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了个独立纵队的实战案例:“上个月太原总攻,我们原1团1 营在进攻太原东门时,遇到日军的钢筋混凝土碉堡,营长直接呼叫旅部直属炮兵团的榴弹炮支援,火力协调员报出坐标,三分钟后,三发炮弹精准命中碉堡,把碉堡炸出一个大洞,合成营趁机冲了进去,前后只用了十分钟,牺牲不到五个人。要是按传统流程,至少要半小时,牺牲可能要多十倍!”
“好!太好了!” 彭老总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里满是激动,
“这样一来,我们的部队对付日军,就能做到又快又狠又准!小鬼子想靠碉堡、援兵拖延时间,根本没机会!夏勇,你这合成作战的思路,简直是给咱们八路军插上了翅膀!”
左副参谋长也跟着点头,拿起笔记本,仔细看着曾夏勇画的流程示意图:“夏勇同志,你这思路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伤亡 —— 以前咱们打仗,靠的是战士们不怕死的精神,但能少牺牲一个,咱们就绝不能让他们白白流血。合成作战既能打胜仗,又能保战士,这才是咱们该走的路!”
接下来,会议室里的气氛彻底活跃起来,各位首长和司令员纷纷向曾夏勇提问 —— 有的问合成营的兵种比例怎么配才合理,有的问通讯系统被干扰了该怎么办,有的问新兵怎么快速适应合成作战的节奏。
曾夏勇耐心地一一解答:“合成营的兵种比例,要根据作战任务调整 —— 平原作战,装甲兵、炮兵比例可以高一些;山地作战,步兵、工兵比例要增加……”
“通讯系统被干扰,我们有卫星通讯设备,还能靠无人机传递消息,确保通讯不中断……”
“新兵适应合成作战,我们会先让他们在模拟舱里练协同,再进行实兵小范围演练,循序渐进,不用怕跟不上……”
刘司令员看着眼前热烈讨论的场景,笑着对身边的邓政委说:“以前总觉得咱们跟日军的差距在装备,现在看来,差距更在作战理念。夏勇这孩子,不仅带来了好装备,还带来了这么先进的理念,有他在,咱们华北反攻肯定能成功!”
邓政委点头赞同:“是啊,理念一变,整个部队的战斗力都能提升一个档次。接下来就看各部队怎么学、怎么用了 —— 把合成作战的理念落到实处,小鬼子在华北就真的没活路了!”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十一点,首长和司令员们依旧意犹未尽。
最后,彭老总站起身,总结道:“今晚的交流,让大家开了眼界、明了思路。接下来,各部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尽快制定合成部队建设计划,独立纵队要多派骨干去各部队指导!”
“是!” 在场众人齐声应答,声音洪亮,震得会议室的窗户微微作响。
转眼到了第二天,清晨的太原,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太原机场上已一片忙碌。
曾夏勇穿着笔挺的军装,正指挥战士们将一箱箱物资搬到直升机旁 —— 箱子里装的是加密通讯器材、战术平板和预装了训练资料的笔记本电脑,每一件都用防震泡沫仔细包裹,箱体外贴着对应的部队标签,生怕混淆。
“小心点,这箱是给晋察冀 2 纵的战术平板,别磕着碰着!” 曾夏勇一边叮嘱,一边伸手扶了扶即将滑落的箱子,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不远处,晋察冀野战军的聂司令员、晋冀鲁豫1纵王司令员、2纵的贺司令员等首长正陆续赶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时不时望向堆放的物资箱,眼神里满是急切。
“夏勇同志,辛苦你了,这么早就起来忙活!” 聂司令员快步走上前,笑着拍了拍曾夏勇的肩膀,目光落在物资箱上,“这些就是给各部队带回去的‘宝贝’?有了这些,咱们的训练就能少走不少弯路!”
曾夏勇擦了擦汗,点头应道:“聂司令员,您放心,每箱物资都按部队分好了,通讯器材能防日军监听,战术平板里装了战场地图和装备操作教程,电脑里还有合成部队训练案例,回去就能用。”
他打开一个贴着 “晋察冀 3 纵” 标签的箱子,拿出一台战术平板,点开屏幕:“您看,这是咱们华北全域的电子地图,日军的据点、公路、铁路都标得清清楚楚,还能实时更新部队位置,以后各部队协同作战,再也不用靠纸质地图来回传了。”
贺旅长凑过来,接过平板翻了翻,忍不住赞叹:“这东西比咱们的指挥图还好用!以前咱们开会,得铺好几张地图,现在一个平板就能搞定,太方便了!”
趁着首长们查看物资的间隙,曾夏勇拿出早已整理好的训练计划表,招呼众人围到旁边的临时桌前:“各位首长,趁着直升机还在检查,咱们再把各部队换装训练的时间和地点落实一下,确保回去后能无缝衔接。”
众人纷纷落座,曾夏勇指着计划表上的 “晋察冀野战军” 一栏,认真说道:“晋察冀的主力部队,先分批去大同轮训,由我们纵队的林锐副司令员负责 —— 大同的训练场已经建好,装备也备齐了,第一批部队下周一就能出发。”
他顿了顿,补充道:“考虑到晋察冀部队人数多,光靠大同一个训练场不够,我们已经安排工兵部队去朔州建设新的军事学院和训练场,半个月内就能完工。后续晋察冀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就去朔州训练,这样能分流压力,不用都挤在大同等场地。”
聂司令员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夏勇同志,你考虑得太周全了!大同离咱们晋察冀近,主力部队先去能尽快形成战斗力;朔州新建场地,也能让地方部队和民兵跟上训练节奏,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应该的,咱们都是为了早日打跑小鬼子。” 曾夏勇笑着回应,又指向 “晋冀鲁豫野战军” 一栏,
“晋冀鲁豫的 1 纵、2 纵,就留在太原训练,由我亲自负责,有任何问题随时能沟通;6 纵、7 纵、8 纵、9 纵去长治和晋城,这两个地方的训练场已经验收完毕,装备三天内就能运到,部队到了就能直接展开训练。”
晋冀鲁豫1纵王司令员立刻问道:“夏勇同志,太原的训练场能容纳多少人?我们 7 纵有一万多人,要是场地不够,是不是得分批去?”
“王司令员放心,太原的训练场各能容纳五万人,1 纵一万多人完全能一次性进场训练。” 曾夏勇拿出训练场的布局图,递到王司令员面前,
“您看,每个训练场都分了步兵、装甲、炮兵等多个区域,能同时开展多兵种训练,不会耽误进度。”
王司令员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太好了!这样我们 1纵就能整建制训练,不用拆分部队,协同作战的效果也能更好!”
最后,曾夏勇把目光投向 “地方部队与民兵” 一栏,语气郑重:“两大军区的地方部队和民兵,跟主力部队一样,分批次去对应场地训练 —— 晋察冀的去大同、朔州,晋冀鲁豫的去太原、长治、晋城。地方部队和民兵熟悉当地地形,是敌后作战的重要力量,掌握了新装备和新战术,就能在后方袭扰日军补给线、破坏据点,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晋冀鲁豫2纵贺司令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咱们地方部队就靠步枪、手榴弹跟鬼子周旋,要是能学会用新装备,别说袭扰补给线,就算打小据点也没问题!夏勇同志,训练的时候要是缺教员,您尽管跟我们说,我们晋西军区也能派些有经验的同志过来帮忙!”
“谢谢贺司令员,教员我们已经从独立纵队抽调了骨干,后续要是不够,再跟您求援。” 曾夏勇感激地说。
就在这时,直升机驾驶员走了过来,敬礼报告:“首长,直升机检查完毕,随时可以起飞!”
首长们纷纷起身,与曾夏勇一一握手道别。
“夏勇同志,朔州训练场建设要是需要物资,随时跟我们晋察冀说,我们一定全力支援!” 聂司令员握着曾夏勇的手,语气诚恳。
“夏勇同志,等我们 1纵训练完,肯定第一个请战,到时候还得靠你多指导!” 王司令员拍了拍曾夏勇的胳膊,眼神里满是期待。
曾夏勇一一回应,目送首长们登上直升机。
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越来越响,一架架直升机缓缓升空,机身下悬挂的物资箱随风轻轻晃动。
首长们从机舱窗口探出头,挥手致意,曾夏勇也立正敬礼,直到直升机变成天际线上的小点,渐渐消失在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