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外的战壕里,晋察冀军区战士们他们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北方的公路,耳朵竖着,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错过日军援兵靠近的动静。
聂司令员站在临时搭建的战壕指挥部里,手里攥着一份皱巴巴的侦察报告,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报告上的数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紧:“日军 110 师团先头部队已抵白登河以南 16 公里处,正突破我军游击袭扰线,预计一小时内抵达大同城郊。”
“司令员,二团那边来电,说鬼子的装甲车冲得太猛,他们的地雷和手榴弹根本炸不动,已经退到白登河岸边了!” 通讯兵顿了顿,继续说到:“一团在侧翼袭扰,也伤亡了十几个同志,子弹快不够了!”
聂司令员走到战壕边缘,撩开防风的油布,朝着白登河的方向望去 —— 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能看到日军装甲车的黑影,还有密集的步兵队列,像一条黑色的毒蛇,正朝着大同方向蠕动。
为了延缓 110 师团的推进,他刚派出一、二两个团,带着仅有的几挺重机枪和地雷,在白登河以北打游击、搞麻雀战。
可日军有装甲车开路,还有迫击炮掩护,两个团拼尽全力,也只把日军的推进速度从 “半小时五公里” 拖到 “半小时两公里”,现在连白登河的防线都快守不住了。
而大同城墙上的日军,也没闲着 —— 清本联队的士兵正趁着八路军暂缓进攻的间隙,加固城墙工事,把老百姓的门板拆下来挡在垛口后,还在城墙下挖了深沟,沟里埋上尖木桩,显然是想撑到援兵到来。
“空中支援怎么还没来……” 聂司令员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怀表,打开表盖 —— 指针指向 “支援呼叫后第十八分钟”。他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表了,每一秒的等待,都像在煎熬。
就在这时,一阵不同寻常的轰鸣声,突然从南方的天空传来。
那声音不像日军零式战机的 “嗡嗡” 声,也不像中央军螺旋桨飞机的 “突突” 声,而是一种更沉、更有力的轰鸣,像远处的雷声,带着震得人胸腔发颤的共鸣。
“是飞机!”
战壕里,一名年轻战士突然跳起来,指着南方的天空,声音里满是惊喜,
“司令员!您看!是飞机!”
聂司令员猛地抬头 —— 只见南方的云层里,钻出大约二三十架银灰色的战机,没有螺旋桨,机身线条流畅得像展翅的雄鹰,机翼下挂着的导弹和炸弹清晰可见。
他瞬间想起《新华日报》上的照片,心脏猛地一跳:“是独立旅的空中支援!是咱们的飞机!”
战壕里的战士们瞬间沸腾了!
有的扔掉手里的步枪,挥舞着帽子欢呼;
有的互相拥抱,眼里含着泪 —— 他们刚才还在担心 “援兵来了怎么办”,现在看到独立旅的战机,所有的恐惧和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激动和安心。
聂司令员快步走回指挥部,抓起桌上的步话机,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对着话筒大喊:“独立旅空中支援编队!这里是晋察冀军区大同前线指挥部,听到请回答!”
几秒钟后,步话机里传来一道清晰而沉稳的声音,像一剂强心针,注入所有人的心里:“聂司令员,我独立旅空一团大同支援编队已抵达预定空域,目前已完成战场空域管控,请指示作战任务!”
“好!好啊!”
聂司令员忍不住连说了两个 “好”,压下心头的激动,快速明确任务,
“第一,大同城墙上的日军火力点和城外的碉堡群,是阻碍我军攻城的关键,请优先摧毁;第二,白登河一线,我军两个团正阻击日军 110 师团先头部队,兵力薄弱,若编队有富余力量,麻烦派部分战机或无人机支援,延缓日军推进!”
“收到!”
编队指挥官的回应干脆利落,“请聂司令员放心,我们已通过预警机获取大同战场全域态势,城墙火力点与城外碉堡群已完成标注,即刻分配打击任务;白登河方向支援需求已收到,已同步联系长治无人机操作中心,跟随我编队的无人机编队立刻前出支援,预计五分钟内抵达白登河一线!”
聂司令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 他原本还担心空中支援顾此失彼,没想到编队准备得这么充分,连无人机支援都考虑到了。
此时,大同城墙上的日军守军,清本联队联队长清本刚正拿着望远镜,盯着南方天空飞来的战机,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
起初他以为是华北方面军派来的 “增援战机”,可越看越不对劲 —— 那些飞机没有螺旋桨,飞得又高又稳,机身的设计他从未见过,他猛地想起几天前看过的《新华日报》—— 上面印着的 “独立旅战机”,和眼前的一模一样!
“八嘎!是曾夏勇的独立旅航空兵!” 清本刚一把扔掉望远镜,声音里满是恐慌,对着身边的参谋大喊,
“快!防空!让所有机枪手都到城头,架起机枪防空!”
参谋愣了一下,犹豫着说:“联队长阁下,咱们…… 咱们没有高射炮啊,只用机枪,能打下那些飞机吗?”
“管不了那么多了!” 清本刚一脚踹在参谋身上,
“就算打不下来,也要开枪威慑!绝不能让他们轻易轰炸城墙!”
很快,城墙上的日军士兵忙作一团 —— 有的抱着九二式重机枪,费劲地把枪架在垛口上,枪口对着天空;
有的端着歪把子机枪,趴在城墙边,手指扣着扳机,眼神里满是恐惧;
还有的甚至搬来老百姓的八仙桌,想挡在机枪手前面,却被清本刚一脚踢翻:“蠢货!桌子能挡住炸弹吗?”
可这些慌乱的准备,在独立旅的战机面前,显得格外可笑 —— 编队的预警机早已将城墙上的机枪阵地标注出来,成为下一轮打击的 “优先目标”,日军的机枪手还没来得及开第一枪,就已经被锁定。
与此同时,长治无人机操作中心里,操作员们正快速检查挂载情况 ——4 架 ZK005 侦察无人机、4 架 ch4 攻击无人机、4 架 ch6 察打一体无人机、4 架翼龙 6 大型无人机,机身下的导弹和炸弹挂载充足,正朝着白登河的方向疾驰。
“无人机编队,预计五分钟后抵达白登河空域,将优先打击日军装甲车和炮阵地!” 操作员对着通讯器汇报,声音里满是自信。
白登河岸边,二团的战士们正趴在地里,看着远处逼近的日军装甲车,手里的汉阳造子弹已经所剩无几。团长握着步话机,声音带着绝望:“司令员,鬼子的装甲车快到河边了,我们…… 我们快顶不住了!”
就在这时,通讯兵突然跑过来,兴奋地大喊:“团长!司令员来电!独立旅的无人机编队五分钟后到!让咱们再撑一会儿!”
“无人机?”
团长猛地抬起头,眼里重新燃起希望,对着战士们大喊,“兄弟们!再撑五分钟!独立旅的空中支援马上到!咱们再给鬼子扔几颗手榴弹,别让他们轻易过河!”
战士们纷纷从地里爬起来,有的摸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拔掉保险栓,攥在手里;
有的端着步枪,盯着远处的装甲车,等待着支援到来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