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内,长条木桌两端分别坐着彭老总、左副参谋长、刘师长和曾夏勇、李保华、陈定国、周卫国、林锐。
桌上铺着一张华北军事地图,茶杯里的热气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严肃而热烈的氛围。
刘师长率先开口,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夏勇,我和老总、参谋长商量过了,决定从新一旅调 1 团、2 团,385 旅调 769 团、13 团、14 团,冀南第 8 旅调 22 团、23 团,冀鲁豫军区调 9 团、14 团,再加上 386 旅的 16 团,一共 10 支部队,每团 3000 人,总计 3 万人,分三批去晋东南接受换装训练。你那边的条件,能承接吗?”
曾夏勇立刻点头,语气坚定:“首长放心,完全没问题!这段时间我已经让部队在长治、晋城做好了准备。”
他俯身指着地图上的长治、晋城两地,详细汇报:“我们在两地修建了 4 座机场,能满足飞机和直升机的起降需求;建成 12 座大型后勤仓库,储备了 5 万吨弹药、2 万吨油料和 1万吨食物;还铺设了 300 公里战备公路,连接两地的生产厂区和训练基地。另外,弹药生产线已经投产,完全能保障换装部队的后勤补给。”
“太好了!”
左副参谋长忍不住插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这些物资和设施,咱们就不用再担心后勤拖后腿了,换装训练也能更快推进。”
曾夏勇继续说道:“除了后勤设施,我们还在长治、晋城各建了 10座综合军事学院和 10 座高级综合医院。军事学院配备了模拟训练设备和专业教官,能同时容纳 2 万人进行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医院则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能为受伤战士提供及时救治。”
“好啊!好啊!” 彭老总猛地一拍桌子,眼中满是赞赏
“真没想到你考虑得这么周全!连训练和医疗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比总部预想的还要好!”
曾夏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总,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其实军事学院的模式,我之前在黑云山就试过,771 团和 772 团的同志就是先在学院里学理论,再到训练场实操,所以他们上手很快,不到半个月就熟练掌握了新装备的使用方法。”
“原来是这样!” 刘师长恍然大悟,
“我之前还纳闷,771 团和 772 团怎么能这么快形成战斗力,原来是有这个诀窍!有了成熟的训练模式,后续 10 支部队的换装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
“没错,” 曾夏勇补充道,“长治、晋城的军事学院比黑云山的规模更大,设备也更先进,不仅能教装备操作,还能开展战术协同训练,确保部队换装后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左副参谋长点点头,对着彭老总说道:“老总,看来把换装训练的任务交给夏勇,咱们是选对人了。”
彭老总看向曾夏勇,语气郑重:“夏勇,那这 10 支部队的换装训练,就正式交给你负责了。总部会全力支持你,有任何需求,随时上报!”
曾夏勇 “腾” 地站起身,立正敬礼:“请首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让每一支换装部队都能成为能打硬仗的精锐!”
“坐下说,坐下说!” 彭老总笑着摆手,等曾夏勇坐下后,脸色渐渐变得严肃
“接下来,咱们得聊聊更严峻的事情 —— 日军可能的反扑。”
他拿起桌上的情报文件,递给曾夏勇:“根据情报,日军国内已经震怒,决定从东北调派关东军第 29 军、第 30 军,下辖 6 个师团和直属部队,共计 20 万人,南下华北,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消灭你们独立旅,夺回晋东南!”
房间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李保华、陈定国等人的脸色也变得严肃。
曾夏勇接过情报,快速浏览后,沉声道:“首长,日军这次是下了血本啊!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有准备。”
他抬起头,汇报起征兵情况:“自从晋东南解放后,百姓们参军热情高涨,不仅晋东南本地的青年踊跃报名,还有不少周边省份的热血青年赶来投奔。目前独立旅已经招募了 5.5 万人,我从中抽调 2 万人组建了长治、晋城警备部队,负责根据地防御;剩下的 3.5 万人编入作战部队,加上原本的 3 万人,独立旅现在除警备部队外,作战兵力已达 6.5 万人。另外,386 旅的 771 团、772 团也招募了 6000 人,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6.5 万作战兵力!” 左副参谋长惊讶地看着曾夏勇,“你这规模,都快赶上一个集团军了!不简单啊!”
曾夏勇却没有放松:“不过这些新兵还需要时间训练,起码得半个月才能初步形成战斗力。这半个月至关重要,只要没有大规模战事,咱们就能争取更多时间,让新兵熟练掌握装备和战术。到时候,晋东南的警备部队能独立承担守备任务,独立旅和 386 旅的作战部队就能腾出手来,应对日军的反扑。”
“说得对!” 刘师长赞同道
“新兵训练是关键,咱们得尽量为他们争取时间。这段时间,咱们可以让周边根据地的部队配合行动,牵制日军的调动,延缓他们的进攻节奏。”
彭老总也深以为然:“没错,华北各根据地要形成联动,不能让日军集中兵力只对付晋东南。夏勇,你对目前山西的抗战局势,还有什么判断?”
曾夏勇思考片刻,说道:“晋东南战役虽然消灭了日军 20 万人,动摇了他们在山西乃至华北的根基,但主动权还没完全掌握在咱们手里。日军在华北仍有百万兵力,加上大量伪军,实力依然雄厚;更何况还有关东军 20 万人南下,咱们的压力不小。要想彻底夺取主动权,还需要一个契机。”
“契机?”
彭老总追问,“你觉得这个契机是什么?”
“我认为,可能是一场无意中发起的、有相当规模的战斗。” 曾夏勇解释道,“日军南下后,必然会寻找我军主力决战,而咱们可以利用地形和装备优势,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或许是一次伏击,或许是一次防御战,只要能重创日军的先头部队,就能打乱他们的部署,甚至改变整个华北的战局。”
随后,众人围绕 “如何创造契机”“如何协同防御” 展开了热烈讨论。
李保华提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让新兵们尽快树立必胜信念,同时发动群众,建立情报网络,及时掌握日军动向。”
陈定国则建议:“在日军南下的必经之路,提前构筑防御工事,部署防空和反坦克武器,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周卫国和林锐也分别从后勤保障和战术协同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指挥部内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为应对日军反扑出谋划策。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
彭老总看了看手表,笑着站起身:“好了,讨论暂时到这里,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接着聊。夏勇,你也让你们旅的各团团长和城外警戒的战士们轮流吃饭,别饿着肚子。”
曾夏勇立刻点头,起身走到门口,对随行的警卫员吩咐道:“你先去通知各团的团长,一起来吃饭,然后通知城外的战士,让他们分批次轮流吃饭,注意保持警戒,不能松懈。”
警卫员应声而去,彭老总则招呼着众人:“走,咱们去食堂,今天总部加个菜,好好犒劳犒劳大家!”
众人笑着起身,跟在彭老总身后向食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