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远大师离去后,张小凡的生活似乎并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旧深居幽兰别苑,与废丹为伴。然而,那枚翠绿的“青木令”,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为他打开了百草堂分堂更深层次的大门。
他并未急于使用炼丹室,而是首先凭借青木令,进入了分堂的藏书阁。这里收藏的典籍远非他之前接触的零散玉简可比,从《百草纲目》到《基础丹诀详解》,从《地火控引述》到《低阶阵法初解》,分门别类,体系完整。
张小凡如同久旱逢甘霖,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阅读的速度不快,却极为专注。并非死记硬背,而是以自身混沌的视角去理解、去解构这些传承。
他看到的不再是孤立的草药特性,而是其在赤砂星独特环境下,吸收大地精气、承受风沙磨砺后形成的能量烙印。
他看到的不再是固定的丹方配比,而是不同属性药力在特定规则(丹诀火候)下,达成平衡与升华的动态过程。
他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控火技巧,而是如何引导、驯服星球内部那狂暴能量,使其为我所用的法门。
这些系统的知识,与他从废丹中领悟的“反面教材”相互印证,让他对丹道,乃至对能量运作的“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他的混沌之道,如同有了清晰的脉络图,开始从原本模糊的直觉,向着更具象、更可推演的方向发展。
初试丹室 意御微澜
在藏书阁泡了十余日后,张小凡终于动用了青木令的另一项权限——使用丙等炼丹室。
丙等丹室是分堂最低级的炼丹场所,地火相对温和,设施简单,通常是给丹士练手或处理大批量低阶丹药所用。张小凡选择这里,正是看中其不起眼。
负责管理丹室的执事验过青木令,虽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并未多问,为他开启了一间空置的丹室。
丹室内,一座半人高的黄铜丹炉坐落在引火法阵中央,炉壁刻着简单的聚灵纹路。地火口幽幽,散发出稳定的热量。
张小凡没有立刻开始炼丹。他盘坐在丹炉前,闭上双眼,混沌之意缓缓扩散开来,如同无形的触手,细致地感知着丹室内的每一寸空间。
地火能量的流淌轨迹、丹炉材质对热力的传导与反射、聚灵阵纹引动的微弱灵气波动……一切细节,都在他心间清晰地映照出来。他甚至能“感觉”到地火深处那丝属于赤砂星特有的、带着燥意的火煞之气。
他没有能力像其他修士那样,以自身灵力去精细操控地火,祛除杂质。但他有混沌之意,有对能量本质的理解。
他伸出手,按在丹炉预热的区域。混沌之意顺着掌心,如同最细微的涓流,渗入丹炉,并非强行控制,而是如同一个高明的引导者,在地火能量流转的某些关键节点,施加极其微弱的“影响”。
或是稍稍加速某处热力的散逸,或是略微偏转一丝火煞之气的流向,或是在聚灵阵纹能量交汇处,带来一丝几不可察的“润滑”……
这些操作细微到了极致,耗费的心神却极大。他额角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微微发白。但效果是显着的——
丹炉的预热变得异常均匀稳定,炉壁温度没有丝毫起伏。原本地火中那丝难以完全祛除的燥意,竟被巧妙地引导、分散,使得整个丹室内的火气都变得温润平和了许多!
若是有高阶丹师在此,定会震惊地发现,这间丙等丹室的地火稳定性,竟瞬间提升到了接近乙等甚至甲等的水平!
张小凡没有炼制任何复杂丹药,他只是取来一份最基础的“辟谷丹”材料。这丹药毫无技术含量,连药徒都能炼制,通常只是用来熟悉流程。
他按照典籍所述,投入药材,然后便不再有多余动作,只是维持着那种以混沌之意微调地火的状态。
半个时辰后,丹炉开启。十二颗圆润饱满、色泽均匀的辟谷丹飞出,没有一丝烟火气,药力内蕴,赫然都是最极品的成色!而且出炉数量,达到了理论上的满值!
这在外人看来,或许是运气,或许是这间丹室的地火突然变得特别温顺。但张小凡知道,这是他以意御火,将环境调控到最佳状态的结果。
他收起丹药,清理丹炉,默默离开了丹室。整个过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特别注意。
静水流深 暗涌渐生
自此之后,张小凡每隔几日便会去一次丙等丹室,每次都只炼制最基础的丹药,但成丹的品质和数量,都稳定得令人发指。他选择的丹室,地火似乎都变得格外“听话”。
这种异常,起初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时间一长,还是落入了一些有心人眼中。
那位曾刁难他的赵虎丹士,一直暗中留意。他几次“巧合”地与张小凡使用相邻的丹室,却发现自己那边的地火依旧如常,甚至偶尔还会波动,而张小凡所在的丹室,总是透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稳定气息。
“这绝对有问题!”赵虎心中笃定,“那小子定是身怀异宝,或者掌握了某种秘术,能平抑地火!”
他将自己的怀疑,添油加醋地汇报给了他在总堂的靠山——一位与苏文远大师不太对付的丹律院管事。
与此同时,每月由总堂拨付给张小凡的资源也送到了幽兰别苑。除了固定的灵石和贡献点外,竟然还有一小瓶用于滋养神魂的“养神丹”和一些品质不错的空白玉简。
这待遇,已然超越了大多数内门弟子。
张小凡坦然受之,将灵石和贡献点用于兑换更多藏书阁的阅览权限和一些稀有的废丹样本。养神丹他并未服用,而是仔细研究其药性构成。空白玉简则被他用来记录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推演。
他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表面只激起细微的涟漪,实则已在湖底引动了暗流。
百草堂总堂,丹律院深处。
严松执事与苏文远大师相对而坐。
“苏师兄,那阿凡依旧留在分堂,每月消耗资源,却只炼制些辟谷丹、回气丹,看似毫无进取之心。赵虎那边报上来的情况,你也看了,此子身上疑点甚多。”严松语气严肃。
苏文远把玩着手中的茶杯,淡淡道:“疑点?或许吧。但他能稳定产出极品基础丹药,仅此一点,便价值不凡。更何况,他那手废丹萃精之术,总堂几位长老都很有兴趣。只要他不做出危害堂规之事,便由他去吧。是璞玉,总会发光;是鱼目,迟早露馅。”
他看向严松,语气转深:“严师弟,我知道你职责所在。但对此子,当以怀柔为主,严密监控即可,切勿逼迫过甚。我感觉……他背后或许牵扯着某些我们尚未理解的东西。”
严松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幽兰别苑内,张小凡放下手中一枚记录着推演过程的玉简,望向窗外。他能感觉到,围绕自己的无形之网正在收紧,但也给了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资源、知识、相对的自由……足够了。”他低声自语,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剑。
静水流深,暗涌已生。他积蓄力量的过程,远未结束。而百草堂这方池塘,也因他的存在,即将迎来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