夜重现,只盼完成那场未尽的婚礼。
“典当……‘来世福缘’。”一个虚渺的声音自嫁衣中渗出,“换一夜……花烛礼成。”
我们未接典当,而是决定为她补全遗憾。
沈晦以铜钱布下“阴阳礼阵”,玄夜裁月色为喜帕,胡离折彼岸花编成花冠,苏挽引夜露作合卺酒,我以和光剪金线绣“囍”字悬于月下。
书生转世何在?
镜渊映出——他今生是镇上文弱画师,常对冢方向出神,似有感应却不明所以。
织梦娘入他梦境,轻语:“故人相候,月下礼成。”
画师懵懂起身,披衣踏月而来,手持未完的婚书。
见冢前幻景,他怔忡落泪,下意识接住苏挽递来的“夜露酒”。
嫁衣无风自动,虚影浮现,绣娘盖着月色喜帕,与画师交拜天地。
没有宾客喧闹,唯有风呜咽如唢呐,萤火纷飞似喜烛。
礼成刹那,嫁衣迸发柔和金光,绣线化作金蝶纷飞,珍珠坠地生莲。
绣娘虚影褪去喜帕,对画师嫣然一笑,身形渐淡:“愿君……另觅良缘……”
画师惊醒,泪流满面,对空一揖:“珍重。”
嫁衣彻底消散,原地生出一株并蒂莲,一红一白,夜夜映月而生。
往生簿浮现判词:“执念解,婚书成。未了缘,化莲生。”
并蒂莲香飘散,附近夫妻若争执,闻之便心平气和。
画师采莲籽入画,所作婚庆图皆美满和乐,人称“月老画师”。
而那荒坟,后人称为“同心冢”,常有有情人来此祈愿,灵验非常。
某年中秋,有人见画师携新妇冢前赏月。
并蒂莲突然并头开放,莲心浮现绣娘虚影,对他们含笑颔首,彻底消散。
新妇腕间红线隐隐发亮,竟是绣娘转世而来。
往生簿的姻缘页,开出一朵并蒂莲花。
------
同心冢缘
并蒂莲在冢前生了根,红白双色花朵夜夜映月而开,香气清幽,能抚平心绪,附近乡民渐不再畏惧,反而称其地为“同心冢”。
有情人常来此祈愿,摘一瓣莲花置于怀中,据说可得姻缘佑护。
这日,一个满面愁容的妇人踉跄至冢前,对着并蒂莲哭诉:“夫君战死沙场,连尸骨都寻不回……若他有灵,求让我梦他一回……”
她摘下一瓣白莲紧握手中,当夜果然梦到亡夫。
梦中夫君铠甲染血,却笑容温暖,递来一枚残缺的兵符:“莫悲,我已成边关守土灵,护佑一方平安。”
妇人醒后,掌心白莲化作一枚冰凉铁符,正是梦中所得!
镜渊之力微动,我看见了因果——
*亡夫魂魄确已化为边关“守土灵”,然执念未消,牵挂妻子,一缕灵犀附于冢前莲上。
*并蒂莲通阴阳,竟成了传递思念的桥梁。
然人鬼殊途,长此以往,妇人阳气受损,守土灵亦会魂体不稳。
“典当……‘阳寿三载’。”妇人再次前来,面容憔悴却目光坚定,“换常伴夫君身侧,哪怕为鬼为灵。”
------
午时,灵犀逆缘
我们未接典当。
沈晦以铜钱推演,发现守土灵所在边关竟有一株“同根沙棘”,与并蒂莲本源相通。玄夜裁月色为镜,映出边关景象——大漠孤烟,残阳如血,守土灵的身影在风沙中若隐若现。
“或许不必典当阳寿。”我引和光剪金线,刺入并蒂莲根茎。
莲身剧颤,红白双色光芒交汇,沿着地脉直溯千里,竟在边关沙棘丛中绽开一朵虚幻的并蒂莲影!
守土灵之魂被莲影吸引,融入其中,沙棘果瞬间饱满如珠,流转着温柔光泽。
我们取沙棘果送回,交予妇人:“此果乃守土灵念力所化,服之可见其境,却无损阴阳。”
妇人将信将疑吞下果肉,眼前顿时浮现边关景象:丈夫身影巍然,守护着城池百姓,眼中虽含思念,却带着无悔的坚毅。
她泪流满面,却不是悲伤,而是骄傲与释然:“原来……他未曾离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
她将剩余沙棘种于冢旁,浇灌以泪。
数日后,沙棘破土,与并蒂莲根茎相连,红果如玉,蕴着边关风沙与守土之志的苍劲气息。
并蒂莲与沙棘共生,冢前气息愈发玄妙。
*相思者抚莲可见所念之人安好。
*守家者抚棘可感边关安宁。
二者相辅相成,成了家国情怀的寄托。
妇人不再哭泣,成了守冢人,为来往祈愿者讲述莲与棘的故事。
守土灵感知妻子安好,执念化解,灵力反增,边关风调雨顺,战事渐息。
往生簿添了新页:“儿女情长,家国天下。执念可化,大爱无疆。”
------
酉时,余荫千秋
多年后,妇人寿终正寝。
她葬于同心冢旁,墓前并蒂莲与沙棘缠绕共生,花开不败,果落新生。
有人说夜半常能看见一对身影携手立于冢前,一者温柔,一者英武,守护着这一方安宁。
------
戌时,缘起不灭
如今同心冢已成胜地。
*新婚夫妇来此祈愿,摘莲瓣棘果共食,以表同心同德。
*将士家眷来此寄托思念,得一份心安。
甚至史官都来此记录,称其为“情义冢”。
往生簿上,绣娘与守土灵的名讳并列,笼罩在莲与棘的柔和光影中。
------
后记
孟婆取沙棘果调汤,饮者皆见家国故土,方无憾轮回。
画师将莲棘共生景绘成图,献于边关,士气大振。
而执念当铺的“缘”柜里,并蒂莲与沙棘果常新,专慰相思与守候之人。
孟婆取莲藕熬汤,饮者皆见一生最美时刻。
胡离常偷摘莲蓬,说莲子比蜜甜。
而执念当铺的喜柜里,多了套无形的嫁衣,专慰未嫁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