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佛结印而坐,目光澄澈地望向魔君。
太尘魔君冷笑道:是你自行离去,还是要本座送你一程?
不空佛淡然回应:魔头,贫僧虽不能降你,你却也无法伤我分毫。
自然。太尘魔君傲然道,今日我只为铲平这天音圣境,将佛门痕迹从北俱芦洲彻底抹去。至于你,就做个丧家之犬罢。
不空佛微微一笑:魔头休要妄言。这天音圣境你毁不得,贫僧更不会如你所愿。
话音未落,八荒六合骤然涌现万丈佛光。那璀璨光芒自天地四极倾泻而下,将太尘魔君困于方寸之间。
漫天魔尘顷刻消散,一尊庄严法相在圣境中显现。不空佛肉身化尽,现出真佛本相,引动无量佛光 而下。
佛光普照之际,整座天音圣境顿成寂灭之境。方圆百里佛辉粲然,却暗藏杀机,万物触之即灭。
一尊巍峨佛像凌空而起,足踏巨舟 着小千世界。舟下魔气翻涌,正是太尘魔君所化万象魔尘。
远处观望的太恒君见状,立即以法术记录此景,匆匆赶回北岳神府复命。
北岳大帝凝视影像,赞叹道:不空佛竟舍却真身 魔头,当真不负佛陀之名。
随即又问道:如此说来,太尘魔君已被降服?
赵充国指着影像道:陛下请看,画面中只见渡界舟与小千世界,却不见魔君踪影。
北岳大帝细看之下惊道:这分明是本座的北辰渡界舟!认出自家宝物后,他又指向那片小世界:此为何物?
赵充国推测道:许是先前被魔君吞噬的佛国净土?至于那些魔尘,想必是太尘魔君的法力显化。
北岳大帝神色凝重,问道:如此说来,太尘魔君当真未被制服?
殿内无人应答,谁也无法确定不空佛是否已降伏太尘魔君。
赵充国突然出列道:陛下,臣愿往青梧山尘魔洞一探虚实。
太恒君急忙劝阻:赵尚书可还记得上次与太尘魔君论辩之事?那次你将其激怒,若魔君尚在,此去岂非自投罗网?
北岳大帝亦显忧虑,赵充国却从容笑道:陛下不必多虑。若魔君已被降服,臣此行自然平安无事;若其仍在,以天王之位相许,想必也能保全性命。
北岳大帝沉吟片刻,颔首道:既如此,爱卿可持节前往尘魔洞,招安事宜全权交由你处置。
赵充国肃然拜道:臣领旨。
持节率百名神将离了北岳,一行人直奔青梧山而去。
十余日后,众人抵达青梧山地界。只见妖气冲天,营寨连绵,旌旗猎猎,鼓角声声。
刚至山前,便被一队妖兵拦住去路:来者何人?胆敢擅闯我尘魔洞地界!
赵充国尚未答话,身后神将已护在其身前。妖兵见金甲神将威风凛凛,慌忙吹响 。
转瞬间数千妖兵蜂拥而至,将赵充国等人团团围住。
且慢!赵充国喝止众将,收起兵刃,退后。
待神将们退至身后,赵充国向前朗声道:我乃北岳安天神府尚书赵充国,奉大帝之命前来拜会太尘魔君,烦请通传。说罢出示北岳符节。
北岳威名果然震慑群妖,场中顿时鸦雀无声。
一豹首妖将出列道:魔君近日不见外客。
赵充国眼珠一转,笑道:还请通融,本官奉北岳大帝之命,有天大喜事相商。
豹首妖将与众妖王商议片刻,答道:在此等候,容我通禀。
有劳。赵充国拱手致意。
豹首妖将回洞禀报时,太尘魔君正在疗伤。此番伤势颇重,若非早留后手,恐已遭不空佛毒手。
先前在南宫婉身上种下的同命砂,既为保她性命,更为自己留条退路。此砂一旦赠出便不可收回,只要魔君不死,受砂之人亦能永生。
太尘魔君能借助同命砂保全性命。持有同命砂之人若未遭致命伤害,太尘魔君同样可借此规避危险。
先前不空佛未能消灭太尘魔君,而身怀同命砂的南宫婉也未遭毒手,太尘魔君便借同命砂躲过一劫。
然而不空佛身为佛陀,其威能涵盖天地八方、阴阳两界、虚实空间,彻底封锁了太尘魔君所有退路。纵有同命砂护体,也难以逃脱不空佛的制裁范围。
危急关头,北辰渡界舟发挥了关键作用。太尘魔君凭借此宝击穿虚实界限,又借同命砂脱身,但代价惨重——北辰渡界舟、窃取的佛国小千世界及三分之一的诸尘万象道行,尽数被不空佛摧毁。
此番重创令太尘魔君元气大伤,不仅新获力量尽失,根基道行也折损三成。虽保得性命,但实力大减将使他更易受制于人。
这些佛陀上仙还是少惹为妙。太尘魔君暗自叹息。
忽有豹子精来报:北岳神府尚书赵充国奉帝君之命求见。
太尘魔君眼中精光一闪:赵充国?他竟敢来见我?随即问道:带了多少随从?
仅他一人,另有百名神将在外。
传话给他:要见本君就独自进洞,不得带一兵一卒。太尘魔君令道。
待豹子精退下,太尘魔君又吩咐众妖:架锅生火!今日要烹煮神仙宴!
群妖闻言雀跃,纷纷拾柴取水,支灶安锅,洞中顿时热火朝天。众妖心想着:即便吃不上神仙肉,能分得一口仙汤也是造化。
——————
赵充国随小妖步入尘魔洞,沿途妖魔面目狰狞,他却神色自若。
来到正厅,只见巨锅架于烈火之上,沸水翻腾,四周小妖不怀好意地咧嘴而笑。
禀魔君,北岳尚书已带到。小妖高声通报。
太尘魔君挥手屏退左右,赵充国执礼上前:北岳神府赵充国,见过魔君。
话音未落,一道尘光化作锁链将其束缚。赵充国从容笑道:魔君这是何意?
当 在神府门前辱我,今日自投罗网,可是活腻了?太尘魔君冷声道。
赵充国坦然应答:臣子护主乃天经地义。魔君既对帝君不敬,下官自当据理力争,此理不言自明。
太尘魔君冷冷道:“本魔行事从不讲理,今日定要将你下锅,让洞中小妖分食。”
赵充国微微一笑:“魔君若执意如此,只怕会招来两大祸患。”
“祸患?”太尘魔君嗤笑一声,“说来听听。”
赵充国从容道:“其一,洞中妖众众多,分食一人连汤水都不够分,若分配不均,难免怨声载道,说魔君处事不公。”
“其二,魔君若杀了我,那天道赐予的富贵便与你无缘了。”
太尘魔君不屑道:“本魔岂会在意凡俗富贵?”
“非人间富贵,乃天道所赐。”赵充国向北拱手,“北岳大帝已决意册封魔君为‘镇北天王’,若此刻杀我,这天王之位便成泡影。”
“不仅如此,魔君斩杀仙官,必遭天庭讨伐。如今神雷玉府由九天荡魔祖师真武大帝执掌,后果可想而知。”
听到真武大帝之名,太尘魔君神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
“哦?北岳大帝先前不是说无权决定吗?如今怎又改口?”太尘魔君质疑道。
赵充国解释道:“天王之位分上元三品与中元五品。上元三品需更高敕令,但中元五品北岳大帝有权册封。”
太尘魔君轻蔑一笑:“区区五品仙职,也配得上本魔?”
“魔君此言差矣。”赵充国继续道,“如总摄人间大司命灵台真君,也不过中元四品,魔君只低他一阶。”
“灵台真君?”太尘魔君冷哼,“无名小卒,也配与本魔相提并论?”
“魔君久困灾劫,未闻其名。”赵充国正色道,“灵台真君乃玉帝亲封,总掌人间权柄,绝非等闲。”
太尘魔君挑眉:“他与北岳大帝,孰高孰低?”
赵充国答道:“论品阶,北岳大帝为尊;论权柄,灵台真君统御人间,五岳亦在其辖下。”
太尘魔君狐疑道:“四品小神能号令五岳?东岳泰山大帝岂会听命于他?”
“确是如此。”赵充国肃然道,“东岳天齐神府二把手火灵真仙便是灵台真君麾下。此事不难查证,魔君日后自知。”
太尘魔君沉吟片刻:“所以北岳大帝要封我的,便是这五品天王之位?”
赵充国笑道:“以魔君之能,日后何愁不能建功立业?眼下若贸然授予上品官位,既无由头,反易惊动天庭。”
太尘魔君眉头一皱:“本君脱困已久,天庭竟未察觉?”
“五岳治世,消息未传。”赵充国压低声音,“否则真武大帝早已亲临。”
太尘魔君略作思忖,朗声道:“好!五品天王之位,本君接了。不过——”他袖袍一挥,撤去赵充国周身禁制,命小妖撤下油锅,设座奉茶,“本君有三个条件。”
待赵充国落座,太尘魔君竖起一指:“其一,南宫婉须封王后。”
“理所应当。”赵充国颔首。
第二指随即竖起:“其二,洞中群妖按册封官,品阶由北岳裁定。”
“魔君部众,自当归您统辖。”赵充国再度应允。
第三指落下时,太尘魔君声调骤冷:“其三,本君自治开府,北岳诏令——合则从,不合则拒!”
赵充国沉吟片刻:“前两条无碍,第三条容禀陛下定夺。”
三月期限立下,赵充国匆匆折返。北岳大帝听完奏报,提笔勾改第三条:“改为:损其利者可拒,无关得失者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