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渊畔的共魂莲已蔓延成池,莲叶大如舟,花开时香气能飘到冥河对岸。
这香气奇特,活人闻之思亲,鬼魂闻之落泪,连往生花田的饿鬼都常溜来嗅两口。
无名和小雨在莲池中央搭了座竹茶寮,用往生簿的纸页折成茶船,载着魂灵在莲间穿梭。
每艘茶船都系着根红绳,绳头连着无名指间的七缕魂丝,确保船客不会迷失在心渊的迷雾中。
这日,茶寮来了位特殊客人——个浑身裹在黑袍里的身影,坐下后也不点茶,只盯着共魂莲发呆。
“典当‘遗忘’。”黑袍人掀开兜帽,露出张被火烧毁的脸,“换一朵‘记仇莲’。”
镜渊之力扫过他,我看见了惨烈的过往:
*他原是冥府“记仇司”的判官,专录世间恶行。
*百年前因怜悯一冤魂,私改生死簿遭天火焚身。
而他要的记仇莲,能唤醒所有被遗忘的罪恶!
胡离警惕地竖起尾巴:“记仇莲开,万孽复苏——您这是要掀三界的旧账啊!”
判官却指向莲池底:“你看——”
莲根缠绕处,竟沉着无数漆黑如墨的莲子,每颗都裹着段被刻意掩埋的血案!
判官以血为引,滴入莲池。
池水沸腾间,那些黑莲籽纷纷裂开,伸出沾满怨毒的触须!
*有王朝更迭时被屠城的婴灵哭嚎。
*有冤狱中屈死的书生血书。
甚至还有无名前世经手未破的悬案!
触须缠住茶船,要将魂灵拖入池底。小雨吓得糖人掉进水里,瞬间被染成黑色。
“不好!”无名斩断红绳,“这些孽莲要以怨气为养料重生!”
七冤魂结阵护住茶寮,往生簿飞至池上,页间浮现朱批:
“孽莲需以‘悔恨泪’浇灭,然泪主早已往生。”
绝境中,判官突然大笑:“谁说要灭?我要它们开得更盛!”
他撕开黑袍,心口处竟嵌着块“记仇碑”,碑文正是所有血案的总录!
记仇碑落入莲池,与孽莲融为一体。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孽莲不再攻击,反而静静托起碑文,将每段血案映照于莲瓣。
*屠城婴灵化作莲灯,照亮历史真相。
*冤狱书生变成莲笔,在往生簿补全遗稿。
就连无名的悬案,都浮现出关键证人的转世踪迹!
判官倚着残碑喘息:“记仇……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让罪恶不被遗忘。”
池水渐清,孽莲转化为“警世莲”,莲心刻着:
“知恶方向善,记仇为护生。”
------
无名将茶寮扩建为“莲舟学堂”,专教魂灵辨识善恶因果。
*小雨用糖人捏出恶徒模样,悬于莲舟示众。
*七冤魂担任讲师,以自身案例讲解“执念如何化为功德”。
而判官成了档案员,将记仇碑的案例编成《三界警世录》。
胡离偷摘了朵警世莲别在耳后,结果三天没法说谎:“这玩意比测谎仪还灵!”
往生簿的新页画着莲舟巡游图,题字:
“莲载千秋业,舟渡万古冤。”
如今共魂莲池成了三界着名的“公证地”。
*冤魂在此陈述屈辱,恶徒在此忏悔罪业。
*甚至天庭仙官都常来调取案例,修订天条。
而每至月圆,莲池会浮现所有未解之案的线索。
某个雨夜,茶寮门槛放了本泛黄的案卷——
正是无名前世未能破解的终极悬案:“跨江连环失踪案”。
案卷首页写着:
“师父,第十一案来了。”
------
后记
无名带着小雨和七冤魂重查旧案,莲舟成了移动侦探所。
判官将记仇碑碎片分赠各地城隍,作为警示碑立于庙前。
而往生簿的警世页,无名添了行小字:
“怨莲化舟日,正是孽海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