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把编号庚七三的试卷放进木匣,手指在纸角停了一瞬。她站起身,走到墙边,将《官员任用条例》草案钉牢。烛火晃了一下,映出她脸上未散的疲惫。但她没有坐下,只是抬手揉了揉太阳穴,重新拿起笔,准备修改条例中的第三条。
门外传来脚步声,比平时急促。近卫军在门口低声通报:“气象官巳求见,说有紧急事。”
艾琳放下笔,点头。她整了整外袍,走出偏室,直奔议事厅。路上一句话也没问。她知道,能在这个时候打断选拔后续安排的事,不会是小事。
气象官巳已在厅内等候。他手里捧着一叠记录册,脸色发紧。看见艾琳进来,立刻上前一步,双手呈上文件。
“三月以来,降雨量不足往年的六成。”他说,“北三郡、东原区多条河流水位下降,土壤干裂。我带人连续观测十日,结果一致。按气候规律推演,未来四十日内无有效降水。”
艾琳接过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是每日降雨记录、风向变化、河床深度测量数据。字迹工整,标注清晰。她没说话,走到墙边地图前,目光落在主粮产区。
那片区域正位于北三郡与中部平原交界处,是今年新推广良种和轮作制的重点试点。去年秋播时,农民刚领了新种子,修了沟渠,投入了大量人力。若此时大旱,不仅收成无望,连已播下的种子都会枯死在土里。
她转身问:“有没有可能误判?”
“不敢百分百断定,但所有迹象都指向干旱。”气象官巳答,“我们已派人去周边村落采样,带回的土块一捏就碎,含水量极低。若再不下雨,再过十五日,麦苗就会开始枯死。”
艾琳沉默几秒,下令:“立刻召集水利、仓储、工务三位主官,半个时辰后议事厅开会。另外,备马,我要去城郊看看。”
她没回偏室,直接从侧门出宫。书记兵匆匆跟上,带着记录板和笔。一行人骑马出城,直奔最近的农田。
路上遇到一位老农蹲在田埂边,手里捏着一把土,反复搓着。他抬头看见队伍,认出了艾琳,连忙站起来,手在裤子上擦了两下。
“是您……”他声音有些抖,“您怎么来了?”
艾琳下马,走过去。“你是这片地的户主?”
“是,我叫辰。”老农低头看着脚边的土地,“这块地种的是新麦种,年前翻过土,春初浇过两次水。可后来就没再下雨。我前几天试着打浅井,挖了六尺,一点湿气都没有。”
艾琳蹲下身,伸手抓起一把土。土块干燥,轻轻一碰就散成粉末。她又往前走了几步,踩进田里。鞋底落下时,地面发出细微的裂响。
她回头对书记兵说:“记下来:城西三里坡,土壤深度五尺内无水分,表层裂缝宽达半指,作物根部萎蔫,存活期预计不超过二十日。”
书记兵快速记录。
老农辰站在原地,声音低下去:“去年您帮我们换了种子,修了引水渠,大家都想着今年能多打点粮,还清欠账。孩子也能上学堂……可要是真旱死了庄稼,一家五口又要挨饿。”
艾琳看着他,点头。“我知道。”
她站起身,对随行人员说:“立刻通知各村,暂停一切非紧急工程。所有可用人力,优先用于抗旱。先组织人挖井,再调水源。”
说完,她翻身上马,掉头回宫。
议事厅内,三位主官已到齐。水利官拿着图纸,仓储官抱着账本,工务官一脸焦急。
艾琳进门后,直接开口:“北三郡即将大旱,最迟四十日内无雨。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保住农田,稳住粮食供应。”
三人神色一凛。
艾琳继续说:“第一,立即启动备用井址勘探。水利司牵头,三天内拿出可行井位图。每个村子至少规划一口深井。”
水利官应声:“是,我马上组织人手。”
“第二,抽调劳力。从各地轮换劳役中调五百壮丁,专责掘井。不得耽误农时,不得挪作他用。”
工务官皱眉:“可学校工程也正在赶工,工匠紧张。若抽走人手,工期会拖延。”
艾琳看着他:“你说得对。但学校晚建一个月,孩子还能等。庄稼枯死,百姓就要断粮。现在最要紧的是活命。”
工务官低头:“我明白了。”
“第三,开启国家粮仓三级储备机制。”艾琳转向仓储官,“按每村十日口粮标准预拨。由官府统一管理,每日定量发放,严禁私自囤积。”
仓储官问:“若有人抢粮或哄抬价格?”
“按律严办。”艾琳说,“发现一起,处置一起。我会派近卫军配合巡查。”
会议进行到一半,书记兵进来递上一张纸条。艾琳看完,放在桌上。
“已有两个村子开始私藏存粮,试图抬价。”她说,“传令下去,明天一早,我去北三郡亲自督查。今晚必须把第一批救济粮运出去。”
没人再说话。
艾琳站起身,在厅内来回走了几步,然后停下。
“我知道大家担心资源不够,担心顾此失彼。”她说,“但我要说一句:新政不是只在顺境里推行。越是难的时候,越要让人看到官府在做事。”
她走到地图前,指着北三郡。“这里的人,不是数字,是活生生的百姓。他们信我们,才肯换种子、修渠、配合丈量土地。现在他们遇到天灾,我们不能退。”
众人低头。
“所以,从现在起,所有部门每日早晚各报一次进展。缺人报人数,缺工具报清单,缺水报井位。我不听理由,只要结果。”
命令下达后,三人迅速离开去执行。
艾琳没走。她坐回案前,翻开物资调度清单。笔尖蘸了墨,一条条划去不可行方案,重新标注优先级。
窗外天色渐暗,议事厅内只剩她一人。蜡烛燃了一半,火光稳定。
书记兵进来换了一次灯油,轻手轻脚退出去。
艾琳低头写着,手指有些发僵。但她没停。她在清单最后加了一行字:
“即日起,所有新建项目不得占用抗旱所需石材、木料、铁具。违者追责。”
写完,她抬头看了眼沙漏。还有一刻钟,明日第一批运粮车队就要出发。
她拿起笔,准备写下给北三郡守的指令。
笔尖刚触到纸面——
门外传来急促敲门声。
书记兵的声音:“女王,北三郡来人,说村中老井全部干涸,百姓已经开始拆房取木,准备做汲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