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离去后,洞府内重归寂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墨尘渊静立良久,眼神中的锐利渐渐化为沉静如水的思索。
简单的应战,炼制已知的丹药,即便成功,也不过是证明了他有能力复制变异蕴神丹,依然会被人视为是依赖“奇遇”和“运气”。要想真正震慑宵小,在冥渊峰站稳脚跟,甚至赢得玄冥老祖更深的“投资”,他需要展现出更强大的、属于他墨尘渊自身的丹道造诣!
“既然要斗,那便斗个彻底!不仅要赢,还要让他们看到,他们所觊觎的,不过是我丹道之海中一滴水罢了!”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推陈出新,自创丹方!
这绝非易事。丹道传承千万年,每一种成熟丹方都是前人智慧与无数次失败的结晶。自创丹方,意味着要从药性、君臣佐使、火候掌控、灵力融合等方方面面进行全新的构思与验证,其难度和风险远超按部就班地炼制已知丹药。稍有不慎,便是炸炉毁药,甚至反噬自身。
但墨尘渊有其底气!前世帝君的见识,让他拥有远超此界丹师的格局与眼光;太初星核对能量本质的洞察,让他能精准把握每一种药材最深层的特性;而对“混沌”与“归墟”的初步感悟,更是为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道韵”根基!
他决定,要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丹药,一种能将冥渊峰的玄冥煞气、自身混沌星元的包容特性、以及对“死中生”意境的理解,完美融合于一体的丹药!
他再次沉浸于藏书阁,不过这次目标明确,专门寻找那些记载偏门药材、奇特种族炼丹手法、以及关于煞气、魂力应用的古籍。同时,他也通过身份令牌,申请了大量属性各异、甚至有些相冲的珍稀药材,其中不乏一些阴寒、剧毒之物,引得负责发放资源的执事都侧目不已。
回到洞府,他闭门不出。静室内,玉简铺了一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推演的药性组合、灵力流转路径。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以纸代笔,在空中勾勒出玄奥的能量结构图。
推演的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不同的药材组合,会产生成千上万种变化,需要一一模拟、排除。他不仅要考虑药性的平衡,还要考虑如何引入并控制玄冥煞气,更关键的,是如何将那一丝源自“归墟”的寂灭生机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丹药的点睛之笔,而非毁灭之源。
无数次推演在脑海中进行,无数个虚拟的“丹炉”在他识海中炸裂。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时间一天天过去,墨尘渊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越来越亮。他仿佛不知疲倦,完全沉浸在了创造的世界里。
七日后,一个初步的丹方框架终于在他脑海中成型!
此丹,他暂命名为——“太阴凝魂丹”!
主材选用三千年份的“九阴还魂草”(药性极致阴寒,却蕴含一丝不灭魂力)、辅以“玄冥晶砂”(承载并纯化煞气)、“万年石乳”(中和部分阴寒,提供磅礴生机基底)以及数种属性各异、用以调和阴阳、平衡煞气的辅药。
炼制过程设想分为三步:
第一步,以文火慢炼,提纯所有药材精华,尤其要以特殊手法,将玄冥晶砂中的精纯煞气引导出来,却不令其暴走。
第二步,是关键融合。需以自身混沌星元为引,构筑一个临时的“混沌熔炉”,强行将属性冲突的阴寒魂力、玄冥煞气、石乳生机等糅合在一起,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引入一丝被太初气息过滤后的“归墟”生机意境。
第三步,凝丹。需以强大的神识,在能量暴走的边缘,瞬间完成塑形,锁住所有药力与道韵。
这个丹方大胆、疯狂,几乎颠覆了许多传统丹道的理念!其中蕴含的风险极大,尤其是第二步的“混沌熔炉”和引入“归墟”生机,稍有不慎,就是丹毁人伤的下场。
但墨尘渊眼中却充满了兴奋与挑战的光芒。他相信,若能成功,这“太阴凝魂丹”的品质,绝对能超越黄阶,触摸到玄阶的门槛!其功效,将远超变异蕴神丹,对师尊残魂的滋养效果,恐怕能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
丹方框架已定,接下来就是实践验证。
他并未立刻开始炼制,而是先选取了丹方中几个最关键的环节,进行小范围的模拟和试验。他以普通药材模拟药性冲突,以自身灵力模拟混沌熔炉,反复练习对狂暴能量的掌控力。
又是数日不眠不休的练习,直到他对每一个步骤、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意外都了然于胸,操控如臂指使。
终于,在丹斗之约的前三日,墨尘渊觉得准备已然充分。
他静坐调息,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巅峰。随后,他深吸一口气,走向炼丹室。这一次,他没有向玄冥老祖禀报。他要给所有人,包括那位老祖,一个真正的“惊喜”!
洞府石门缓缓关闭,隔绝了内外。
这一次炼丹,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真正的开创与证明!
炉火再燃,这一次,炼的将是他墨尘渊的……丹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