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最后一着——禀报灵台真君。北岳大帝道:此计关键在于,我北岳能开局却难收场。故借魔君之手覆灭天音圣境,再招安其为先锋打破北俱芦洲割据局面,最终请真君收拾残局。
静明皇后神色骤变:这岂不是连灵台真君也......若被察觉......
你以为真君不知?北岳大帝直视皇后。
静明皇后如坠冰窟,只听 缓声道:似这般大神通者,岂会受人愚弄?一切早在他洞见之中。
可知我为何急调太恒任尚书?北岳大帝叹道:因我将赴不周山,此去经年。
静明皇后颤声道:灵台真君虽掌人间司命,但无权审判帝君吧?
北岳大帝微微一笑:“自然不会,唯有玉皇大帝与四御大帝方能定夺我的罪责。灵台真君虽无职权,却有能耐与我清算这笔账。”
“既如此,不如就此作罢,料想灵台真君也不会强行动手。”静明皇后轻声道。
北岳大帝摇头:“此行势在必行,我必须亲赴不周山。若我迟迟未归,还望皇后多加照拂太恒。如今北俱芦洲尽归北岳神府统辖,诸多事务非他一人可担。”
言罢,北岳大帝离了后宫,于安天殿召集众臣,对太恒君及诸神官逐一叮嘱。
翌日,北岳大帝乘玉辇,驾祥云,在神将护卫下前往不周山。
半月后,巨灵神率两千神将押解三百四十四名妖魔罪犯抵达不周山。其中三百一十三人乃太尘魔君旧部,曾助其扰乱人间;余下三十一名,则是趁乱为祸的妖魔,终难逃天网。
庄颜命巨灵神将众犯缚于不周山北崖,待诏行刑。
七日后,北岳大帝驾临不周山。庄颜与大日佛于司命殿外相迎。北岳大帝甫下玉辇,庄颜便率众仙官上前见礼。
“贫僧久候陛下多时。”大日佛合十行礼。
北岳大帝连忙还礼,笑道:“不料大日佛亦在此处。”
大日佛答道:“北方不空成就佛遭此劫难,灵台真君执掌人间事务,贫僧特来聆听法议。”
北岳大帝颔首,又向庄颜致意:“此番北俱芦洲之劫,朕难辞其咎。此来一为参议,二为请罪,望真君降责。”
庄颜扶起北岳大帝:“陛下乃天庭帝君,我无权问责。然北俱芦洲之事,陛下确有失察之过。若能悔改,天地自当宽宥。”
北岳大帝略感意外,见大日佛在侧,似有所悟,转而问道:“真君何时处置太尘魔君?”
庄颜朗声道:“既陛下与大日佛皆至,不如今日了结此事。”
北岳大帝与大日佛齐声应允。
庄颜遂命升殿,众仙官依次入内。庄颜居主位,北岳大帝与大日佛分坐左右。
落座后,庄颜对赤绫道:“带人上来。”
赤绫领命,朝殿外高喝:“押上来!”
片刻,任逍遥等人押着太尘魔君与南宫婉步入司命殿。
时光流转,太尘魔君重拾往日傲气,踏入大殿后既不施礼也不跪拜,只是冷眼环视四周。
赤绫厉声呵斥,太尘魔君讥讽道:你这般吠叫,莫非指望主子多赏几根骨头?
庄颜抬手制止了正要发作的赤绫,平静问道:太尘魔君,可知所犯天条?
魔君凝视庄颜:阁下便是统御人间的大司命灵台真君?
正是。
太尘魔君神色骤变,郑重行礼道:真君明鉴,我此生从未真心敬服任何人。纵是真武大帝,也不过令我忌惮三分。唯有真君能以拂尘击落凡尘,断我仙途,令我毫无还手之力。这份修为,太尘心悦诚服。
庄颜淡然道:服与不服皆无意义,触犯天规者当诛。
魔君放声大笑:真君虽能轻易制伏我,但想要取我性命却是痴心妄想。
看来你颇有把握。
我乃天地尘埃所化,只要三界尚存一粒微尘,我便永生不灭。太尘魔君傲然宣称。
大日佛含笑插言:此魔所言非虚。真君不妨将其永世流放域外。
庄颜却轻挥袖袍,降下法旨:太尘魔君为一己私欲祸乱人间,荼毒生灵,罪不容诛。今敕令其神魂俱灭,永世不得超生。
言出法随间,庄颜以无上法力篡改了魔君的根本法则——将尘在即生逆转为尘在即灭。
十息之后,太尘魔君发出凄厉哀嚎,神魂灵智尽数湮灭,唯余一枚尘光流转的宝珠坠落地面,被庄颜收入掌中。
大日佛身形微震,旋即强自镇定。他深知根脚乃生灵存续之本,寻常斩断不过令其轮回转世。而庄颜先改其根本再行诛灭,实乃斩草除根之举。这般手段,纵是佛陀也不免心惊。
平息过后,大日佛向庄颜合掌道:真君神通广大,贫僧叹服。
北岳大帝回过神来,见太尘魔君骤然消失,又闻大日佛之言,顿时明白其中缘由,心中惊骇不已。
庄颜端详着掌中那颗太尘宝珠,此乃太尘魔君的本源之力。他淡然一笑,将其纳入袖中,道:大日佛过誉了。
随即,庄颜目光转向南宫婉:南宫婉,可知罪否?
南宫婉当即跪伏于地:罪女甘愿领死。
大日佛闻言立即起身行礼:灵台真君,贫僧愿为此女求情。
庄颜眉梢微动:哦?大日佛竟要为她求情?
大日佛正色道:此女虽因执念 北辰渡界舟,致使魔头脱困,然其本性纯良,至情至性。恳请真君网开一面。
南宫婉却道:罪孽深重,但求一死。
庄颜沉声道:生死自有公断,岂容你自作主张。
南宫婉不敢再言,俯首贴地。
此时大日佛抬手虚引,七颗金光熠熠的舍利自南宫婉怀中飞出,落入其掌中。
大日佛含笑道:这些年来,你非但未炼化舍利,反而妥善保管,此乃善举。
转而对庄颜说道:真君明鉴,南宫婉虽酿成大祸,却已付出代价——被妖魔占据六载,此即偿还因果。更难得她始终未起贪念,保全菩萨舍利,足见向善之心。望真君念其诚善,饶其性命。贫僧感激不尽。
庄颜略作沉吟:既是大日佛亲自说情,便免其死罪,褪去人身,化为,专司人间报喜之职。
话音方落,南宫婉周身神光流转,化作一只彩羽喜鹊。它振翅盘旋殿内一周,随即飞出司命殿,直奔不周山外而去。
大日佛躬身致谢:贫僧拜谢真君恩典。
庄颜步下玉阶,扶起大日佛:此番北俱芦洲之劫,尚有三百四十四名妖魔待诛。本君已命人押赴刑场,请二位同往观刑。
北岳大帝当即应允,大日佛稍作迟疑,亦随之前往。
赤绫、巨灵神等押解众妖至北俱芦洲天穹。随着号令,张秋白催动法诀,霎时黑雷裂空,化作利刃斩落。三百四十四颗妖首坠向山川,血雨倾盆而下,浸润大地生灵。
三百四十四具妖魔尸骸坠落凡尘,其血肉筋骨蕴含灵韵,腐朽溃散后化为天地灵气,滋养周边万物生灵。
北俱芦洲各神府即刻收到天庭诏令,命其公示这些伏诛妖魔所犯天条及最终下场,警示众生积德行善。
此令一出,北俱芦洲妖邪震慑,纷纷遁入深山隐匿,再不敢肆虐人间。此后百年间,此地生灵皆崇德向善。
后来庄颜协同北岳大帝、大日佛率众抵达北俱芦洲,来到被寂灭领域笼罩的天音圣境外围。
北岳大帝凝视前方问道:“这便是佛门寂灭之境?”
大日佛合掌答道:“正是。佛法盛极则转寂灭,此乃轮回常理。”
“然寂灭不可久驻人间,免成苍生之劫。”言罢,他径直飞入天音圣境,身影没入混沌。
北岳大帝忧心忡忡:“大日佛孤身涉险,恐有不测?”
庄颜含笑回应:“佛法极盛非终点,寂灭过后即涅盘。”
北岳大帝顿悟颔首,转而邀请道:“灵台真君可愿移步北岳神府一叙?”
庄颜婉拒:“今日不便叨扰。不过日后将有账目送至贵府,还请陛下处置。”
“账目?”北岳大帝一怔,“虚实如何?”
“先经大司命府化虚为实,再呈陛下案前。”
北岳大帝肃然道:“无论数额几何,朕绝无推诿。”
“陛下明鉴。”庄颜赞道。
此时天音圣境骤放光华,寂灭之力渐消,草木重现生机。待佛光敛尽,巨大法相随风而逝。大日佛现身时,圣境已沦为荒丘,昔日盛景荡然无存。
归还北辰渡界舟后,大日佛婉拒邀约:“灵台真君既未同行,贫僧亦不便前往。”
北岳大帝愕然:“这是何故?”
庄颜笑言:“大日佛,你并非我的随从,我不去你便不去?哪有这般道理?”
大日佛含笑答道:“灵台真君若不在,贫僧独自前往多有不便。如今北岳神府初定北俱芦洲,事务繁杂,贫僧若去,反倒徒增麻烦,实非必要。”
北岳大帝朗声道:“大日佛若能驾临北岳,乃我神府之幸,何谈值得与否?”
“不妥,不妥。”大日佛连连摆手,“这些资源还是用于北俱芦洲众生更为妥当。”
他略一停顿,又道:“待北俱芦洲安定繁荣之日,贫僧自当登门拜访。”
北岳大帝闻言,不再强求,拱手道:“大日佛慈悲为怀,朕便不再勉强。”说罢,他向庄颜与大日佛告辞,转身返回北岳恒山。
庄颜与大日佛同行返回不周山。途中,庄颜问道:“不空佛已入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