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醒于昆仑山腹的“龙吟阁”内,悉心教导着第一批“初啼”学员,试图将星星之火培育成燎原之势的同时,一场规模空前、却又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宏大行动,正在这个国家的肌理之下悄然铺开。“寻根”行动,这个“补天”工程的五大支柱之一,正式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全国范围内的“科学灵根”潜在携带者系统性普查。
这绝非一次简单的基因筛查。其复杂性、保密性以及对伦理界限的谨慎拿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行动由“补天”工程领导小组直接指挥,协调了卫生、教育、国防、科技乃至户籍管理等数十个部门,动用的是国家最深层的力量,目标却精准地指向那隐藏在亿万民众dNA序列中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点位变异。
行动的代号,朴实却寓意深远——“沃土”。
“沃土”计划的核心策略是“多层过滤,精准定位”。它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肉眼不可见的巨网,撒向特定的人群海洋。
第一层网,撒向的是精英与特殊天赋群体。
全国顶尖高校、重点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的青年才俊和资深专家;各军兵种,尤其是特种部队、航空兵、航天员梯队中的精英;在艺术、体育等领域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感知力、直觉或身体控制能力的杰出者……这些群体,被以“国家重大人才项目深度评估”、“特殊岗位适应性增强研究”或“前沿交叉学科潜力调查”等名义,组织了涵盖全面生理心理指标和基因组采样的“体检”。庞大的样本在严格的保密流程下,被送往数个伪装成商业基因检测公司或医学研究中心的“节点实验室”进行初步分析。SSAL-1位点及其周边数个高度怀疑的关联位点,是分析的核心焦点。
第二层网,则更具隐蔽性和规模性,目标是广大青少年群体。
通过与教育系统的深度合作,一项名为“青少年潜能发展与未来职业规划”的长期追踪研究项目在全国范围内 select(选择) 性的重点中学和大学启动。项目以公益和科研的名义,鼓励学生参与问卷调查、认知能力测试以及“免费的新一代健康基因筛查”。知情同意书措辞严谨,强调了数据的匿名化用于群体研究,绝不会影响个人升学就业。无数份唾液样本从校园汇集,同样的基因分析在幕后紧张进行。这片“沃土”中,或许正孕育着未来最耀眼的“灵根”之星。
第三层网,则深入民间,依靠的是医疗系统的常态化渗透。
全国三甲医院及部分条件优越的二级医院,在更新换代某些高端体检套餐或特定疾病(尤其是与神经系统、精神类疾病或罕见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服务时,其检测panel(组合)中被悄无声息地加入了对SSAL-1等位基因的筛查。这个过程甚至不需要额外的知情同意,因为它被包裹在更大范围的、合法的医学检测之中。数据通过加密通道,汇入“沃土”计划的核心数据库。这片土壤最为广阔,也最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隐藏在普通人中的“璞玉”。
“龙吟阁”内,陈醒并非直接参与具体的筛查工作,但他所在的IpdRc(内在潜能开发与研究中心)是“沃土”计划最终数据的汇聚地与解析中心。每隔一段时间,经过层层加密处理、完全匿名化的数据包,会通过物理隔绝的专用链路,被送入“龙吟阁”的超算中心。
陈醒和苏青竹会与生物信息学团队一起,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屏幕上,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的基因型分布图谱不断被刷新。
初步的结果既在预料之中,又带来了新的震撼。
SSAL-1“响应等位基因”在总人口中的携带率,远低于之前的乐观估计,初步测算仅在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之间!这意味着,在十四亿人口基数下,潜在的“科学灵根”携带者总数大约在四万到七万人之间。这个数字,既显示了这种潜质的极度稀有,也意味着其绝对数量依然可观,足以支撑起一个规模可观的“先行者”群体。
更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分布规律:
职业相关性: 在顶尖科学家、王牌飞行员、顶级艺术家等群体中,“响应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在某些子群体中甚至能达到百分之一以上!这强有力地证明了“科学灵根”与卓越的认知能力、直觉或身体控制力之间存在内在关联。
地域聚集性: 数据初步显示,某些历史上文化底蕴深厚、或被视为“人杰地灵”的区域,其携带率似乎有微弱的偏高趋势,尽管统计学显着性还需更多数据验证。这引发了关于环境能量场是否可能对基因表达产生长期影响的猜想。
家族遗传性: 对部分携带者家族的初步追溯,确认了SSAL-1位点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但外显率(即携带者中真正表现出显着潜能的比例)存在巨大差异,再次印证了陈醒的观点——“科学灵根”是种子,后天的环境、认知乃至机遇,是决定它能否萌发的关键土壤。
然而,随着数据的不断涌入,一些异常个案也开始浮现。
张云帆的团队发现了几例极其特殊的基因型。这些个体的SSAL-1位点并非典型的“响应等位基因”,而是发生了更为复杂、甚至数据库中从未记录过的罕见突变。其中一例,来自西南某偏远山区的一名留守儿童,其基因型在初步的能量响应模拟中,竟然显示出比典型“响应等位基因”更强的潜在共鸣性!
“看这里,陈博士,”张云帆指着屏幕上那复杂的基因序列变异,“这个孩子的突变,可能……可能创造了一个更高效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果模拟正确,他对灵子能量的先天亲和力,可能……可能不亚于您!”
这个消息在IpdRc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陈醒并非唯一的特例,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可能还沉睡着天赋甚至优于他的“璞玉”!
“找到他!不,是找到这个匿名样本对应的个体!”苏青竹立刻意识到这个发现的价值,“但必须绝对谨慎,不能引起任何注意。”
“沃土”计划的意义,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它不仅仅是在为“先行者计划”招募学员,更是在绘制一幅属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内在潜能基因图谱”。这张图谱,将是未来“补天”工程乃至人类进化之路的宝贵战略资源。
陈醒站在“龙首”主控中心的全息地图前,看着代表已筛查地区和潜在携带者密度的光点在全国版图上渐次亮起,如同仰望一片正在被点亮的、内在的星空。
每一颗光点,都可能是一个沉睡的“小宇宙”,一个等待被唤醒的“灵根”。而“沃土”计划,正是这唤醒过程的第一步。他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丝毫不亚于他在“龙吟阁”内的教导。只有当这片“沃土”被充分认知和开发,只有当无数潜在的“灵根”被悉心地发现、保护和培育,人类才能真正迎来一个属于内在宇宙的、群星闪耀的新时代。
普查,仍在继续。更多的数据,更多的发现,更多的希望与挑战,正伴随着加密的数据流,源源不断地汇向这座昆仑山深处的“龙吟阁”。一场关乎种族潜能的无声革命,已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