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太原,经过独立旅工化团三个工兵营和各团工兵分队半个月的紧锣密鼓建设,早已焕然一新。
城西的后勤仓库区,四座巨大的仓库并排而立,每座仓库都有半个足球场大,里面分门别类堆放着武器、弹药、粮食、药品 —— 步枪架在铁架上,炮弹码成整齐的堆,粮食装在密封的麻袋里,药品放在恒温的储藏柜中,战士们正推着叉车,有条不紊地进行盘点。
“旅长,这仓库能装下五万支步枪、十万发炮弹、五十万斤粮食,就算咱们三个旅打半年仗,也不用愁补给!” 负责仓库管理的参谋兴奋地向曾夏勇汇报。
曾夏勇点点头,叮嘱道:“一定要做好防潮、防火、防盗措施,尤其是弹药库,要 24 小时站岗,定期检查,绝对不能出岔子。”
城北的军用机场更是气派 —— 除了修复原来的太原机场,新建成的三座机场呈 “品” 字形分布,跑道用水泥铺设,能起降歼 - 16、轰 - 6K 等大型战机;停机坪上,歼 - 10c、武直 - 10 整齐排列,地勤人员正在进行维护;机场周边还修建了防空洞、油库、维修车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
“团长,新机场的跑道能承受 30 吨的战机起降,油库能储存 1000 吨航空煤油,足够空一团、陆航团满负荷运转一个月!” 空一团团长顾长风指着机场设施,向曾夏勇介绍。
曾夏勇登上塔台,望着宽阔的跑道和远处的战机,心里充满了底气 —— 有了这些机场,八路军的空中力量就能辐射整个华北,再也不用受制于日军的空中封锁。
最让人惊叹的,还是位于太原近郊山区的新型指挥部。
指挥部选址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周围被茂密的树林覆盖,从外面看,只能看到零星的屋顶,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座大型指挥中心。
山谷外围,三层铁丝网环绕,铁丝网上挂着警报器;
山腰处,四座防空导弹发射架隐蔽在伪装网下,炮台上的高射机枪对着天空;
山谷内,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着一座座建筑,整个防御体系能做到 “对空无死角、对地无漏洞”。
指挥部的核心是六栋指挥楼,其中一栋五层的主楼最为显眼 —— 外墙用钢筋水泥浇筑,厚达半米,窗户又小又高,外面还装着防弹玻璃,就算被炮弹击中,也能抵御大部分冲击力。
曾夏勇带着陈旅长、成旅长走进主楼,刚进门就被大厅里的大屏幕吸引 —— 屏幕分为十几个区域,分别显示着太原各部队的位置、仓库的储备情况、机场的起降记录,甚至还有百姓安置点的实时画面,数据每秒钟都在更新。
“这…… 这屏幕也太神了!” 陈旅长忍不住伸手,想摸一摸屏幕上的画面,
“以前咱们指挥靠地图、靠通讯员,现在坐在这儿,就能看到全太原的情况,简直不敢想!”
“不止呢。” 曾夏勇笑着带他们上二楼,“这是通讯室。”
通讯室内,十几名战士坐在控制台前,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加密的通讯信号,有的在和总部联络,有的在和各团通话,有的在监听日军的电台。
控制台旁,还放着几台大型的加密设备,上面闪烁着绿色的指示灯。
“这些设备能保证咱们的通讯不被日军破译,就算他们截获了信号,也看不到内容。”
曾夏勇解释道,“以后咱们和总部、和兄弟部队联络,再也不用怕被日军监听了。”
成旅长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防御工事,感慨道:“这指挥部不仅先进,还安全!外墙这么厚,还有防空导弹,就算日军派战机来炸,也炸不进来。以前咱们的指挥部是‘怕炮’,现在是‘抗炮’,这差距太大了!”
三楼的休息室更是让两人眼前一亮 —— 每个房间都有四张床铺,床上铺着干净的被褥,墙角放着取暖的煤炉,桌子上摆着台灯和水杯,甚至还有专门的洗漱间。
“以前咱们打仗,要么睡战壕,要么睡土坯房,哪有这么舒服的休息室?”
陈旅长坐在床上,弹了弹被褥,“战士们能睡好,才能有精神指挥打仗啊!”
参观完指挥楼,三人站在主楼前,望着整个指挥部园区 —— 训练场上,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
警卫部队的宿舍楼里,战士们正整理内务;
食堂里,飘来饭菜的香味,一切都井然有序。
“我有个想法。”
曾夏勇突然开口,“太原现在是咱们华北的核心,光咱们三个旅用这么大的指挥部太浪费了。我想请总部和 129 师师部进驻 —— 主楼给总部用,旁边的五栋小楼,一栋给 129 师师部,剩下的给我们三个旅当指挥部。你们觉得怎么样?”
陈旅长眼睛一亮:“好啊!总部和师部进驻太原,咱们就能更方便地接受指令,和其他部队协同也更顺畅!”
成旅长也点头:“没错!而且总部来了,太原的地位就更稳固了,百姓们也会更有信心。这是好事,咱们得赶紧跟总部说!”
曾夏勇当即让参谋陈定国拿来纸笔,起草电报 —— 从指挥部的设施到进驻后的安排,写得详细明确,最后还特意加上一句:“太原机场已具备起降条件,可派专机接送总部及师部首长。”
陈旅长、成旅长看完后,在电报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三人联名发送。
陈定国拿着电报,快步走向通讯室,夕阳的光芒落在他身上,也落在这座崭新的指挥部上。
曾夏勇、陈旅长、成旅长站在原地,望着远处的太原城 —— 街道上百姓们忙着春耕,工厂里机器轰鸣,学校里传来读书声,战机在高空巡逻,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等总部和师部来了,咱们太原,就是真正的‘华北堡垒’了!” 曾夏勇语气坚定,目光望向远方 —— 那里,是河北、是山东、是日军盘踞的华北重镇,也是八路军接下来要解放的土地。
而在涉县总部,彭老总收到太原的联名电报时,正和左副参谋长、刘师长、邓政委讨论部队训练计划。
“哦?曾夏勇请咱们进驻太原,还派专机接?” 彭老总看着电报,笑着递给刘师长,“这小子,把太原建设得这么好,还挺会办事。”
刘师长接过电报,快速浏览一遍,点头道:“太原的地理位置重要,指挥部设施又这么先进,咱们进驻过去,确实有利于指挥华北的战事。我看可以同意。”
“那就这么定了!” 彭老总一拍桌子,“明天我和左副参谋长、刘师长、邓政委一起,坐飞机去太原看看 —— 也见识见识曾夏勇搞的‘新型指挥部’,到底有多先进!”
夜色渐浓,太原的指挥部里,灯光依旧明亮。
战士们还在忙着完善设施,训练队的骨干们在学习新装备操作,通讯室里的电波还在传输 —— 这个年轻的 “华北堡垒”,正为即将到来的新使命,做着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